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而且找到了其在塑造民族精神、促进国家发展中的核心价值和实现路径;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还能在全球舞台上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推动文化创新与科技融合,激发文化自信新动力。推动文化创新与科技融合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战略思考。一是加强数字化和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着重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利用社交媒体、在线平台和移动应用来推广中华文化,使其更加生动、有趣,并易于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开发互动式的文化教育应用程序,通过游戏化学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吸引年轻一代。二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跨界融合。鼓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艺术、科技等领域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产品。这种融合不仅限于视觉艺术领域,还应延伸到工业设计、建筑、时尚和娱乐等多个领域。三是强化科技在文化创新中的支撑作用。科技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支撑。应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文化领域的创新。如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和预测文化趋势,从而更有效地推广中华文化。
在国际交流中积极展示中华文化,提升全球影响力。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展示中华文化并提升其全球影响力,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并使其成为民族振兴基石的关键。一是充分利用国际交流平台展示中华文化。在国际交流中,中国应主动展示其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现代文化创新。这不仅包括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和戏剧等,还包括现代文化表现形式。通过国际文化节、展览和论坛等多种平台,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加深世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二是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在国际舞台上,应积极探索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尊重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以及在国际项目中促进中外艺术家的交流合作。三是秉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积极倡导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和共同繁荣的理念,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文化交流的目标,也是推动全球文化发展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文化自信发展的环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多样化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是推进文化体制的现代化和市场化改革。为了使文化自信在现代社会中更具影响力和生命力,需要改革和优化文化体制,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要求。这包括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鼓励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确保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创新。如支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使其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二是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和优势的领域,要加大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力度,鼓励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鼓励生产原创型和创新型的文化产品。三是建立与国际标准相符的文化产业评价体系。为了在国际市场上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需要建立与国际标准相符的评价体系。这不仅包括对文化产品质量的评价,还包括对其创新性、市场潜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评估。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引导文化企业生产更高质量、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作者系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