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提供坚强气象保障支撑
第006版:气象
上一版 下一版 
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提供坚强气象保障支撑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提供坚强气象保障支撑
——写在中国气象局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五次部市合作联席会议召开之际

  醉美武隆东山雷达站

  酉阳县获评中国气象局气候生态品牌—“中国天然氧吧”

  奉节干沟子危岩气象观测站

  铜梁龙舞气象科技馆

  首届气候资源经济转化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召开

  世界气象组织(WMO)二区协(亚洲)服务工作组会议在重庆召开

重庆数字气象“四天”系统

  11月30日,中国气象局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新一轮合作备忘录,将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此次备忘录的签订,是继双方签署《共同推进新时代重庆气象现代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后的第5次“双向奔赴”。2019年双方合作以来,重庆市气象局深入落实部市合作各项部署,坚持“跳出小气象、做实大气象”,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气象服务保障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科技铸魂 创新聚力

  2023年7月5日13时,嘉陵江磁器口段水位上升至175.43米。此前,“知天·沙坪坝区防汛决策指挥系统”提前6天预测到嘉陵江重庆段涨水风险高,提前1天准确预测洪峰过境嘉陵江磁器口段的时间与流量,并实现从监测到人员转移撤离以及灾情上报智慧化,被市委改革办列为数字重庆建设的先导示范。

  4次部市合作,厚植了气象科技创新的沃土,一个个科技创新成果最初只是破土而出的嫩芽,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中不断向上探索,逐渐长成庇护百姓的一方绿荫。

  2019年8月29日,重庆市气象局数字气象“四天”系统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精彩亮相。同一天,重庆市气象局局长顾建峰受邀参加2019百度云智峰会,面对现场观众,他说,“人工智能帮助我们离开孤立的、隔离的、分散的轨道,把数据采集、分析、加工、应用进行一体化整合,打造更聪明、更轻盈的智慧气象。”

  4年过去,如今的重庆数字气象“四天”系统在实战中不断升级迭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雷达距地1千米观测覆盖率达到93%,地面观测间距达到6公里,网格预报时空分辨率达到10分钟、2.5—1000米,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2分钟……数字气象“四天”系统在近几年每一次重大天气过程中,无不展示着它的聪明与强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庆气象部门聚焦“西南业务能力提升”,以“深挖一口井”的精神孜孜求索,一个个科技创新成果如同点点星火,点燃重庆气象的“科创引擎”。

  2023年10月17日,首届气候资源经济转化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集中发布36项研究成果。自落户重庆近一年以来,聚焦农业、能源、旅游、康养、双碳五大方向,该重点实验室累计完成代表性成果53项,多项成果已实现转化,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放眼未来,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气象科技创新中心正按照“一院二装置三实验四创新平台”总体布局建设:重庆数字气象创新研究院正在谋划建设;国家大气本底站将开展观测试验,国家气候观象台正在推动落地;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实验室已落户重庆并揭牌运行,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复杂地形数值预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正在谋划推进;农业气象与卫星遥感、雷电灾害鉴定与防御、气象+大数据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等四个科技创新平台正加快推进……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重庆气象部门正努力跑出加速度。

  防御灾害 筑牢防线

  2023年9月27日8时20分,奉节县长九路五指峰发生大规模崩塌,当地地质工程师提前一天结合气象数据提出应急处置建议,5户24人被提前疏散转移。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指出,这是一起根据微小落石裂缝迹象成功避险大型山体崩塌的典型案例。这背后,则是来自气象部门的倾力守护。

  针对存在三峡危岩观测能力不足、更精细的预警能力缺乏支撑等短板弱项,重庆气象部门编制实施《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气象保障方案》,成立危岩气象监测专项组,截至今年8月底,50处威胁长江航道安全的危岩地质灾害隐患点气象监测站选址建设工作全部完成。

  近年来,随着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升和覆盖市、区县、镇街、村居、网格气象防灾减灾“三级体系、五级网络”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预警先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在重庆已逐步形成,灾害性天气预报逐步向气象风险预警转变。

  “预警信息1分钟到达政府领导,3—5分钟到达应急责任人,5—10分钟送达社会公众,预警信息发布人口覆盖率达98%,重庆的效率让我们印象深刻。”2023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WMO)第二区域协会(亚洲)近30名气象专家汇聚重庆,共商全民早期预警工作,重庆数字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在监测预报预警业务、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灾害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有益实践,为全民早期预警提供了“重庆经验”。

  目前,重庆气象部门建立了“1131620”递进式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和直达基层应急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实现气象有预警,党政、部门和镇街必响应。2023年5月30日,巫溪县气象局凌晨的“叫应”电话,助力兰英乡政府“跑赢”泥石流,安全转移42名群众;5月31日,城口县高燕镇来凤村241人在气象预警帮助下成功躲过山体滑坡;7月4日,巫山县气象局准确预警、层层叫应为抱龙镇紧急转移528名群众“打出”了提前量……“安全撤离”“化险为夷”“行之有效”成为汛期的高频词。

  灾害面前,气象的守护无处不在。2020年“6·22”綦江特大洪涝,气象服务保障助力全区紧急疏散转移群众10余万人,实现无人员伤亡;2022年气象服务有效助力重庆极端高温干旱、森林火灾防范应对和迎峰度夏电力保供;2023年,气象预警预报助力35个区县成功避险7万余人。重庆气象部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承诺。

  融入发展 服务民生

  一条溪流,只有汇入江河,才能化为波涛。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重庆迎来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重庆气象事业顺势而为,在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出蓬勃活力。

  2023年8月25日,第二届川渝气候经济发展大会在奉节县召开,这是川渝气象部门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又一次生动实践。近年来,两地已召开3次川渝气象合作联席会议、2届川渝气候经济发展大会,川渝气象观测站网规划、站点数据和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全面对接,51名优秀人才互派交流,助力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10月18日,重庆市气象局联合7个市级部门印发《重庆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气象保障行动方案》,推动建立以重庆为起点覆盖通道全线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强化“七大交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气象服务,全面提升重庆东西南北四向通道、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气象服务能力,助力重庆在西部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围绕美丽重庆建设,气象部门加强生态气象与卫星遥感监测评估,开展碳源碳汇监测核查研究,人工增雨作业助力2022年重庆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2天。同时,深入挖掘长江三峡沿线生态气候资源,推动持续释放生态红利,拓宽地方绿色经济发展路径,115个优质气候品牌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

  围绕乡村振兴“四千行动”,强化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供给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气象保障,近年来,重庆市气象部门共选派222人次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努力以高品质气象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重庆气象部门正着力将“气象+”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气象部门通过收集包括127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65个易涝积水点、1370所学校、68栋高楼、1659个景区、324个地铁站、16个高铁站、72个码头、668座桥梁、9条轨道线路、23条公路线路、5条铁路线路、15条供气线路等在内的数据,建立城市气象服务基础信息“一张图”,接入市委、市政府值班室以及26个市级部门和31个区县358个部门相关平台,纳入智慧城市融跨平台项目,融入“城市大脑”,成为气象服务城市防灾减灾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撑。

  此外,市气象局还与7家能源企业签订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合作协议;向8家供电企业提供流域面雨量、输电线路强对流预警、电力负荷预报等服务;向两家供排水企业提供干旱、暴雨对供排水影响的预报预警服务;向市燃气集团提供针对燃气站场、输气管道的暴雨、强对流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全力守护城市“生命线”,用实干作答时代赋予的考卷。

  夯基固本 近悦远来

  2023年5月10日,一场主题为“强党建 兴业务”的学术沙龙在重庆市气象台展开。针对今年两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特点和预报难点,预报员们全面复盘,逐一回顾预报思路,分析预报偏差的可能成因,加强对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机理和模式性能的理解和认识。

  近年来,全市气象部门持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党建和业务工作同向发力、融合发展,推动了党建工作上台阶、服务工作显实效。全市气象部门党员身份“亮”出来、服务群众“动”起来、关键时刻“站”出来、先锋形象“树”起来,先进典型引领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和各领域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近年来,重庆气象部门积极融入重庆“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入选中国气象局高层次人才计划10人,新增正高级职称专家20人、专业技术二级岗4人;持续实施重庆“两江之星”气象英才计划,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48人次,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重庆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支持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营造了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人才先行,法治托举。重庆市气象局推进法治和标准化建设,在“两条例四规章”基础上,《重庆市气象条例》修订纳入市人大五年立法规划;起草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4项、地方标准47项、团体标准3项,获批国家标准委农业气象保障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为履行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提供了支撑和保障,重庆位列全国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气象法治建设评估第一名。中国气象局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率达80%,许可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全程网办”“全渝通办”,办理时限压缩72%、申请材料缩减40%,防雷资质单位和95%防雷重点单位纳入“互联网”监管,全市4830家的企事业单位纳入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库。在重庆,这条气象法治之路越走越规范。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重庆市气象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为重庆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蒲希 李俊 郭若水 何宛玲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