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冬辰 |
|
克里斯蒂安·费施廷格 |
|
奥利维尔·康坦特 |
|
王一然 |
|
格雷格·惠勒 |
|
马丁·斯维廷爵士 |
|
陈健 |
|
李忠宝 |
|
史红卫 |
|
比尔·罗斯科 |
|
张昌武 |
|
徐鸣 |
|
刘东升 |
|
刘伟华 |
11月20日-21日,首届明月湖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活动(2023)在重庆举行。在21日的活动中,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企业代表、行业专家以及投资机构以“共赴星海”为主题,探讨全球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全新蓝图。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董事长张冬辰:
卫星互联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中国星网将充分发挥优势,以技术产品标准为引领,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以战略合作伙伴为支撑,着力构建新型供应链体系,培育多方参与、协同供应的产业生态。
国际宇航联合会秘书长克里斯蒂安·费施廷格:
本次活动的主题“共赴星海 共享未来”,与国际宇航联合会的发展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国际宇航联合会成员遍布于5大洲75个国家,联合会一直努力将全球的产业力量汇聚在一起,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最终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将持续推进及加强与中国的相关合作。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执行董事奥利维尔·康坦特:
国际宇航科学院与中国的合作历史悠久,并始终遵循着开放、包容、发展的指导原则,希望能够借助本次活动与中国的关系实现进一步深化,共同探索太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一然:
当前,空天信息产业成为了众多省市和区域产业发展聚焦的热点,且大多聚焦产业链上游及其配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供给不足的问题,成为了国家队的补充力量。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多地、多区域发展布局的趋同甚至重复的问题,出现了上游发展拥挤,下游发展不成比例的现象,成为了当前国内商业航天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各地应当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本地区的产业发展优劣势,发挥本区域已有的产业优势,走差异化道路。开辟产业蓝海,比如拓展和创新卫星数据的新应用场景。
E-Space创始人格雷格·惠勒:
没有什么比太空事业更能激发人的敬畏之心,从太空看地球,我们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分子。非常开心看到重庆将全世界不同的创新者、工程师还有企业家们聚在一起,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产业发展的挑战。
萨里卫星公司(SSTL)创始人、执行主席马丁·斯维廷爵士:
一个汇聚国内外空天信息产业的园区,能够提供巨大的价值,催生新的商机,实现更加有力的科技成果转换。
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健:
当前资源配置重复分散,行业的牵引动力不足等问题掣肘了行业的加速发展,如何降本增效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空天产业信息共同体这一崭新模式,将为企业疏通技术卡点、打通供需循环、有效实现共享资源安装上一个加速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李忠宝: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独立设计、研制大容量通信卫星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发射各类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近50颗,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广播、固定、移动三大类民商用卫星通信服务体系。其中,航天科技集团在卫星通信领域着力打造“星频站网端”全链路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天地一体化高通量卫星网络,推动测控、运营和市场营销等各类业务平台建设,拓展航空和航海信息服务等新的应用场景,实现“卫星运营服务、网络系统集成与服务、综合信息服务”三大主业协同发展,加速推动我国进入卫星互联网时代。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研究院副院长史红卫:
航天科工集团在空天信息应用服务方面做出了多项创新实践,包括天目气象星座建设,空间信息在智慧政府治理方面的创新应用,空间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空间信息服务技术创新等。展望未来,业内应加强合作,积极建立空间信息应用产业生态;强化应用牵引,推动空间基础设施多样化发展;融入地方发展战略,实现空间信息产业协同发展,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度结合。
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比尔·罗斯科:
计算机科学以及区块链等技术,对于保护通信信息安全,提高数据机密性等方面作用巨大,空天信息产业应在建设透明中心、保障数据安全与信息安全等方面做出努力,促进空天信息的数据共享与安全应用。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昌武:
低成本、高频次、大运力的运载火箭仍然是我们国家建设空天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的一个瓶颈问题。为此,蓝箭航天在过去9年间,不断围绕产品的设计、生产、实验、测试、发射各个环节,建立起一整套完整基础设施。2028年前,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射能力将有望达到发射100次/年、有效载荷质量1000吨/年、单价2万元/千克的全新水平。
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
卫星产业呈现出低轨化、大规模化、低成本化和星座化的“新四化”趋势。而“新四化”趋势本质上源于技术的变化,更小、更强的卫星,让卫星通信行业在近几年呈现出摩尔定律一样的发展速度。商业航天一词的重点应该是“商业”,因为航天本身就难以实现“商业化”,所以更需要用“情怀、勇气、信任”来驱动商业航天发展。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品牌官刘东升:
航天宏图着力建设的“女娲星座”旨在实现多目标、多尺度、多要素、全天候、全天时、全谱段、自主的全球互联实时遥感信息获取能力。2025年前,“女娲星座”要发射54颗卫星,其中44颗雷达卫星,10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在2027年前再发射60颗,共完成114颗卫星,建成全球领先的通导遥一体化星座。
比亚迪通信信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刘伟华:
比亚迪在仰望U8中搭载了行业首创的车载卫星通信,让汽车实现永不失联的通信。未来,比亚迪将通过行业共建的方式,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的通信网络。
金东 图片由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联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