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毛细血管”更好服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第014版:新金融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上一版 下一版 
畅通“毛细血管”更好服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畅通“毛细血管”更好服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重庆地方金融组织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价值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需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而在重庆,被称为金融体系“毛细血管”的地方金融组织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总体行业规模、质量、效益指标走在全国前列,在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发挥了作用、彰显了价值。

  去年12月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FCI)报告(第十四期)显示,重庆金融中心综合实力在西部地区具有领先优势。其中,以小贷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为代表的重庆地方金融组织发展指数连续5年领跑全国,较同期其他区域金融中心服务能级突出。

  重庆地方金融组织的“硬核”实力,是如何铸就的?11月16日,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给出了关键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金融科技赋能、全面加强监管。

  A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 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

  10月以来,经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开展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实现认股权登记、确权、托管、转让等一体化服务功能;重庆“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开板,首批211家优质企业入板培育,打通多层次资本市场自下而上转板通道。去年2月以来,我市获批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创新试点,上线运行“科创资本通”平台,完成全国首单境外合格投资者投资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项目。目前,重庆区域性股权市场已服务推动25家企业首发上市、3家企业并购上市,挂牌企业达2100家、托管企业达3092家。

  今年5月,重庆市君哥食品有限公司急需信贷资金,用于租赁厂房和购买新设备。但因抵押物不足,公司贷款无门。公司负责人李小飞虽为此急得焦头烂额。

  就在此时,重庆市农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农担”)业务经理上门走访,获知了君哥食品面临的困境。随后,重庆农担决定利用由“政银担”合作推出、助力乡村青年创业致富的“青年贷”低息担保贷款产品,为其承做贷款。仅仅一周时间,君哥食品就获得了220万元贷款授信,且贷款利率仅为4%,较当时普通商业贷款5.9%的利率低了不少。

  “这笔贷款不仅解决了我们缺资金的燃眉之急,还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融资成本。这实在是太好了!”张先生说。

  “近年来,我们通过走访、开展政策宣讲会和培训会等形式,加大力度支持涉农经营主体,助力重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和乡村振兴,成效明显。”重庆农担相关负责人说,截至9月底,重庆农担累计走访近1.18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融资在保余额(全口径)达83.55亿元、在保户数超过1.9万户,同比分别增长29.29%、26.72%,实际担保费率约0.24%。

  重庆农担的案例,仅仅是重庆地方金融组织积极服务经济薄弱环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相关案例,比比皆是。

  近年来,重庆兴农担保集团聚焦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等领域,创新推出“小微智贷”“路保贷”“饲料贷”等系列乡村振兴产品,累计为乡村振兴战略项目提供了超1300笔、近1000亿元的融资支持。这些融资支持,为重庆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如,该集团为石柱县辣椒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提供融资担保5250万元,助力该产业园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完善了辣椒产业链,带动了当地近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酉阳县黑水镇养殖户张某在大山里养猪。今年8月,她打算采购一批母猪和猪崽,将养猪场从代养模式转换成自繁自养模式。因手中资金紧缺,她致电重庆市中和农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客户经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出了贷款请求。没想到,客户经理迅速上门了解情况。几天后,她就拿到了15万元贷款。

  “近年来,重庆大力推动融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8类地方金融组织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困难企业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仅以融资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为例:9月末,全市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余额达3234.78亿元,在保户数达3528.99万户,年化担保费率下降至1.8%,为历史最低点,其中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低于1%,对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免收担保费;全市小贷公司贷款余额达1300.81亿元,在贷户数达0.76亿户。

  B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

  前段时间,重庆某医院备货量陡增,导致为其供药的重庆某医药物流公司垫资量大幅度增加,资金链紧张。

  由于这家医院是大客户,该医药物流公司即便缺资金,也必须想办法保证医院的药品供应。贷款,是其唯一出路。但因缺乏抵质押物,公司负责人为此伤透了脑筋。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药易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药易”)获知该公司面临的困难后,及时伸出援手,为该公司授信6000万元、放款4000余万元。由此,该公司对医院的供货得到了保障。

  长期以来,因缺乏抵质押物,大量中小微市场主体很难

  通过传统的融资模式获得融资。这成为了制约它们发展的一块“绊脚石”。

  如何才能破解这道难题?重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金融机构将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作为“动力引擎”。

  其中,对于地方金融组织,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积极引导、支持它们根据中小微市场主体的融资特点、“痛点”,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

  政府之手推动下,重庆地方金融组织的金融创新产品层层出不穷,让大量中小微市场主体受了益。

  譬如,重庆银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开发的经营性苗木资产融资租赁产品,创新采用规模化种植的经营性苗木资产作为租赁物,引入第三方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有效解决了“三农资产定价难”的问题。其以售后回租为主要融资租赁方式,单笔融资规模可达1000万元以上,可有效提升“三农”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目前,银海融资租赁已利用该产品,向多家企业投放融资款2.3亿元。

  海尔金融保理(重庆)有限公司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存在业务单量更大、时效要求更短、风控要求更高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形成“金融+产业+生态”的综合解决方案。9月末,该公司供应链金融服务已覆盖重庆33条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累计投放保理资金超470亿元,投放供应链资金35.6亿元,为超200家供应链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

  又如,今年7月,重庆中金同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与重庆浩林斯顿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签订250万元债权融资协议和远期股权投资入股意向书,运用“贷款+股权投资”组合融资模式为后者提供融资支持,蹚出地方金融组织与小微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资源共用的新路,标志着重庆首笔“贷投联动”小额贷款业务成功落地。

  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开发了惠农互联网贷款产品——“京农贷”。相较于传统涉农贷款产品,该产品具有审批快、覆盖广、随借随还的特点,农业供应链上下游小微市场主体和农户,可在线上申请贷款,最高贷款额度达500万元。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首创储气服务交易、LNG工厂原料气和发电用气专场交易,独家建设运营“国家信息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为政府监管和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及时精准和有深度的行业资讯信息、交易价格信息,形成了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储气服务、成品油等多品种共同发展的油气产品交易体系。截至去年末,单边累计成交天然气1015亿立方米,年均增速超过40%,交易金额2050亿元。

  重庆联交所创新上线了CQCER重庆“碳惠通”自愿减排量交易品种。9月末,重庆碳市场累计成交量4,586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其中,重庆碳配额累计成交4043万吨9.01亿元,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及重庆“碳惠通”项目自愿减排量(CQCER)累计成交542万吨1.10亿元。

  相关数据也是例证。今年7月11日,重庆发布了首批14款重点示范金融产品、140余款金融创新产品,其中,来自重庆地方金融组织的重点示范金融产品有3款、金融创新产品有35款。

  华润渝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渝康”)是一家央地协同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近2年多来,该公司累计投资98亿元,通过债务重组、破产重整、资产盘活等方式参与30余家困难企业的纾困解难,并帮助20余个房地产项目顺利实现“保交楼”。

  同时,在华润集团重整重庆能投集团的过程中,华润渝康作为内部财务顾问持续推动重整工作,参与完成约501亿元的债务重组方案。后续,该公司还将对非主业资产进行处置,帮助重庆能投集团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体上来看,目前重庆地方金融组织已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推出了一批具有辨识度、标志性的金融创新产品。

  C 以数字赋能为基本手段 让小微市场主体便捷获取金融服务

  今年5月,由重庆市金融监管局和两江新区管委会共同搭建,重庆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渝普金链”正式上线启动。目前,平台形成汇聚全市小贷、典当行、融资担保、商业保理4类地方金融组织,银行、保险2类金融机构和两江特色金融产品的普惠集市,入驻金融机构105家,上线普惠性融资产品145款,上线金融机构“白名单”,发布金融安全和风险防范宣教案例及视频120余条。

  重庆市金融监管局推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在酉阳落地,10月22日,酉阳县“1+N”数字农业金融服务平台上线推广。

  在金融服务数字化方面,重庆地方金融组织同样有亮眼的表现。

  重庆进出口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进出口担保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经营性融资需求的金融机构。近年来,其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和身份认证等技术,构建“场景数据+外部大数据”的组合风控模型,全面提升数字风控能力,创新研发了多款批量化金融产品。

  运用金融科技,进出口担保公司探索出了一条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新路子。数据显示,9月末,该公司今年已累计服务实体小微企业23.8万户,担保金额共计超过126亿元。其中,公司针对批发零售、建筑工程、汽车、软件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创新开发的发票贷、网商贷等产品,月均放款量达到近10亿元。

  与进出口担保公司一样,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雨点”)也是一家善用科技的金融机构。

  作为一家科技型小贷公司,小雨点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小微市场主体的融资难题。自成立以来,公司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先后开发出了多个风控模型和系统,提升了风险管控能力。如,其开发的“火眼”系统,几秒钟内就能对经营场所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和风险评测,并能准确盘点库存信息,解决了小微金融服务中对经营场所、库存进行分析和价值评估的难题。

  目前,小雨点累计申请180项技术专利,列全球企业区块链发明专利排行榜第66位,2次获世界银行全球中小企业金融论坛“年度产品创新奖”。依靠这些金融科技成果,公司陆续打造了多款全线上、纯信用信贷产品,小微企业、“三农”群体仅凭信用就可申请贷款。9月末,小雨点通过与国内数百个头部核心企业合作,利用这些信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超300亿元。

  进出口担保公司和小雨点不约而同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小微金融服务,并非偶然。

  众所周知,小微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弱,财务数据不规范,金融机构难以掌握其真实经营情况,放贷风险高。因而,在传统融资模式下,小微信贷业务手续繁琐、流程冗长,金融机构面临着人手不足的难题,难以支撑海量小微市场主体“短频急”的资金需求。

  主打小微金融服务的地方金融组织,如何突破这个困局?

  近年来,重庆以数字赋能为基本手段,以普惠可及为基本导向,积极推动地方金融组织不断提升金融数字化、智慧化运行水平。全市地方金融组织纷纷展开行动,一大批具有辨识度、标志性的金融科技创新成果陆续出炉。

  得益于金融科技赋能,很多地方金融组织创新了金融产品和小微信贷业务模式,实现了对小微信贷业务的流程再造,让小微金融服务通过网络直达市场主体,让小微市场主体能够随时随地轻松、便捷地获取金融服务。

  如今,这种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小微金融服务,在重庆地方金融组织中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如,大多数典当行都以线下业务为主,但重庆和信典当有限责任公司却不走寻常路,在重庆典当行业率先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典当服务——打造了15人的专业传媒推广团队,在线上平台推广典当业务。

  此举实施后成效显著。仅今年1月至9月,和信典当就办理了汽车发动机、黄金等动产典当业务429笔、金额达1654万元,平均每笔业务金额为3.85万元。小额分散的典当业务,帮助数百户小微市场主体解决了资金困难问题。

  再如,今年3月以来,重庆三峡担保集团与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共建金融科技智能联合实验室。这是国内担保机构与主流媒体的首次跨界合作,双方致力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整个金融及泛金融行业的大数据创新成果和产品,让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能更便捷获取担保服务。实验室成立以来,已构建了3个底层能力平台,技术成果已申报5项发明专利并全部获受理。

  D 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 切实提高地方金融监管有效性

  重庆地方金融组织整体发展水平好,与“政府之手”的推动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们对照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的总体要求,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初步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地方金融组织规制管理体系。”市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例如,为完善监管制度,重庆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融资担保行政处罚办法规定。同时,探索以信用为基础的行业分类监管机制,还陆续出台了融资担保、商业保理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典当行、融资租赁监管评级办法,完善了融资租赁行业监管办法,制定了融资租赁设立变更工作指引。

  为强化日常监管,重庆对各类地方金融组织明确年度监管导向,定期分类开展监管评级、“穿透式”检查、公布非正常机构名单,有序对机构董监高人员进行履职能力测试,提高监管精准度。同时,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搭建“市局+区县+协会+机构”联动处置机制,将消保工作融入业务全流程。

  对地方金融组织加大风险监测处置,也是重要一环。近年来,重庆持续开展金融放贷领域专项整治,推动各类地方金融组织自查自纠。同时,开展“伪金交所”专项整治,全覆盖清理交易场所非标债务融资业务;持续推动地方金融组织减量增质,坚持严标准、实要求、稳节奏,建立“失联”“空壳”重点问题机构清单。近3年来,累计退出地方金融组织109家。

  此外,重庆还成立市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持续加强央地金融议事协调机制协作联动、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保持打击非法集资高压态势。此举进一步健全了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体系,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这一切,为全市地方金融组织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黄钰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