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 打造制造业强区
第025版:共建东西互济新格局 打造内陆产业新高地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璧山 打造制造业强区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
璧山 打造制造业强区

  现代璧山产城融合

  比亚迪刀片电池

  中车客车

  重庆康佳半导体光电产业园

  青山智能化工厂

  扫码了解璧山

  璧山之邀>>>

  璧山地处成渝主轴、重庆向西“第一站”,素有“巴渝名邑”之美誉,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力点、现代化新重庆发展的新空间。重庆新机场在这里落户,6条高速穿境而过,高铁1小时通勤成都,拥有国家高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中新(重庆)生命科技城、“东数西算”起步区等重大产业平台。

  我们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实施“千亿集群、百亿链主、亿元规上、万家创新”四大产业培育工程,构建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物科技和数字经济“4+1”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电驱、光电显示入选国家特色产业集群。我们将始终秉持“来了就是璧山人”的热情和包容,以开放的胸襟、一流的服务、优惠的政策,为企业投资兴业创造最优环境。

  璧山区委书记 秦文敏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时代,什么品牌的汽车最火?长期霸占各类销量榜单第一名的比亚迪,当之无愧。

  之所以能在众多车企中脱颖而出,除了比亚迪提前布局新能源赛道,技术实力领先之外,其享誉业界的“刀片电池”也是重要原因。

  生产第一块“刀片电池”的正是重庆璧山。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具雏形

  所谓“刀片电池”,是比亚迪自行研制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因壁薄纤长、形如刀片而得名,其续航、安全、寿命等多个维度都优势明显,甚至通过了业界最难的“穿刺测试”,所以备受好评。

  不过,刀片电池发布时,新能源汽车尚未如此火爆,比亚迪虽有热度,却还未像今日般受到关注。但璧山区却嗅到了机遇,提前向比亚迪抛出了“橄榄枝”。

  “当时我们判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一定会快速发展,比亚迪很可能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头部品牌,‘刀片电池’的发展潜力也很大。”璧山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双方一拍即合之下,2018年,比亚迪20GWH动力电池项目弗迪落户璧山,2020年3月投产。

  走进弗迪工厂,能够感受到高度智能化,配料、涂布、辊压、叠片、装配八大工艺环节,这里的14条生产线上,已配备了近百个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达95%,已成为全球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动力电池工厂之一。

  也就是在2020年,弗迪实施15GWH动力电池扩能项目,形成35GWH动力电池生产能力。至此,全重庆产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70%是“璧山造”。

  弗迪工厂,只是璧山区发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冰山一角”。

  重庆提出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后,璧山区因为超前的眼界,在该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璧山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璧山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围绕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方向,先后引进比亚迪、中车恒通、中国长安等行业龙头,推动区内青山工业、蓝黛传动、龙润转向等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向新能源方向加快转型。

  以青山工业为例。自2021年启动电驱动业务加速计划以来,围绕前瞻技术发力,通过创新赋能,迭代升级产业结构,在新能源“赛道”上突飞猛进。2021年,青山工业的新能源产品产销在整个企业占比为14.6%,2022年上升为29.5%,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将达30亿元,占比35.7%。

  目前,璧山已形成中车恒通新能源客车、比亚迪动力电池、青山电驱动总成、龙润汽车转向器、美达车载充电机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15家,产值突破500亿元,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打造“落地快、留得住”的营商环境

  想培育一个产业集群,需要实实在在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要让企业“进得来”,更要“落地快、留得住”。

  为此,璧山区强化服务,通过多种方式,确保项目落地后,能够获得最好的服务。

  依旧以弗迪工厂项目为例。在比亚迪正式签约落户的第一时间,璧山区立即成立了项目指挥部,通过特事特办、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方式,仅用时100余天完成4380亩土地征地拆迁和平场,确保比亚迪项目顺利进场建设。

  这也获得了比亚迪方面的认可与赞赏。双方达成共识,将比亚迪电池业务部原有的研发部门拓展建设为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动力电池研究总院公司,将在3年内引进不少于1500人的研发人员,吸引一批海外高端人才和国内高层次技术人才来璧山区工作,进而带动璧山区科技集聚、人才聚集、消费集聚。

  不止是弗迪工厂。璧山区对每一个招商引资的项目,都努力做到强化监管、确保履约质量。目前,璧山区对这些项目采取考核全程化,建设期考核项目开工、资金到位、投达产情况,成长期考核升规升限、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情况,以“定制化”的考核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我们在全市率先建成招商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过‘日维护、周上报、月分析’,精准掌握调度项目建设情况。”璧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线上跟进+线下交办+三方察验”方式,璧山区每季度对项目开展现场督办,签约项目履约率保持95%以上。

  此外,璧山区从多个方面为企业打造了营商环境。比如,通过强化金融保障,构建信贷支持体系,推出工业企业流动性信用贷款、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等“八大资金池”,累计提供72亿元助力1200家企业发展。

  再如人才方面,璧山区每年投入3000万元支持人才发展,推出“聘用制+公司制+周转编”引才方式,招商队伍扩充至100人,研究生学历占48%;评选“璧山英才”“企业创新型人才”“璧山工匠”共193名,8名人才、12个团队入选“重庆英才计划”,人才资源总量近10万人。

  “我们还构建了‘三级’服务体系,切实为企业落实服务。”璧山区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全区开展了“区领导常态化走访企业”行动,“四大班子”主要领导联系103家“明日之星”企业、38位区领导联系240家重点企业、122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413家规上工业企业,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同时,璧山区通过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桥梁,解决企业问题600余个,回复率100%,获评“中国繁荣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范例”。组建20人“代办专员”队伍,为176家企业全程代办规划、建设、竣工等行政审批手续,将“企业办事”变为“政府跑腿”。

  依托“四大工程”打造制造业强区

  有了产业底蕴和服务体系,璧山区锚定了新的产业培育目标,即根据全球、全国产业发展趋势和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立足璧山产业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和生物科技四大产业集群。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上,璧山区将依托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战略重组众泰、恒通客车,规上新能源汽车关联企业达115家,产值年均增长42.4%,新能源汽车电驱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整车+三电+配套”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在电子信息方面依托康佳、中科曙光,“智能终端配套+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设计与封测”产业布局成形起势,承接国家“东数西算”,P0.12Micro LED显示屏等技术成果逐步产业化,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特色产业集群。

  在智能装备方面,依托中国兵装、大江动力等企业,补齐延展通机装备、特种设备、机器人等关键链条。

  在生物科技方面,依托重庆中医药学院、中关村中医智谷,布局肿瘤治疗、医疗服务等产业链条,推动生物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具体怎么做?璧山区提出了“千亿集群、百亿链主、亿元规上、万家创新”四大产业培育工程。

  璧山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是全市的“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璧山则围绕相应部署,全力打造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比如在汽车方面,璧山将通过围绕“壮大整车、巩固动力电池、提升电驱总成、发力线控底盘、布局智能座舱”五大重点领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力争2025年迈过千亿大关。

  各龙头企业是璧山产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带动产业形成集聚效应最好的“链主”。为此,璧山区大力支持青山工业、龙润、蓝黛等龙头企业成长壮大为百亿级“链主”企业,同时落实“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加快成长为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提升大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力、产业链上的带动力、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

  “我们还要紧盯亿元以下的规上企业进行重点帮扶。”璧山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璧山区正在全面摸清区内规上工业企业底数,创新提出当好企业的“服务员、销售员、采购员、招商员”服务标准,力争3年内累计培育新增100家亿元规上企业。比如,通过供应链搭台帮助企业“抢定单”;通过支持企业向外拓展市场,借助各方资源,为企业走出去开展订单对接活动牵线搭桥。

  而在万家创新上,璧山区将突出抓好市场主体数量质量“双提升”,既通过精心培育壮大总量,又通过科技赋能提升质量。比如大力发展研究院经济,持续推进“研究院+产业园+基金”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人才引育用留体系,集聚一批行业“高精尖缺”人才。

  企业面对面>>>

  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璧山敢于解企业之难

  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用不到9年的时间,把营业额从60万元增加到6亿元,员工从7个人增加到2000多人。

  “多亏高新区支持,我们才有今天。”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卫顺说,2011年时,公司刚刚成立,当时是一个小作坊,各方面体量都不算大。

  2018年,市场出现波动,企业贷款没有抵押物,宇海精密流动资金吃紧,陷入困境。为此,他们向璧山高新区求援。

  “高新区很快就着手帮我们想办法。”袁卫顺说,璧山高新区管委会认为公司很有潜力,应该好好扶持。所以,在他们的帮助下,宇海精密拿到了一笔5000万元的贷款。

  把钱用在刀刃上,宇海精密全力技术攻关,为自动化生产加码。那一年,宇海精密实现了技术突破,真正在市场站稳了脚跟。2019年,璧山高新区又协调追加3000万元贷款,鼓励宇海精密继续创新。还免费提供场地,组织技术人员外出培训。

  投桃报李。如今,宇海精密已经成为璧山区的龙头企业之一,带动了一批配套企业成长,形成了产业链。

  张亚飞 马建保 图片由璧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