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是党领导的群团组织,也是青年人自己的组织。团的最大优势在于遍布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但一直以来,团的基层薄弱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共青团增强政治功能、发挥社会功能的瓶颈。重庆共青团针对基层组织覆盖不够、组织形态单一、社会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积极改革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和动员机制,着力推动基层团组织作用发挥、团员先进性、团干部素质明显增强,全市各级团组织正推动改革取得更多实效,让团组织“末梢”不断向青年身边延伸。
如今,重庆学校领域团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领域团组织数达4.91万个;全市基本实现乡镇(街道)青少年之家实体阵地全覆盖;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庆共青团聚焦持续提高团的基层建设水平,让共青团在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新征程中参与度和贡献度不断提升。
一问: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建在哪里?——基本盘与新领域双向发力,改革重塑县域共青团组织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导致青年大规模、跨地域、跨行业、经常性流动,对共青团既有组织体系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挑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如何推动团的组织体系优势焕发新生机?近年来,重庆共青团主动适应青年社会流动和分布发生的深刻变化,积极构建党领导下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纵横交错、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县域共青团组织体系,将青年人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按照党的要求成长,为党的事业奋斗。
巩固传统领域基层团组织建设基本盘,全市各级团组织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乡镇(街道)、村(社区)等领域团的组织覆盖、提升建设质量。例如,团开州区委以城市社区团组织为“圆心”,联合“第二团支部”、入驻单位团组织、青年社团、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签订《党建带团建联建协议》,成立“兴·青年”区域化团建联盟。团丰都县委加强对基层团组织工作指导,制定乡镇团委换届工作手册,指导28个乡镇团委完成换届,乡镇(街道)、中学(中职)学校等基层团干部配备率实现100%,团组织覆盖面明显提升。团万盛经开区委不断提高团组织覆盖率和建设质量,全区27所学校、10个镇街、99个村(社区)、3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均规范建立共青团组织,新增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1家,拆并重组不规范团组织10余个。
努力探索全面增强非公领域团组织活力的路径,紧锣密鼓推进社会领域团建,促进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力明显提升。团潼南区委持续扩大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建设,依托商务楼宇、镇街园区、商圈阵地、行业企业共建非公团支部353个,开展交友联谊、读书品茶、体育健身等系列活动70余场,吸引服务青年2300余人,切实发挥行业团组织服务企业发展、服务青年成长功能。团荣昌区委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落实好摸底、动员、帮建三个抓手,发挥上级团组织和本级团组织两个作用,不断提升非公团组织引领力,建立行业团组织和非公团组织共计677个,解决青年实际困难200余件,累计服务青年4000余人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4744万元。
为增强对社会领域团员青年的吸引带动,团巴南区委成立巴南区第十七届社会领域专门委员会,成立互联网行业协会团工委和交通运输行业团工委,并在今年新成立非公团组织99个,吸纳非公团员1207名。团涪陵区委重点推进基础薄弱的非公领域团组织建设,依托快递、物业等协会“抱团”推进行业建团,以华峰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头“打样”推进新材料产业链建团,探索建立区域化团建联盟,逐步构建镇街、机关、非公“三位一体”大团建生态。
与此同时,团大渡口区委、团巴南区委、团荣昌区委、团秀山县委等还持续深化县域团代表联络站建设,落实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团员青年的“两联”工作机制。定期邀请团代表入站开展宣讲、学习等,拉近了团代表和青年的距离。
传统领域团建主动求变,新兴领域团建变中求破,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各区县团委在互联网、网约车、快递等新兴青年群体中建立了团组织,全市建有行业系统团组织66个,54个园区、高新区、开发区100%建团,团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向青年延伸、向基层延伸。
二问:青年工作生活方式有哪些变化和特点?——多样化与个性化同频共振,丰富拓展县域基层团组织形态
当前,广大青年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原子化”分布、“社区人”特点和“再组织化”动机等现象。如何适应青年思想行为和流动聚集变化,破解团的组织形态单一化、组织设置行政化和青年分布多样化、青年需求个性化之间的矛盾,事关团组织凝聚青年的号召力和作用发挥的有效性。
近年来,重庆共青团带领各级团组织努力探索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新模式,加强联系服务和引导已有的青年社会组织,同时在基层积极建立和发展由共青团发挥主导作用的青年社团、兴趣小组等,提高团组织覆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加强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建设,依托地缘、业缘、趣缘、益缘、学缘等机理大力建设活动型青年社团。团渝中区委探索“区域化团建+工作项目”“区域化团建+青年社团”模式,有序分类推进成立志愿服务、脱口秀、桌游、阅读、橄榄球等15类功能型青年社团,不断提升城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团涪陵区委积极打造“团组织+社团+青年”的“青春组织”形态,团组织、社团和青年共同参与项目定制与实施,搭建起“筑梦空间”“青春会客厅”等青年议事交流平台,构建起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组织+品牌+特色服务”志愿服务矩阵。团开州区委根据青年圈层文化兴趣需求,聚焦青年吃、住、行、游、购、娱、健、教、业等九大方面关注热点,围绕地缘、业缘、趣缘、益缘、学缘等“X”个维度,广泛成立团办青年社团。深化“团支部+志愿者+青年社工”工作模式,深入实施“志愿山城”计划,线上注册志愿者2.7万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聚焦就业创业、特长班、育儿群等重点群体,团大渡口区委建立“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团支部+青年社团”组织体系,统筹“孝诚社工”和爱心惠残众创空间等社会组织力量,新建“家和·沪汉”家风文化传承社团、“爱心惠残”创新创业社团等青年社团15个。团巴南区委今年新成立和联系“青年悦读社团”“宝妈社团”等团属青年社团15个,开展“家庭同乐日”亲子帆布袋DIY、“敬老爱老”活动等50余期。
重庆共青团引导各级团组织大力建设各级各类团组织、青年社团网上形态,提升团组织线上线下组织动员能力。团秀山县委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各级团组织整合融媒体资源建立工作群,吸纳团干部600余人,农村团支部微信群联系团员青年4万余人。团万盛经开区委针对镇街、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构建三级塔式微信群组,全区建立微信塔群100余个,确保常态化联系团员青年7000余人,解锁“指尖上的共青团”。
把握青年脉搏,将普遍建设枢纽型青少年之家作为联系服务团员青年的综合体。全市各级团组织主导或联系的青年社团达7470个,建成青少年之家1091个,通过微信、QQ建立联系网上青年社群7万余个,将团组织建设有效融入青年社交圈、生活圈、居住圈。
三问:青年成长成才需要哪些服务?——组织性与社会性统筹兼顾,帮助青少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共青团要发挥组织优势,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当前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与分配方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单纯依靠共青团行政化资源配置,已不能适应青年的市场化资源需求。
近年来,重庆共青团在改革团的资源筹措机制上做文章,深入实施“双城青才计划”,为川渝高校毕业生提供18.7万余个就业岗位,深化“未来企业家培养青锋计划”,进一步增强了青年获得感,有效动员青年心怀“国之大者”贡献青春力量。
为实现在团的生存资源社会化方面做出特色,全市各级团组织围绕党政中心任务和青少年紧迫需求,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设计和推出工作项目,形成了社会力量服务青年发展的生动局面。团渝中区委打造“青春合伙人”品牌并公开邀约,开发形成了“浪漫渝中·恋爱之城”“青春福利社”“青苗成长营”等一批品牌项目,带动链接小黄楼街区(咖啡课堂)、枇杷山宝库(信仰公开课)、白象街西泠书房(青年与非遗)等区域化团建单位的资源,“青年·清廉”“青年TALK”“渝中UP”“少年渝游社”“心灵成长社”“百名学子看渝中”等已成为深受党政肯定、青年满意、社会参与的长期性、普遍性、示范性项目。团潼南区委广泛调动社会资源,打造“我是红色故里讲解员”“潼心共治·青春助力”等具有稳定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力的“青字号”项目品牌10余个。
在切实帮助青少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方面做靓品牌,重庆共青团推进各级团的领导机关把力量和资源充实到基层,引领青年服务中心大局,增强青少年获得感。团大渡口区委持续开展“扬帆计划”“返家乡”“三下乡”等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不断完善“义渡情缘”青年联谊交友、“青心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团小渡”志愿服务等一系列项目品牌打造。团巴南区委对乡村发展资源要素短缺的困境,紧扣“人才”重点积极破题,实施“新农人”孵化培养计划,运用互联网企业行业优势,对学员开展短视频内容创作、直播电商带货等相关专业理论和实践培训。团丰都县委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西部计划志愿者和基层团干部,组织青年志愿者“一对一”定点联系互助会,帮助农村青少年开展兴趣培养、心理辅导、实践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
以活动联系青年,团秀山县委搭建青年创业交流平台,连续举办七届“农行杯”青年电商销售大赛,开展青年联谊、非遗传承体验、兴趣交流等各类青年活动,持续开展“冬日阳光·温暖你我”“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团荣昌区委以川南渝西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联盟建设为着力点,动员两地青年努力唱好“双城记”,目前已实现10个镇村常态化开展川渝志愿服务行动,推动泸州、内江、荣昌、永川等16地团组织深化合作。
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重庆共青团靶向发力、纵深推进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和动员机制焕发新生机,推动改革举措落到基层,不断把力量和资源充实到基层,使基层真正强起来。
陈钰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