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植于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五千多年历史,孕育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中国古代历史、党的百余年奋斗史、世界现代化历史三个维度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内涵和建设逻辑,对于我们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植根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守正创新的五千多年历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原生性文明之一,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一方面,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形态。在人类文明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盛极一时的区域文明。但无论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都未能避免衰亡的命运。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在长期的文明演进中,我们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起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在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行稳致远的最深厚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科学揭示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命脉和价值追求,是我们理解中华文明历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只有充分把握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所蕴含的丰富智慧和精神品质,深刻理解其持续传承的内在动因,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不割裂历史、不僵化保守,我们才能在承续历史中开创未来,不断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新篇章。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孕育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明确的历史使命和文化特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探索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提出“双百”方针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坚实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不断解放发展的生产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新的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化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代表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为当代中国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必将铸就中华文明新的辉煌。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了打破西方现代化迷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识,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在本质上所具有的多样、平等、包容等属性,为世界各国发展自身文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道路方向,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向世界讲述更生动的中国故事、传播更响亮的中国声音,把中国的发展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形象优势。通过提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历史文明基因,倡导各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扩大各国人民的利益交汇点,让各国共享和平与繁荣,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