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无涯终身受益 重庆高标准建设学习型城市
第004版:教育观察
上一版   
学而无涯终身受益 重庆高标准建设学习型城市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将在渝举行
学而无涯终身受益 重庆高标准建设学习型城市

  “书香社区,全民爱阅读”主题活动

  重庆市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三进行动”

  2023年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点灯教育在乡村”

  重庆市社区教育体系建设示范基地授牌

  11月14日,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承办,国家开放大学、两江新区管委会协办的202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将在渝举行。本次活动以“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主题,将开展主题阅读、“社长(总编)荐书”、线上社会大讲堂、数字阅读分享四大精彩的子活动,进一步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提升学习质量,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浓厚氛围。

  政府统筹、央地联动,教育牵头、全民参与。重庆以学会友,搭建活动平台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教育期盼,带动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热潮,全面展现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庆作为”。

  近年来,我市加快构建覆盖全市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坚持完善体系、丰富载体、强化供给、示范带动、品牌引领,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全力办好社区居民身边“无边界的大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引领带动更多人修炼好“学习”这门终身课题,让“敏而好学,学而不厌”的勤学、“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的善学,“学以致用,躬行不怠”的实学成为社会风尚。

  完善体系 夯实保障推动“处处能学”

  秋去冬来,从社区课堂走出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他们迎来丰收的同时又继续播撒智慧和希望;老年人通过悠扬的歌声诉说老有所乐的幸福,不断扩大的学习半径让他们拥有更广阔的人生;一大波年轻面孔出现在社区课堂,他们在这里学得技术、解决困惑、享受兴趣……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主要抓手,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终身教育。

  在重庆8.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常住人口约3213.34万人,面对不断涌入的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的退休人员,还有其他领域日益庞大的离校人群,如何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重庆给出的回答是:社区教育,建立起“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体制机制。

  更广,是社区教育体系的直观体现,“泛在”学习环境让处处能学成为现实,不断织密的“学习网”托举满满的幸福感。纵向上,1个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38所社区学院、918个镇街社区学校、8600个村居学习中心“一贯到底”,实现办学网络全覆盖;横向上,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提升终身教育“学以致用”的关键能力,探寻创新终身教育的最优解,实现教育质效的最大化。

  更活,是社区教育体系的生动实践,线上与线下齐发力,培训活动出新出彩,让每位想学习的人“愿学尽学”。全市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开设线下教学班2560个,注册学员29.8万人;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4500余场次,市民参与学习132万余人次;职工教育年均培训120万余人次。

  更深,是社区教育体系的内涵特征,不仅让居民个体收获成长,也让社区治理更有智慧,更让“学习”成为这座城市的品格。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4个、市级示范区(试验区)31个,各区县和相关部委建有老年大学58所,建设老年教育试点中职学校30个,市级老年大学示范校4个,市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31个。

  丰富载体 搭建平台利于“时时可学”

  在二郎高新企业领略前沿科技魅力,感知重庆发展脉搏;在荣昌陶都体验选泥、碾泥、拉坯、刻画等陶艺创作,透过传承不息的窑火窥见沉淀千年的文化;在板桥镇感受古朴柔情、清风徐来,接受红色革命精神洗礼……悟于心、践于行、恒于学,20个市级特色游学基地、16个非遗工作室和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连点成面、串珠成线,成为“行走的课堂”。

  终身教育的线下学习平台不断做加法,学习触角延伸向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生产一线等,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让大家脚下粘泥土,眼中观天地,肚里装墨水,达到生动学、深刻学的良好效果。

  终身教育的线上学习平台不断做乘法,海量学习资源从线上“云端”涌向群众“指尖”,市级市民免费学习平台“重庆终身教育网”和老年教育在线学习平台“桑渝尚学”书香四溢,每年新增2000余集数字化课程资源,目前注册人数超过15万人,访问学习348万余人次。

  “一根网线”连接城市与乡村、社区与世界,也勾画出区县协作、川渝合作新图景,终身教育学习平台与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北碚区、渝北区、九龙坡区、璧山区等区县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对接互联,共享线上近5万门课程资源。在区县抱团的同时成渝两地也常来常往、亲上加亲,组织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大教育联盟社区教育协同发展主题活动、社区教育游学项目共建、学习型城市建设高峰对话和社区教育院长论坛等系列活动,积极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终身教育区域协作发展机制。

  曾经老年教育资源匮乏的大足区,同样搭乘“一根网线”开启落后变先进的蜕变之旅。当地依托遍布全区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资源发展老年远程教育,探索出“组织联体、资源联用、学用联合”的“三联”模式。目前,大足区构建了覆盖城区、镇街和村(社区)的三级老年远程教育网络,参学人员逐年增加达3.84万人,占全区老年人口总数的18.2%。

  强化供给 涌入资源助力“人人皆学”

  高质量的社区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丰富资源供给犹如“活水”不断注入,从少到多、从多到精,让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距离社区居民最近的地方。

  重庆全市38个社区学院、70多所高校等终身教育办学体系积极参与社区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扩大的“资源池”囊括市级优质网络课程120门,500余个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微课大赛优秀获奖作品等。

  为了“增量”的同时“增亮”,让特色更特、精品更精,我市积极开展“智慧助老”“能者为师”等课程建设,入选教育部推介案例4个、特色课程51个。

  特色优势课程开阔眼界格局,练就技能本领,广大社区居民可以在农村手工编织课程中一针一线编织就业创业梦想;可以在民法典进社区课程中提升法律意识,增强法治理念,进而“典”亮美好生活;可以在九龙坡区的“心智成长课堂”“父母学苑”“妈咪课堂”学习如何更智慧地育儿,更融洽地沟通,与孩子共“童”成长……目前,我市开发市级特色课程77门,非遗和红色文化视频及读本课程资源39个;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等独具重庆辨识度的课程资源陆续上线重庆智慧教育平台,“家庭教育”“川剧”“蜀绣”等特色课程访问量达548万人次。

  各区县因地制宜发掘特色课程,让课程中既流淌潺潺诗意、民族风情、传统文化,也兼具科技支撑、技能含量、致富路径。比如红色、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口县,开设种植养殖类、智能科技类、文明新风类、手工类等课程赋能庭院经济,居民通过开办农家乐、民宿户均年创收8500余元,让现有的资源优势锦上添花;黔江区社区教育学院充分利用黔江电大办学优势和市服务指导中心教育资源,与马喇镇党委政府联合举办了“助力乡村振兴‘1+X’人才培养项目”马喇实验班,以“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一名技术能手”为阶段办学目标,切实解决了当地农民求学难的问题;南川社区教育学院对接农业发展新趋势,开设现代植保新技术培训课程,如抽丝剥茧般层层讲解涉农政策、解开技术疑虑、开展理论学习,还有电脑模拟训练、植保无人机外场实操等,让更多农民端稳“致富碗”,吃上“技术饭”。

  截至目前,重庆市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等数字化平台累计开设81万学习账户,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建成83个分中心;学习成果认证161万条,完成学习成果转换200多万人次。

  示范带动 能者为师点燃“全民乐学”

  师资队伍建设影响办学水平高低,是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重庆提倡“能者为师”,各区县建立以“签约+外聘+推荐”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教师遴选模式,吸纳大批优秀的能工巧匠、社会贤达等参与到社区教育事业中来,打造出高素质的专兼职队伍。

  他们中有市级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优质师资库入选专业领域技术骨干,发挥专长让课堂既实又活,不仅“抬头率”高,“点头率”也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流碰撞中展现出非遗文化的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有钻研技术多年的技能大师,身体力行诠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把三尺讲台延展到社区舞台,在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比如渝中区社区教育学院的赵焕鼎老师成立“秋音春韵”古埙艺术团,带领一众“老年大学生”认识埙、喜爱埙、传承埙,吹奏出悠扬的“夕阳埙乐”。

  从一个脚印到一串足迹,全市社区教育拥有优质师资200余人,他们博学、善为、勤教,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队伍的人员数量和素养,让专兼职队伍的工作能力迈上新台阶,重庆持续12年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干部和教师培训纳入市培项目,投入真金白银支持教师培训,市区两级持续开展社区教育骨干教师、专兼职管理人员、家庭教育种子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和志愿者培训,每年培训逾5000人次。

  其中重庆市老年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零的突破。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积极推进老年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建构与实施,使老年教育职称评审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填补了国家有关老年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空白,打破老年大学教师无“职”可评的窘境,对区域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全国老年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提供了实践范例。

  品牌引领 特色鲜明铺展“夕阳新景”

  随着社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终身教育的步伐提速,越来越多的优秀教育品牌脱颖而出,共同塑造重庆社区教育引领奔跑的姿态,为未来发展树立标杆、积蓄力量。

  众多品牌活动特色鲜明,铺展出以学养老、以学享老的“夕阳新景”:由重庆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主办、各区县社区学院和部分中高职院校承办的“百门课程进社区”“职业培训进园区”“农业科技进乡村”为三大项目的社区教育“三进行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系好社区教育链接社区、园区、乡村的纽带;“百门优质老年教育课程进社区”活动遴选市级优质课程和优秀师资团队开展送教活动,让学习带来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再升级,把知识送到老百姓的需求处和心坎里;以“书香社区,全民爱阅读”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让书香飘进万家,在全市掀起荐好书、读好书、爱读书的全民阅读新风尚;“邻距离”微光行动项目通过“专业辅具+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的联动模式,带动社区养老服务,打造温馨的“邻里空间”;重庆市老年大学发挥学员党员的政治优势,开展文艺展演、主题宣讲、慰问演出等系列活动,引领更多老同志展示桑榆风采……

  品牌立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全市打造了“行走的思政课”“非遗进万家”等市级特色游学项目20个,打造“点灯教育在乡村”“巴南百姓茶堂”“沙磁手工”等终身学习品牌项目92个,38个区县联学联动,组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年均参与人群达600多万。

  未来,重庆将持续强化体系保障,推动“处处能学”;搭建平台载体,利于“时时可学”;丰富资源供给,助力“人人皆学”;培育师资队伍,点燃“全民乐学”;增强品牌引领,铺展“夕阳新景”,高标准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以教育数字化引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努力打造重庆终身教育特色品牌。

  王小寒 阳丽

  图片由重庆开放大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