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展示优秀企业家群像积极推进强村富民综合改革 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政务简报两项“十大”评选:重庆经济界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重庆开展巡展巡演弘扬红岩精神重庆如何充分释放“数字红利”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共同呼声潼南 创办“青竹荟”打造青年人才工作新场景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展示优秀企业家群像
积极推进强村富民综合改革 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
政务简报
两项“十大”评选:重庆经济界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重庆开展巡展巡演弘扬红岩精神
重庆如何充分释放“数字红利”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共同呼声
潼南 创办“青竹荟”打造青年人才工作新场景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⑧

潼南 创办“青竹荟”打造青年人才工作新场景

  重庆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站长刘雁成带队开展科研攻关

  “得益于重庆大学谢更新教授的专业指导,我们对企业未来在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重庆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站长刘雁成说,“谢更新教授在‘青竹荟’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动上关于太空农业的专题辅导,为柠檬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切入视角和研究路径,‘干货满满’让大家收获多多。”近日,在成渝地区(潼南)人才会客厅里,青年人才正交谈甚欢。

  聚焦如何留住培育用好青年人才,潼南区创新打造“青竹荟”工作品牌,建设“人才会客厅”青年人才社区,常态化举办沙龙论坛、赛事讲座、岗位建功等系列活动,构建青年人才交流对接、学习成长、服务发展的综合载体,形成把青年人才聚拢来、活起来、留下来、育出来、用上来的新场景。

  突出需求导向

  瞄准“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8月末,全市首批产业村支书(主任)在潼南区上岗,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等单位的博士、正高级专家等人才,入驻乡村给予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产业村支书的聘任入驻,提振了像我这样的‘三农人’扎根乡村做好富民强村工作的信心和底气。”潼南区农业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汪昭军兴奋地说,“在今年4月的‘青竹荟’沙龙上,我建议加大乡村人才帮带和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会后,区委人才办牵头落实,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全要素保障,支持人才下乡兴乡的一揽子举措迅速落地。”

  潼南区紧盯青年人才交流学习需求、缺少常态化服务载体等问题,突出系统思维、注重实际实用,精心创办“青竹荟”人才工作品牌,通过谈心交流、专家讲授、服务社会、成果展示、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以“小切口”解决青年人才“留育用”大问题。今年以来,潼南区已开展“青竹荟”11期,吸引900余人现场参与、100.9万余人次线上互动,推动“活动流量”渐变为“人才留量”。

  重塑人才生态

  集成“小场景”引领“大环境”

  除了构建青年人才交流对接的常态化渠道外,“青竹荟”还集成了学习培养、激励建功、服务保障等多重功能,形成了统一的开放式综合平台。

  一方面,潼南区聚焦青年人才成长特点“量体裁衣”,推出评、讲、赛、训等一系列沉浸式活动,着力打造具有生成性的“青竹荟”大课堂;另一方面,潼南区迭代出台“人才新政二十条”,升级建设潼南人才服务港,将培养服务融入青年人才发展的入门期、成熟期、贡献期等各个阶段,以“青竹荟”为牵引推动区域人才生态的整体塑造。

  “‘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吸引我们到潼南落户,而给力的扶持、暖心的服务则帮助我们在潼南扎根。”重庆汉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邓贞宙介绍,“‘青竹荟’不仅有专家讲座‘传道授业’,还有大咖对话答疑解惑,为我们改进工作带来很大启发。”在9月举行的川渝青年工业设计大赛中,邓贞宙领衔的“智能辐射探测与成像设备”项目从全国2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决赛一等奖。

  融入发展大局

  搭建“小平台”发挥“大作用”

  近年来,潼南区坚持“发展所需、人才所用”,以“青竹荟”为载体,为青年人才搭台子、压担子,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我们举办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动、中外青年人才文化交流、数字化沙龙等主题‘青竹荟’,就是要引导青年人才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积极投身数字化变革新赛道。”潼南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推动青年人才主动下沉、接受历练、施展才华,潼南区发挥“青竹荟”引导推动作用,激励200余名优秀青年人才到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重庆(潼南)农科城、全区“3+3+N”高能级现代制造业集群建设等一线施才建功,对接服务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近年来潼南区各领域青年人才累计获得国家级、市级创新创业类奖项50余人次,入选市级以上人才计划的青年人才达27人,占本地入选总数的50%,才智涌流的新局面加速形成。

  下一步,潼南区将持续推进人才强区首位战略,迭代升级人才工作体系,着力构建“1443”人才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人才工作辨识度和影响力,加快建设成渝中部重要人才集聚地,为潼南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增长极、产城景融合发展桥头堡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何承洋 杨潇鳞 潘登

  图片由潼南区委组织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