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国际科技合作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精彩回顾
第004版: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立足国际科技合作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精彩回顾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变革与企业技术创新圆桌会议举行
立足国际科技合作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本报记者 申晓佳 栗园园

  11月7日,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产业变革与企业技术创新圆桌会议现场。 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11月7日,作为“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产业变革与企业技术创新圆桌会议在重庆国际会议中心举行。180多名国内外嘉宾、国际机构代表、企业负责人参会。嘉宾们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

  本次会议由重庆市政府、四川省政府主办,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承办。亚美尼亚教育、科学、文化和体育部高等教育与科学委员会秘书长列文·法尔曼扬,尼泊尔教育科技部国务部长普拉米拉·库玛丽,哥斯达黎加科技与电信部部长代表马尔科安东尼奥·彼德拉·索拉诺出席会议,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四川省副省长郑备出席圆桌会议并致辞。

  发挥跨国合作优势

  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在创新领域,研究机构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如何让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主席团首席副主席、院士齐日科·谢尔盖进行了分享。

  齐日科·谢尔盖介绍,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是该国的最高科研机构,成立于1929年,目前员工超过了16000人,有大量拥有博士学位的员工以及教授。

  他说,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积极提供相关领域的研究支持,转化应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其主要领域涉及卫星和传感系统、核电、矿产资源开采、信息科技、生物材料、农业技术和机械等,对自动驾驶和其他新技术积极开展研究,还与华为开展了合作。

  “我们的许多科研成就得益于国际合作。”齐日科·谢尔盖表示,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与中国政府机构及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合作,建立了20个合作研究所和实验室,涉及遗传学、纳米科技、数字科技、软件与开发等。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还是“一带一路”科学研究协会的理事单位,目前与超过90个国家合作,建立了大量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白俄罗斯支持“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建科技发展,希望在未来有更多交流。

  从创新技术到产品,再从产品到产业,中间存在诸多环节,产业链和创新链如何有效融合?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秘书长文继旭认为,从产业和技术上来看,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分析:基础的研究、产业的研发、制造的量产、市场的开发。

  文继旭表示,制造量产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他提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开放性制造的国家,可以进行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要构建新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制造量产极为重要。他建议,要发挥中国的制造能力,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合作,在全球布局中创造新的可能。目前,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了18个委员会,正在积极推动行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融合。

  聚集人才资本等要素

  增强供应链韧性

  当下,提升供应链韧性是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议题。会议现场,嘉宾们从实际出发,提供了自己的经验和建议。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俊标长期从事供应链相关的研究。他表示,共建“一带一路”的供应链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要在各有差异的环境中进行供应链的韧性管理,最关键的还是培养优秀的员工。例如,新加坡航空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共建的实验室就正在开发一种技术,可以让飞行员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个体培训,从而更好地应对航空行业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作为一家投资企业的负责人,上海临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延延说,在产业发展中,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离不开与资本的亲密的互动。

  “不管是在一个项目启动之初,还是成长过程中,哪怕到了企业上市阶段,资本的助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宋延延说,因此,资本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好的黏合剂和融合剂,它能够促进不同公司之间的互补、合并和整合,再进一步推动产业的进步和发展,故而资本对增加供应链韧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宋延延举例说,此前她曾合作的一家海外公司,有着非常好的团队和技术,但因不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它的主要市场并未涉及中国。合作中,她通过组建团队,帮助该公司深入对接中国市场,通过5年的发展,今年该公司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海外销售收入的2倍。

  “所以,各个地方都有独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借助资本的力量,促使大家强强联合,能够有效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宋延延称。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

  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虽“个头”不大,却是市场主体的“主力军”。在产业变革中,它们应该何去何从?与会嘉宾给出了建议。

  意大利工业制造4.0能力中心首席执行官、世界制造协会主席恩里克·帕津说,意大利十分支持企业数字转型及绿色转型,致力于打造有韧性的产业,其中,尤为重视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

  恩里克·帕津表示,意大利80%的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为帮助他们实现转型升级,意大利不仅对其加强资金支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还建设了20个研究枢纽,帮助企业实现工业4.0的技术升级,比如3D打印以及一些数字应用等。

  创业黑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文文同样关注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他说,中国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方面前景广阔,而且有路径可依,只要能够下决心推动,区域经济就会发生巨大变化,带动产业链得到极大提升。

  过去一年,创业黑马在北京与朝阳区探索打造北京数字人加速基地。通过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生态,短短一年时间,朝阳区在数字人和元宇宙方面的产业聚集程度已在北京各区中位列第一,超越了互联网大区海淀区。

  “在服务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目前国内产业重塑的主角和生力军应该放在这些产业链中的腰部公司和中小企业身上。只要这些中小企业科技实力能够加强,完成转型升级,往往能够带动产业链的升级。”牛文文说。

  【声音】

  “发挥中国的制造能力,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合作,在全球布局中创造新的可能。”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秘书长文继旭

  “要在各有差异的环境中进行供应链的韧性管理,最关键的还是培养优秀的员工。”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俊标

  “目前国内产业重塑的主角和生力军应该放在产业链中的腰部公司和中小企业身上。”

  ——创业黑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文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