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 科创大城打造一流教育 智慧赋能成就“高新范本”
第006版:优质均衡 惠民有感——重庆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报告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高新区 科创大城打造一流教育 智慧赋能成就“高新范本”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新智慧教育”先锋实践推进“西部基础教育特区”高质量发展
重庆高新区 科创大城打造一流教育 智慧赋能成就“高新范本”

  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校的“树人娃”在操场上快乐玩耍

  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打造的“思贤创客室”

  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学生动手操作物理实验

  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学生精神昂扬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打造优质高端的学习环境

  重庆高新区,一座以“科学之城、创新高地”为总体定位的文化之城、科技之城、未来之城,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挺立潮头、驭势而行。

  其中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事业,在发展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强力支持,确立“科创高新·智慧教育”发展理念,聚焦打造以“西部教育高地引领区、教育创新发展先行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内涵的“西部基础教育特区”目标,构建智慧教育新样板、实现优质均衡新突破、积淀数字转型新经验、开启智慧美育新模式、激发科技创新新动力、拓展教育赋能新路径。

  在基教的大海里,重庆高新区破浪前进:学前保育保教质量拔节向上,小学教育质量水涨船高,部分学校比肩全市一流,中考联招上线率持续上扬,高考拔尖人才培养创下历史新高。

  在荣誉的高峰上,重庆高新区勇毅攀登:成功创建全国体育、科创等特色学校22所,师生获国家级、市级奖项及荣誉称号4900余项,13项发明成功申请国家专利,教育社会满意度达到99.27%。

  一路奋进,一路风景,脚步更加笃定,求索从未停息。重庆高新区立足时代大势、发展趋势、竞争态势和自身优势,展开打造“西部基础教育特区”的六大思考与行动,将其作为从“强”迈向“更强”的铺路石,把答案写在新智慧教育的创新实践中,写在合作共赢的开放姿态中,写在卓越不凡的累累硕果中……

  

  智慧教育是“教育+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趋势、积极作为,重庆高新区响亮提出“新智慧教育”教育名片,对全国乃至全球智慧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如何为智慧教育增添“新智慧”,如何让智慧教育“更智慧”?

  1 打造智慧教育新样板

  “1345”生态系统探究教育本质智慧化

  科技潮涌,创新风劲,智慧教育发展方兴未艾。

  作为全市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示范者,重庆高新区主动识变、应变、谋变,从“顺势而为”将改革意志落地为教育的常态优质,到“乘势而上”赋予智慧教育全新内涵,孵化出“新智慧教育”“1345”全新生态体系,为全市智慧教育发展注入深刻的样本价值、榜样意义。

  “‘新智慧教育’与传统的‘智慧教育’相比,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生态系统,是人的智慧化、技术的智能化、生态的协同化高度统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工委书记、公共服务局局长周文杨以《“新智慧教育”实践与探索》为题,在2023年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作精彩分享,面向全球展示全系统升级、全技术迭代、全要素融通的教育新样态,以新智慧教育彰显新教育智慧。掌声与赞美在多处响起,《“新智慧教育”实践与探索》同时入选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案例。

  在这场全方位、全场域、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智慧教育先锋实践中,“新智慧教育”“1345”全新生态体系向纵深领域挺进、向教育期待聚焦,“一大目标、三化协同、四大支撑、五五策略”的崭新画卷铺陈出壮阔的教育格局。

  “一大目标”指的是通过实施“新智慧教育”,努力打造以“西部教育高地引领区、教育创新发展先行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内涵的“西部基础教育特区”;“三化协同”指的是“人的智慧化、技术的智能化、生态的协同化”高度统一、多跨协同的新智慧教育全新生态系统;“四大支撑”指的是“精准、高效”的教学支撑,“自主、个性”的学习支撑,“多元、智能”的评价支撑,“多跨、融合”的治理支撑;“五五策略”指画出“五高要求”路线图、弹好“五主协同”合奏曲、跳好“五智教育”引领舞、搭建“五大行动”立交桥、跑出“五项改革”加速度。

  路径清晰、蓝图绘就,重庆高新区以“向新”的智慧教育绘就“向兴”的教育未来,将“引领、变革、创新、智慧、奔赴”这些关键词定格为全区共识共为的教育愿景:希望一群智慧的校长,在智慧的校园里,带领着智慧的教师,运用智慧的方法,构建智慧的课堂,与智慧的家长一道,培育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创新能力、面向未来的,既有品德,又能“跑得、唱得、画得”,更能“考得”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智慧之星”。

  

  重庆高新区是重庆科技创新发展的最大孵化场,每年大量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端项目不断涌入这里,吸引聚集大量优秀人才,重庆高新区成为宜居宜业宜创大城。

  随着人口增加,如何让更多学子“近”享优质教育?

  2 实现优质均衡新突破

  校园“小景观”连成教育“大风景”

  一座座新建校拔地而起,老学校焕然一新;一批批新教室投入使用,改扩建如火如荼……重庆高新区打造高端教育,投入力度一如向前奔跑、向上生长的速度,不断攀升、突破、超越,孵化改造出越来越多的“高”与“新”学校,把校园“小景观”连成教育“大风景”,让从中受益的广大百姓感受深切:这就是教育领域的“高新”实力。

  势如破竹、高歌猛进,重庆高新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未来5—10年建成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教育强区”的发展思路,围绕“学前普惠行动、小学攻坚行动、初中振兴行动、高中登峰行动、职教双元融通行动”五大行动,滚动实施学校建设、教育质量提升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校校有投入、校校有项目、校校大变化。

  瞄准“质”的内核,教育事业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学前教育围绕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办一所优一所,既在园所数量“上新”,也在教育质量“上心”,以优秀公办园树标杆、民办园作引领,覆盖全域、布局合理、公办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枝繁叶茂”;义务教育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挂出“作战图”、标注“时间表”,让教师队伍、校舍食堂、设施设备等配置水平书写“优”篇章,让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业质量、学生素养等关键指标完成“质”飞跃,让城乡教育、校际办学质量、群体教育差距不断缩小,达成“均衡”的期盼。例如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自创办以来发展迅速,锻造出“硬核”师资队伍,学校骨干教师达到70%,硕士及以上学历占80%,市区级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占一半以上;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校为学生打造优质高端的学习生活社区,建造重庆市首个环保节能的装配式建筑,成为绿色智慧示范校园。

  扩大“量”的体魄,重庆高新区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先”,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让好学校遍布“家门口”,让优质教育资源滋养每一个生命灿烂成长:加码投入“力度”,新建或改扩建大学城沙坪坝二小、明远未来中小学等10所学校,2.5万个新增学位让家长不再舍近求远;加快建设“速度”,北师大重庆科学城实验学校、华中师大重庆学校、八中科学城中学、西部科学城谢家湾学校建设按下“快进键”;提档项目“品度”,实施260余项综合排危改造工程和450余个信息化项目,大学城一中、西永一小、西苑小学、康居西城幼儿园、七彩幼儿园等一大批学校扮靓颜值、提升气质;彰显卓越“风度”,重庆高新区创新开展“未来校园”国际设计公开招标,面向全球500余家顶级设计单位抛出橄榄枝,未来2—3年将投入100亿元打造一批全国基础教育的标杆校、示范校……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重庆高新区把超常规的投入、超常规的改革、超常规的保障,汇聚成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推动办学条件实现“从老旧破到高大上”、教育质量实现“从低水平到高质量”、教育样态实现“从旧风貌到新气象”的历史性蝶变。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重庆高新区将教育数字化转型融入发展大局中,走出自己的探索之路,助力我市打造中西部数字教育新标杆。

  重庆高新区如何抢抓数字机遇,抢占数字赛道,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3 积淀数字转型新经验

  用“数字变量”撬动发展“最大增量”

  数字化是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能力重塑,是迈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变量,深刻影响着教育发展。

  耕“云”种“数”,鼎新革故。重庆高新区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发展“必答题”,从先行先试走向先行示范,构建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型,深化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动教育治理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用“数字变量”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全“数”前进,争分夺秒。重庆高新区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发展“抢答题”,抢占数字赛道,瞄准数字跑道,聚焦数字资源、数字矩阵、数据应用,加快“教学、学习、评价、治理”四大支撑多跨协同、整体智治,比如构建“区级—联盟体—学校”三级数字教研体系,开展“五个一批”系列活动,通过数字画像、智能生长,探索出“结果+增值”“综合+特色”“自我+外部”“线上+线下”综合评价体系等,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教师能力、学习环境等全过程进行变革重塑。

  “新”中有“数”,手中有招。重庆高新区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发展“加分题”,全面架构“1+4+N”智慧教育平台,分级建设“数据中枢”1个基座、“教学、学习、评价、治理”4大场景体系、N个学校子平台,集成国家、市级智慧教育平台、校园安防监控等系统,打造数字教育云矩阵,实现数字资源全域共享、互联互通,不断夯实“数字底座”。

  独“数”一帜,逐浪攀高。重庆高新区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发展“关键题”,打造智慧教育新课堂,创新实施“五学课堂”教学范式,即问题引学、情境创学、活动互学、数字助学、评价优学,依据物联网感知、图像与语音识别、数据收集分析,形成学情数据、互动数据、行为数据、作业数据、发展数据“五据画像”,探索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质量、教师素养双提升。

  资源是基础、数据是驱动、平台是支撑、应用是关键,重庆高新区在“大场景、小切口”中放大数字技术倍增效应,推进教育形式、办学模式、办学条件等持续领先,以数字教育“十百千万”工程,号召“校校争创智慧学校、人人争当智慧名师、堂堂争创智慧优课、生生争做智慧之星”。

  

  重庆高新区在今年启动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智慧美育”共同体建设,积极打造美育特色品牌、标杆品牌,力争为“新智慧美育”的系统构建与全国实践提供成渝智慧、西部样板。

  如何用美育带动培育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创新能力、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智慧之星?

  4 开启智慧美育新模式

  “五全三化”体系折射出美育生命力

  美育是关于美的心灵的哺育,是最好的生命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如何与学生“美遇”?重庆高新区以“新理念、新系统、新路径”形成“智慧+美育”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构建起“五全三化”美育新体系。其中“五全”是指“全学段、全课程、全场域、全过程、全媒体”,“三化”指“艺术学、大学、科学”三学融合,“课程、课堂、课业”三课并重,“教研、教学、测评”三维结合。重庆高新区兼顾“多点开花”和“全面覆盖”,在“五全三化”美育新体系孵化出“学科+美育”“科学+美育”“数字+美育”的新型美育课程、“教室小课堂—校园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三级美育平台,创新开展“5+N”智慧美育教研等,通过给学生提供美的教育,让学生尽情享受、充分展示教育的美。

  美育如何塑造美域?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重庆高新区“新智慧美育”获得新成效,环境外貌升级“美容”,协作机制不断“美化”,特色活动绽放“美丽”,区域美育由孤岛到畅通、从分散到融通、从割裂到贯通,让高新学子在同一片美育蓝天下成长成才;各学校打造了走马民间故事、川剧文化、巴福刺绣、熙街艺术创客园、虎峰山艺术家群落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美育教育基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极大丰富了区域美育场景,折射出全区美育工作的生命力。

  美育如何赢得美誉?重庆高新区举办了“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等系列展演、在地工坊和学术研讨活动,覆盖高校、中小学超过300所,覆盖村落超过500个,成功开发美育文化特色课程100余门、评价工具36套,创建全国美育特色学校10余所、重庆市艺术特色学校10余所,师生获全国全市各类美育赛事活动奖项240余项,并以“智能美育”类别的第一名成功入选2022年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

  以美赋能,美向未来;五育并举,共育新人。

  重庆高新区瞄准“五育并举”育人目标,实施“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德树人打好人生底色,以智启人催生创新之花,以体砺人培育阳光之才,以美化人涵养心灵之美,以劳铸人提升幸福之感,在区级质量监测中连年取得“德智体美劳”全面突破。

  

  重庆高新区是“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科创力不仅仅体现在各个科研院所、企业以及项目中,还深度融入基础教育事业中,向中小学生广播科创“种子”,孕育厚积出更强的科创磁场。

  如何让孩子在科创环境中培养出科创素养?

  5 激扬科技创新新动力

  人人参与科技创新 处处释放创新力量

  重庆高新区是“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涵盖了重庆大学城全域,澎湃的科技与创新资源涌动在313平方千米的核心区,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等8所高校和一批大型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云集于此,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断刷新科创高度、科技硬度、创新浓度。

  把科创优势变为教育胜势。重庆高新区构建环高校、环院所教育“生态圈”。高位起步,根据科学城“北研发—中转化—南制造”的总体空间布局,建设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高品质学校;敞开怀抱,大力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巴蜀中学等优质资源,博采众家之长;头雁领航,以高校领办、集团联办、院所合办等方式,培育一批符合科学城产业发展方向、具有高校学科优势和高新发展特点的领头学校。

  把科创动力转为教育实力。重庆高新区绘就无边界、智慧化未来教育“场景图”。在这里,驻区高校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孵化器、科普基地成为“课堂”,科学城、大学城公共文化设施、学校楼顶花园等就是“无边界教室”;在这里,以片区为单位的学习场域“没有围墙”,体育场馆、学习中心、创新实验室等资源打破藩篱互通共享;在这里,教育空间在云端、在身边、联国际,“智慧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教育领域人机深度融合、多主体高度协同,打造出智慧教育升级版。

  以科创特色提亮教育成色。重庆高新区浓厚“全领域、全覆盖”的科创“氛围感”。让“大科学家”培养“小科学家”,科学城、大学城的科学家、创业者、工程师、技能型人才等变身“老师”,院士、教授走进中小学指导基础教育工作,创新开展“百名教授进课堂”“万名学生进高校”活动,科创科普行动达到全领域、全覆盖;让“科学城”成为“科创城”,重庆高新区加大技术类学科教师培养力度,实现学校创客教室配备率100%,教室多媒体配备率100%,还有3D制作打印、创意手工Scratch、python编程等特色课程让学生感受星辰浩瀚,科技无疆。

  科技点亮校园,探索创新无限。重庆高新区孵化出众多创新型、拔尖型人才,让科技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打造思贤科技馆,近20个高科技仪器设备项目用于机器人、编程、工程等科创课程学习;重庆科学城第一实验小学打造科创室(3D打印机、激光切割)、无土栽培基地、有土种植园等科普场所,李昱秋同学斩获全国唯一一个小学A类机器人“创新之星”;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在2023年第二十四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重庆市级活动中斩获3项一等奖,许博为、罗朗溪同学在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四届学生活动)现场交流展示活动中荣获赛事最高荣誉“创新之星”称号。

  

  教育合作赋能教育发展。对于重庆高新区而言,既要跑出独有的姿态,也要跑向不一样的高度,通过做好“合力算法”把优质资源积聚起、利用好。

  如何让“教育合作”成为高新教育的“特有姿态”?

  6 拓展教育赋能新路径

  学校强强联手结对发展 成就合作共赢

  联合办学是教育赋能的重要方式,它不只是名字的简单叠加,而是强强联手、合作共赢。

  双方在发展上“合谋”,按照“高校+附属校”“名校+新办校”“强校+薄弱校”“集团校+云端校”四类结对发展模式,让一盘棋变成一盘活棋,其中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承载重庆八中的树人底蕴、名校血脉,教师队伍均系重庆八中遴选派遣,在各级各类赛课中荣获国家级特等奖2人次、一等奖6人次、省市级一等奖28人次;资源上“合体”,变“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加速汇聚的资源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营养”,三年来面向全国引进北师大、华中师大、首都师大、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巴蜀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共建学校15所,其中北师大重庆科学城实验学校、华中师大重庆学校致力于打造标志性、引领型、创新型基础教育标杆,预计2025年建成;行动上“合力”,双方不断深化“强校+弱校、名校+新校”“1+X”联盟体办学改革,加快推进“578”教育集团建设,以合力显实力、促活力,构建学前“五朵金花”、小学“七仙女下凡”、中学“八匹马赛跑”集团办学新格局,共同描绘“百花盛开、万马奔腾、群星璀璨”的高新智慧教育全新生态图,打造“教育家办学的圣地、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

  与强者联手,跟快者赛跑,比优者更优,高新教育一路来势向好、走势向高,秉承“科创高新·智慧教育”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住生逢其时的战略机遇、教育优先的发展机遇、数变致新的转型机遇,让教育系统实现教育观念重塑、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育人方式迭变,持续加力打造以“西部教育高地引领区、教育创新发展先行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内涵的“西部基础教育特区”。

  江海波 文秀月 阳丽 图片由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