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碚区在各乡村发展农文旅项目,延伸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消费链条。图为在柳荫镇东升村举办的乡村夜经济消费体验活动周现场。特约摄影 秦廷富\视觉重庆 |
|
北碚区天府镇文星村建成缙云甜茶标准化生产线,茶叶品质和加工能力大大提高。北碚区委宣传部供图 |
|
北碚区水土街道大地村,“安村”书记毛晏飞向村民普法宣传。记者 左黎韵 摄\视觉重庆 |
“三村”书记
北碚区创新建立选派“三村”书记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机制,聚焦各村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不同问题,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高校院所等各行各业中挑选骨干,有针对性地选派驻村书记——向所有行政村选派“兴村”书记,向有产业发展需求村选派“富村”书记,向治理难点村选派“安村”书记。
“余书记要去哪?他能不走吗?”前段时间,北碚区澄江镇柏林村村委会,不时有村民来打探“兴村”书记余贵府的去向。
两年前,余贵府被北碚区文旅委选派到柏林村,当起了乡村振兴“兴村”书记,在他的努力下,柏林村利用古院落发展乡村旅游,盘活了沉睡的文旅资源。转眼间,余贵府任期将满,村民们舍不得他走,纷纷联名写下“请愿书”,恳请他留下来。
破解乡村“人才之渴”,是新时代组织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重庆各地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北碚区创新建立选派“三村”书记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目前已累计选派259名“三村”书记。两年过去了,这些“三村”书记给北碚乡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撬动资源下沉
破败古村重获“新生”
沿着村道驱车前行,群山环绕的柏林村风景优美,古朴的农房掩映在一片片苍翠之间,与阡陌农田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秀丽的富春山居图。
“快进来,瞧瞧我们的新院子。”山林间,几栋砖木结构的老宅赫然矗立,这是柏林村新打造的网红景点王家院子。60出头的王永康端着茶水,热情地迎了出来。他在这座古院落里长大,如今成了这里的管理员。
青砖小瓦、斑驳老墙,门楣上雕龙琢凤……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以前的王家院子,是典型的老、破、大,现在变了样,真得感谢余书记。”说起“兴村”书记余贵府,王永康赞不绝口。
地处缙云山脚的王家院子是北碚区仅存的几处古院落之一,十余栋川东民居错落有致,修建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末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家院子住了二十几户人家,盛极一时。可渐渐地,随着原住户陆续搬离,空置的古民居没能抵挡岁月的侵蚀,变得破旧不堪。
“老宅子塌了可惜,何不将它们重新修缮,发展古村落旅游。”2021年初,余贵府刚走马上任,就将目光投向了王家院子,希望以乡土文脉为基础,通过古村落更新、改造,打造宜居宜游的“文旅古村”名片,丰富柏林村的产业业态。
项目还没开工,就碰到了难题。“年轻师傅垒惯了砖墙房,让他们修建土墙房,却是连最基本的打夯、砌墙都不会。”余贵府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过去,院子里有几户人家的墙壁脱落后,就因为一直没有师傅维修,才被迫搬了出来。
为了寻找合适的手艺人,余贵府动用了所有人脉资源,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土墙师傅,凑齐了一支二十多人的施工团队,打夯、砌墙,有序推进受损墙体的修复重建。他还请来北碚区博物馆的文保专家担任技术顾问,根据川东民居复刻图,一比一还原房梁、窗棂上的雕花图饰,对每一处构件的修复都精益求精。
2022年3月,王家院子完成修缮改造,原汁原味再现了川东古院落的旧时风貌,成为柏林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以王家院子为核心,余贵府带领村里又配套发展草莓采摘、共享农庄等农文旅项目,延伸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消费链条,成功引来大批游客。如今,柏林村已陆续办起了20多家民宿农家乐,人年均纯收入超过50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选好一个人,带活一个村。‘兴村’书记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其能力素质直接关系村庄发展,关系村民福祉。”北碚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申晓梅说,在北碚区还有许多像余贵府一样的“兴村”书记,他们大部分来自上级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能力强、视野宽,还能撬动派出单位的资源力量下沉。截至目前,“兴村”书记们已带动资金投入约1.8亿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72个、在建88个。
破解产业痛点
“缙云甜茶”实现标准化生产
天府镇文星村,深秋时节,茶山苍翠,三三两两的基地工人正忙着为茶树修枝、施肥,为来年春茶丰产作准备。
好山好水出好茶,文星村是北碚缙云甜茶的主产区,早在2017年,村支书杨顺超就带领村民开垦荒坡,规模种植了三四百亩缙云甜茶。“可那时,甜茶产量不高,一年也就千把斤,一斤顶多卖五六块钱。”杨顺超说,年轻人见种茶挣不到钱,纷纷选择外出务工。
如何才能把甜茶产业做大做强?2021年,刚被北碚区市场监管局选派到文星村任“富村”书记的何欣,就一头扎进田坎,摸底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走进茶园加工厂房,眼前的景象让他暗暗吃惊:四五十平方米的房间里,几口大锅架在炉子上烧得通红,制茶师傅戴着手套,双手麻利地翻动着锅中的茶叶,在高温作用下,茶叶颜色和形态悄然变化,直到叶片由硬变软,达到方便揉捻的程度。
“这就是制茶最关键的环节杀青。”一旁的杨顺超介绍,从开始炒茶到最终出炉,需要3个多小时。三口铁锅,五个工人,一天也只能炒出十来斤茶叶。
显然,人工制茶不仅效率低下,茶叶质量也参差不齐。缙云甜茶想拓宽市场,一定要走标准化道路。在意识到这点后,何欣立即着手茶厂的提档升级。
首先是产线改造,用机械替代人工,提高生产效率。然而,当何欣抛出这一想法时,杨顺超第一反应就是摇头。他掰着手指头算账:市面上一台普通的杀青机就要六七万元,再配上理条机、烘干机、风选机,整条线搞下来,起码得花二三十万元。村里拿不出这一大笔钱,资金哪里来?
何欣没有气馁,他带着村干部跑政府、跑部门,四处筹措资金,终于争取到二十万元的项目补助。利用这笔款项,茶厂建成投产了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不仅保留了手工制茶的传统风味,机械化的杀青、揉捻也是人工作业的好几倍,茶叶日均加工能力增加到1.5万斤。
设备到位后,何欣又盯上了车间标准化改造。原先的茶厂由一座废弃学校改建而成,比较粗陋。何欣花心思、下巧劲,运用自己在市场监管局的工作经验,从厂房布局设计、生产流水线规范、工艺流程优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历时三个月,一个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厂房终于落成。凭借茶叶质量和规范的生产流程,去年,文星村获得北碚区市场监管局颁发的首张“缙云甜茶”生产加工许可证。
拿到了象征行业标准的“身份证”,许多大型商超主动到文星村对接销售。何欣又出主意让缙云甜茶换上新包装,最贵的高端茶叶一斤能卖好几百元。他还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茶叶基地,逐步实现产业反哺,让村民们都能尝到标准化生产的甜头。
“没有产业,再漂亮的村也是花架子。”申晓梅说,“富村”书记重点聚焦产业发展,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精准发力,及时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业主单位解疑惑、出点子、作协调,已累计为各村协调解决产业规划、农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问题130余个,开发项目94个,全区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较2020年增长近4倍。
吹响法治“小喇叭”
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近期,电信诈骗出现反弹趋势,大家可要注意点哟!”10月16日,雨后初霁,北碚区水土街道大地村,“安村”书记毛晏飞手拿工作笔记本,挨家挨户进行普法宣传。
大地村曾是有名的“问题村”,历史遗留问题多,邻里矛盾突出,一些村民对干部不信任,乡村振兴工作困难重重。
驻村之前,毛晏飞是北碚区司法局水土司法所所长,被选派到大地村担任“安村”书记后,他就在思考如何运用自身的法律知识,化解村里矛盾纠纷,搭起干群沟通的“连心桥”。
“雷书记,村里的事以后多让我去试试。”刚到大地村,毛晏飞就向村党委书记雷林茂主动请缨。看他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雷林茂在心里犯嘀咕:“一脸的书生气,平时话也不多,他能把群众工作做好吗?”
大地村团结水库沿线,各种彩钢棚乱搭乱建,村民散养的家禽到处乱跑,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村干部三番五次上门,劝说村民拆除违建,都无功而返。
院坝会上,毛晏飞主动坐到村民中间,拿着打印出来的法律条款,逐字逐句讲解私搭乱建的处罚规定。带头反对的几户村民情绪逐渐缓和,强硬态度有所松动。毛晏飞趁热打铁,会后进行重点走访,成功说服离水库最近的几户人家带头拆违。示范带动下,水库沿线20余户村民陆续拆掉了私自搭建的彩钢棚,团结水库又恢复了干净整洁的容颜。
“小毛书记真不简单,他不仅知法、懂法,还会用法。”不到半个月,雷林茂就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毛晏飞帮村里化解了许多解不开的难题,也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
“越怕矛盾就越有矛盾,迎着矛盾干,越干就越顺。”申晓梅说,村社一级往往是矛盾纠纷的源头,从区司法系统挑选人才,前往治理难点村担任“安村”书记,就是希望发挥其所长,在基层治理、反诈、矛盾纠纷调解、乡风文明、平安建设等方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如今,北碚区已有51个村获评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农村信访事项逐月下降,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文明墙绘沿路可见,文明乡风在北碚乡村蔚然成风。
申晓梅表示,北碚将充分发挥“三村”书记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依托“三村”书记自身专长和选派单位职能优势,积极解决村产业发展、干群矛盾等难点、堵点,引入研学、乡村民宿、田间采摘等特色元素,打造“一村一品牌”的美丽乡村风貌。
为激发“三村”书记的干事热情,北碚区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逆向评价体系,整合镇街、村支两委意见建议,以及群众满意度测评,提出考核等次建议,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