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携手 共谱对口支援进行曲
第011版:团结奋进新征程 同心共建新库区 聚焦第十四届“支洽会”
上一版 下一版 
山海携手 共谱对口支援进行曲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海携手 共谱对口支援进行曲
——全国对口支援万州三十周年综述

  高峡平湖美如画 摄/冉孟军

  上海市援建百安新村 摄/侯本艳

  天津市援建的周家坝街道流水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摄/冉孟军

  江苏省援建的金陵中学,学生参观校史馆 摄/侯本艳

  福建省援建的熊家镇红星村樱桃基地,市民体验采摘乐趣 摄/冉孟军

  厦门市援建的幼师幼儿园,孩子们在美丽的校园里上课 摄/付作侨

  南京市援建的南京幼儿园 摄/冉孟军

  宁波市援建的樱花渡体育公园 摄/付作侨

  核心提示

  这是一张以东部沿海省市为起点,以万州为止点,跨越山海、情牵手足的对口支援合作和帮扶合作“作战图”。

  这是一幅以凤凰涅槃为主题,以感恩奋进为主线,携手共进、万众一心的对口支援合作和帮扶合作“全景图”。

  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启的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在万州上演了一场震古烁今的壮举,交出了一份硕果累累的答卷,铺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区域团结协作的发展画卷!

  1992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对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吹响了“会师库区、共建三峡”的集结号。自此,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福建省、南京市、宁波市、厦门市等相隔千里的七个省(市)与万州山海情牵,携手书写协同发展新篇章,同心描绘共同富裕新蓝图。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七省市紧扣时代脉搏,创新对口支援方式,倾情相助、无私援助,给予万州发展大力支持,以精彩之笔谱就了慷慨激昂的山海交响曲。

  合奏绿色发展歌

  时下,万州区太安镇凤凰花果山景区,层林尽染的秋色之中,前去秋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当地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镇以凤凰花果山景区为核心打造的全域旅游示范镇,如今每年接待游客至少20万人次,许多村民因此吃上了“旅游饭”。

  “以前吃苞谷、洋芋、红苕‘三大坨’,现在吃绿色发展‘旅游饭’,日子是越过越好啰。”土生土长的凤凰山人谭文星乐呵呵地说,以前这里是个光头山,土地贫瘠,种植传统农作物卖不起多少钱,日子过得苦巴巴的,都盼着土里刨出“金娃娃”。

  没想到,这个愿望还真实现了。

  近年来,上海市创新对口支援万州模式,大力支持万州发展乡村旅游,在太安镇先后投入援助资金1670万元,支持该镇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该镇打造以“十里荷塘、百亩花园、千亩茶园、万亩田园”为特色的全域旅游示范镇,并摸索建立景区、村社集体及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景区、村社集体和农户三方共赢。

  在铁峰山与长江之间的褶皱处,秋天的熊家镇满山满片的枇杷仍然青绿。茂盛的枇杷叶下,悄然长出的新枝开出了毛茸茸的花蕾。修枝,疏花,村民穿梭其间,忙碌而开心。

  这个以枇杷而闻名的乡镇,每到五六月枇杷成熟季节,漫山遍野金灿灿的枇杷挂满枝头,整个山头金黄一片。因特有的口感和口味,这里的枇杷是许多人心心念念的初夏“味道”,吸引了一拨拨采摘的游客和果商贩子,带来每年至少2000万元的收益。

  一颗小枇杷,增收致富果,昔日荒山头,而今金银山。

  改变的背后,是福建省以优质枇杷产业化为载体、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支援万州绿色发展结下的甜蜜果实。

  而在长江北岸的万州区大周镇,首个长江三峡库区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林基地,不仅解决了消落带植被修复的世界级难题,还因其种植的中山杉秀而美,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基础。

  中山杉,顾名思义,诞生于南京市中山植物园。2002年,作为南京市对口支援万州的创新之举,这种杉树被引种到万州。

  从引种观测到幼苗哺育,到栽植试验,南京市派出专门的技术团队到万州做后盾,全程全方位技术支撑把关,帮助中山杉在万州扎根成长,推广种植,治理生态。

  如今,长江万州段的消落带上,中山杉种植已超过3000亩20万株。

  这是对口支援省市帮助万州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的一些片段。

  30年来,各对口支援省市创新对口支援方式,大力支持万州开展生态修复,强化污染综合治理,加快产业绿色转型,从基础设施、产业引进、科技提升等方面帮助万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帮助万州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含绿量”,高质量绿色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数据显示,2022年,万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8.43亿元,比1992年的17.17亿元增长64.14倍。

  如此亮眼的成绩背后,是万州始终如一肩负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历史重任和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铿锵步伐。

  这份坚毅,是对口支援省市30年驰而不息大力支持给予万州的底气,也是万州与对口支援省市合奏绿色发展之歌的最强音。

  齐唱共同富裕曲

  共同富裕,是党对全体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而对口支援则是中国特色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过去的30年,各对口支援省市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资源共享、产业转移、劳务协作、人才输送等多种对口支援方式,助力万州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携手万州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在长江之滨的万州区太龙镇,一个名叫“小桔灯”的“网红”露营地,生动诠释了山海携手奔赴共同富裕的意义。

  近年来,宁波市先后无偿援助资金1900多万元,在太龙镇实施涉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产业、文旅融合发展、公共基础设施、社区建设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帮扶对口支援项目14个,帮助太龙镇建起了小桔灯生态文化旅游区,提升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美化亮化了全域环境,让曾经“不起眼”的小镇蝶变为“耀眼”的滨江风情小镇,乡村振兴走出了关键一步。

  如果把视线放到城区,万州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一些有点特别的名字:上海大道、上海医院、上海中学、天津路、天津医院、金陵中学、南京幼儿园、福建小学、厦门大道、宁波路、宁波中学、黑龙江路……

  这些与人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名字,展示着各对口支援省市坚持“民生优先”原则,补齐和完善万州发展“短板”,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增收等民生问题,给予万州无私大爱和援助,帮助万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万州人民同享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成果的深情厚谊。

  在这些名字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带有名字“南京”的学校涵盖了幼儿园、小学、中学。

  现象的背后,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发挥其教育事业优势,常态化支援合作万州教育事业,提升万州教育水平,携手万州人民同享优质教育的殷殷真情。

  30年来,江苏省暨南京市投入教育援助资金4750万元,共实施对口支援万州教育项目54个,援建学校15所,其中就有以“南京”命名的万州区南京中学、万州区南京小学、万州区南京幼儿园以及万州区金陵中学。

  共同富裕不仅体现在精神感受上,也体现是在物质生活上。对口支援不仅提升民生温度,也提升腰包容度。

  在万州经开区,由厦门市对口支援引入万州的冠音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派火热。这个落户万州仅2年就实现产值2.5亿元的企业,因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常年解决就业约500人,让许多万州人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作为农村留守妇女,“绣娘”王小蓉特别感谢黑龙江省对口支援万州引入的“三峡绣”手工艺品公司。

  在黑龙江省的帮扶下,“三峡绣”从最初的小作坊变成员工眼中“像美术馆”一样的大车间,还在龙驹、恒合等乡镇开了分厂,1000多个留守妇女因此变身“绣娘”。从1名学徒工,到今天的“绣娘”带头人,王小蓉一路的收获颇丰。

  这样的例子,在全国对口支援万州30年的历程中,数不胜数。

  30年来,各对口支援省市致力于改善万州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万州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助力社会公共事业长足进步,把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产业项目引入万州,让万州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携手万州人民共绘美好时代画卷,唱响了一曲激昂的共同富裕曲。

  续写殷殷山海情

  在万州,市民可以挂到天津市医疗卫生专家的号,享受专家面对面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这样的好事,正得益于天津市持续写好对口支援“后半篇文章”。

  从援助医院迁建到改扩建,再到今天“院包科”“组团式”援助医院开展特色专科和重点科室建设,提升万州区天津医院技术水平和影响力,补齐管理能力短板,天津市对口支援万州在不断创新中延续着真情。

  截至目前,天津市已先后派驻八批100余人次医疗卫生和医疗管理专家到万州区天津医院进行帮扶,促进了该医院在管理能力、学科建设、技术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目光投向长江边的新田镇义和村,历经1年多时间改造,老湾院子揭开了美丽乡村的真容。

  从一个破落荒寂的乡村院落到今天游客如织的美丽乡村,老湾院子展示着新时期对口支援动人的山海情。

  2021年,上海市按照新一轮对口支援万州工作的安排部署,选取库区移民重点乡镇新田镇的义和村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实施点,援助老湾院子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提升。

  通过加装安全护栏、安装石材地砖、整治阴阳沟、改造村民房屋、整治院坝、建设生态停车场、实施绿化、新建产业便道、巩固提升柑橘特色产业等,让老湾院子旧貌换新颜。

  “我们今天的美好家园,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上海市的对口支援。”村民谭宗号高兴地说道。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情合者,不以年久淡泊。

  近年来,各对口支援省市不断创新帮扶方式,聚焦精准帮扶,采取综合帮扶移民小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开展结对帮扶等行动,接续书写对口支援的“后半篇文章”,用时间酿就更醇厚的山海情。

  一江碧水,见证了对口支援省市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大爱深情!

  截至2022年底,全国对口支援万州累计给予各类援助资金303.97亿元,累计实施对口支援项目1929个,培训人员19123人次、互派干部258人、缔结结对共建单位88个。

  实打实的数据,沉甸甸的成果,是全国对口支援万州真情大爱的有力证明。

  万州人民不会忘记这份情谊。今年的万州,感恩奋进正当时,是对这份情谊的和鸣。

  放眼之下,在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的新征程上,万州一方面用好对口支援平台,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产业协同协作,加快构建“5+10+X”现代化工业体系、“4+4+2”现代化服务业体系、“7+5”现代化农业体系,围绕先进材料、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化工、新型能源五个重点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协同联动,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万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大对人才智力培训的合作,带动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分享对口支援带来的实惠,和对口支援省市手牵手,续写山海深情。

  夏才祥 尧华燕 王琳琳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