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连感恩奋进 深化合作再谱新篇
第010版:团结奋进新征程 同心共建新库区 聚焦第十四届“支洽会
上一版 下一版 
心手相连感恩奋进 深化合作再谱新篇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手相连感恩奋进 深化合作再谱新篇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工作取得新进展

  10月11日,有着“中国红桔第一镇”美誉的万州太龙镇即将迎来柑橘丰收,这里因宁波市帮助产业升级、环境蝶变,如今成为了长江岸畔的旅游“网红”打卡地;同一天,位于涪陵高新区里的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隆,杭州“产”涪陵“造”纤维复合材料电池箱上盖不断下线,正让“重庆造”新能源汽车跑得更快更远。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景,背后是同一份“对口支援”的情谊,这份情谊改写了重庆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运。

  自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号召,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个大城市与重庆走到了一起。31年来,在对口支援省(区、市)的倾力支援下,重庆库区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库区移民已从“搬得出、稳得住”向“逐步能致富”转变。截至2022年,三峡重庆库区对口支援已累计引入各类资金1794亿元,引入产业合作项目1800多个,为库区培训各类人才6万余人次、援建学校445所,实现交流干部1200余人次。

  滚滚长江东流水,不尽八方援助情。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对口支援工作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如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时值第十四届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召开之际,我们将带你探寻背后逻辑。

  合作的力度不断增强

  推动升级,多层次多形式凝心共建

  “31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峡对口支援工作在重庆深入推进、遍地开花、持续升级。”据重庆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三峡对口支援特别注重“输血”向“造血”转型,援受双方携手发展的路越走越宽,对口支援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对口支援的内涵不断扩容。

  从高层互访到结对帮扶,帮扶触角一路下沉延伸。

  回眸两年时光,在忠县对口支援工作的新篇里,留下了众多对口支援省(区、市)领导和库区区县一线调研、互访交流的印迹,记录了对口支援双方党政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对口支援工作的温暖瞬间:2021年9月4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赴忠县考察指导对口支援工作;9月7日,山东省威海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到忠县石宝镇调研对口支援工作;一个月后,威海市乳山市、环翠区相关负责人先后来到忠县,与石宝镇签订“十四五”对口支援协议……

  单位对单位、市区县对镇街。在23个省(区、市)与14个区县原有结对关系的基础上,17个对口支援省市进一步细化落实下一级地方政府、行业部门、事业单位与库区区县的下一级乡镇(街道)政府、行业部门、事业单位“一一结对”。截至目前共形成192个结对帮扶关系。

  从单方面投入到实现合作共赢,对口支援合作的层次不断升级。

  在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对口支援省(区、市)产业转型升级,三峡库区有资源、有市场,通过对口支援实现合作共赢空间巨大。看到机遇的还有浙江华峰集团。2021年以来,该集团在涪陵计划追加投资278.4亿元,持续打造新型材料产业园,围绕己二酸产品及衍生品、聚氨酯树脂制品及衍生品、尼龙系列产品扩建生产线,研究开发节能减排及“碳中和”引领技术,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和全球单体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

  从政府主导到全社会参与投入,对口支援合作的力量不断增强。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巫山、云阳、开州、石柱、武隆、巴南等区县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了高效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脆李、柑橘、油桃等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社会力量也被调动起来。万州和宁波市以合作服务为新支点,专门成立了宁波市合作服务中心,打造开放合作的服务平台,聚集宁波市200多家各类商会、企业等市场主体,无偿为各受援地区提供办公、洽谈、招商等服务。

  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三峡对口支援开启新进程,重庆与对口支援省(区、市)的情谊更深。

  支援的模式接连创新

  改革破题,扬优势强特色携手共进

  “对口支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据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三峡对口支援的深入发展,对口支援的模式和方式在重庆库区不断演进、升级、迭代,正持续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内涵。

  30多年来,从发展落笔,以改革破题,用创新添彩,重庆三峡对口支援工作已从“单纯输血”向“输血和造血相结合”转变,从最初单纯的工程类项目援建发展变化为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并摸索出了“产业培育”、“人才培育”和“市场培育”等新模式,形成一批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创新产业培育,探索“优势互补”新模式。吉林省立足巫溪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帮助巫溪组建核桃研究所,援助中药材贝母种植加工以及山羊、生猪畜牧品种改良等高效农业项目,如今核桃、中药材已成巫溪乡村振兴重要产业;上海市、厦门市帮助万州筑巢引凤,支持建设三峡移民就业基地,先后引进法国施耐德、广东雷士、三雄极光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就业容量大、抗风险能力强的知名品牌和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实现年销售额超80亿元,每年贡献地方财政收入近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河北省围绕着丰都县域特色农业、民俗文化、商贸旅游、生态工业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举办会展节会、制作宣传资料、发布招商信息等方式引进项目66个,协议投资近83亿元。

  创新人才培育,包括致富带头人等各种培训和干部挂职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对口支援的帮扶更精准、更下沉。”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吉林省、浙江省与库区开展以培养电商创业能手和种养致富能手为目的的跨区域实战培训,安徽省、福建省、河南省、南京市与库区联合培训国有企业管理人才、党务工作者、乡镇干部、共青团干部等,不但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也为库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

  创新市场培育,土特产飞出“山窝窝”。江苏省积极协调省内公立医院采购云阳中药材和中药,三峡云海药业、万力药业等库区企业2022年在江苏市场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以“橙香连鲁渝 消费助振兴”为主题的重庆柑橘进山东系列推介活动,助力库区农特产品走出去,鲁渝双方现场签署合作协议9个,签约金额达7000万元。

  扬优势、强特色,创新驱动的三峡对口支援形成新示范,三峡重庆库区与对口支援省(区、市)实现了共谋发展。

  帮扶的成果持续显现

  靶向发力,惠民生提品质实现共享

  “国家新一轮对口支援合作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支持方向,与此同时,我们也规划了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据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政策、产业、资金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口支援合作,正在让三峡重庆库区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库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在奉节,辽宁省依托绿水青山,因地制宜支持重点打造龙桥乡蔬菜小镇、兴隆镇鲜花小镇、长安乡中药材小镇、石岗乡花椒小镇4个特色产业小镇项目,产业发展有了基础保障和动力,村容村貌为之一新,12个村5600户16000多人生产生活迎来新变化,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农户人均增收1万余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等省(区、市)的支援下,长寿区、渝北区等区县持续开展的创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了移民创业能力和技能水平,让就业有技能、工作有门路。

  库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广东省对口支援巫山生态环境治理,统筹优化水质检测资源配置,助力三峡库区水质监测中心建设,切实增强了库区居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确保近16万城区居民高品质生活;吉林省、浙江省等对口支援省(区、市)与库区区县一起,探索并总结出了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条重要经验,通过开展科技提升行动、组建科研院所、支持先进农业技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有力助推库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库区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天津医院)作为一所全迁移民医院,在天津市13家帮扶医院的“组团式”医疗帮扶下,发起了“5年内创三甲”的冲锋;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与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结对帮扶,树立了库区移民迁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典范;开州区德阳中学,在四川省多家学校教师人才培训等资源帮扶下,先后荣获28个国市级和150多项区级荣誉;云南省、江西省、广东省及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沈阳市落实专项资金,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出行、饮水、上学、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冲刺保民生、惠民生的最后一公里。

  产业发展持续提升,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库区居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库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让库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誓言走进现实,库区居民对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工作满意度越来越高。

  惠民生、提品质,靶向发力的三峡对口支援取得新进展,重庆与对口支援省(区、市)正努力开创着三峡重庆库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刘茂娇 李海林 龙搏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