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重庆库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三峡重庆库区30年引入对口支援资金1794亿元逐浪而歌演绎“河”“和”“合”文明交响巫山:电网铁军迎难而上建新功
第009版:聚焦第十四届“支洽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三峡重庆库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三峡重庆库区30年引入对口支援资金1794亿元
逐浪而歌演绎“河”“和”“合”文明交响
巫山:电网铁军迎难而上建新功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讨会上专家建言献策——
三峡重庆库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彭瑜

  声音>>>

  “不搞大开发并非不发展。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中药材产业将成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柱”

  “要继续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建立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

  “长江经济带功能拓展正由向外到沟通内外转变,川渝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是除沿海地区外最发达的”

  

  高峡平湖两岸美,一江碧水向东流。

  10月19日,第十四届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以下简称“支洽会”)在万州区拉开帷幕。作为此次会议重要活动之一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讨会也如期举行。

  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专家聚焦对口支援合作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山区库区高质量发展,解读国家战略、剖析成功案例、分享实践经验,为推动三峡库区在更宽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生态产品

  要依托“四化”推动价值实现

  2016年,第一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不搞大开发并非不发展。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重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胜说。

  他表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努力做到系统化一体推进、特色化点上突破、数字化多维赋能、品牌化持续增值,积极稳妥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近年来,重庆系统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逐渐走出了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路径。

  案例>>>

  忠县境内的长江江心岛皇华岛,兼具水、陆、消落带湿地三种生态系统特征,岛上还有南宋军事及生产生活设施遗址等人文景观,极具考古价值。

  为盘活生态人文旅游资源,忠县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旅游、文创、乡村振兴”等模式,在皇华岛积极开展消落带保护修复工作,同时推进皇华城遗址考古,建设集考古发掘、遗址保护、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等独特资源于一体的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下“活”了文旅融合这盘棋。

   特色农业

  “科技+品牌”是产业腾飞的翅膀

  三峡库区位于“秦巴药谷”核心区,是全国优质中药材主产区和道地优质药材重点发展区域。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中药材产业极具优势。

  “中药材产业将成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柱。”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教授王琼支招,重庆中药材产业发展可进一步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加快优质品种培育、加强基地建设、加强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开展科技攻关,强化品牌培育,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科技+品牌’是库区特色农业产业腾飞的翅膀。”中国品牌农业战略推进中心主任、研究员刘鑫淼认为,农业产业升级有三条路线:一是立足标准化、专业化、科技化,向上游延伸;二是围绕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向下游延伸;三是“接二连三”推动全产业融合。

  他说:“很多时候,一个品牌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可以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可以支持一方经济。”

  案例>>>

  今年8月4日,“大巴山药谷”中药产业联盟在城口县成立,渝川陕鄂16个毗邻县(市、区)合作推动区域中药产业资源共享、科技共研、市场共建、品牌共用,打造渝川陕鄂大巴山区域中药材产业示范带。

  用好用活“大巴山”金字招牌,城口县一手抓规范化科学种植,依托70万亩国储林规模化林下种植中药材,推动优良种质种苗繁育中心、中药产业数字信息中心等建设;一手抓品牌建设,“城口独活”“城口太白贝母”分别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淫羊藿、灵芝2个中药材品种种植基地达到“六统一”建设要求。

  对口协作

  应更好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

  “优化区域互助机制,创新开展对口协作。要继续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建立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对口协作(合作)体系,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贾若祥建议。

  山东、重庆,就是这样一对情深义重的“老朋友”。

  1994年,山东对口支援忠县拉开了对口协作重庆的帷幕。特别是2010年以来,山东对口协作重庆14个区县,奋力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深化人才帮扶、产业协作,成效显著。

  案例>>>

  10月15日,“山东济宁—重庆万州”江河联运集装箱航线正式通航。这是两省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长江经济带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扎实举措。

  今年以来,济宁市已向万州拨付财政援助资金4644万元,启动实施项目33个,帮助销售农特产品4100万元,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965人。

  用好资源

  进一步发挥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

  重庆不靠海、不沿边,如何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

  “长江经济带功能拓展正由向外到沟通内外转变。”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程亚文说,川渝地区是长江经济带向西拓展、培育全国性大市场、推进双循环的地理中枢,川渝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是除沿海地区外最为发达的。

  拥有5个深水良港的江津,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点和联动川黔的重要门户,也是串联“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口岸、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江津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运货物品类已经由最初的几十种扩展至600余种。

  在位于两江新区的果园港,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在这里实现无缝贯通;新增了新加坡港、德国杜伊斯堡港、成都青白江铁路枢纽、长江沿线各港口等铁水联运通道;实现了从内陆港向“世界中转站”逐步转变,国内的机械设备、汽摩配产品、电子产品等由此通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运往中亚、欧洲、东南亚;国外的矿石、农产品、机电设备等抵达后,再由此沿长江分拨至全国。

  如今,重庆已构建起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向东,经长江“黄金水道”出海;向西,中欧班列(成渝)辐射欧洲;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东南亚全域;向北,“渝满俄”班列直达俄罗斯。

  “链接全球,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与会专家建议,重庆应用好资源,发挥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拓展国际市场,促进国际循环的吸引力和推动力;加强与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构建沟通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案例>>>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万州,近年来着力发展“500亿级”临港经济、“创新型”高铁经济和“百亿级”空港经济,积极推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口岸优势转化为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

  截至目前,万州区共有来自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国家的30个投资项目、89个外商分支机构;与此同时,万州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境外经贸合作,全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突破14亿元,外向型产业逐渐形成。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