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中区民主党派“五有”基层组织创建推进工作会暨首批授牌仪式 |
|
中山四路统战文化街区 |
|
马鞍山18号沈钧儒旧居 |
渝中,重庆母城。从其左右两侧绕城而过的长江、嘉陵江,犹如母亲温柔的双臂。
在这里,不仅孕育了伟大的红岩精神,而且也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实践地、我国民主党派的重要发祥地。优良的多党合作历史传统和深厚的多党合作历史底蕴,让渝中成为闻名全国的统战文化大区。
据了解,渝中区现有7个民主党派区委会,设专委会38个,现有民主党派成员5600余人,占全市民主党派成员数量八分之一。
当前,渝中正聚焦打造统战文化之都、统战历史名城、统战教育高地、新时代多党合作实践高地(以下称“一都一城两高地”)核心区目标,打造一批具有渝中辨识度的新时代统战工作标志性成果,推动渝中统战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活化利用统战文化旧址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重庆统战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央统战部在全国设立的首个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
9月21日,在首届重庆统战文化月活动启动仪式上,市委统战部发布了我市统战文化场馆资源情况。数据显示,全市现发现归集的统战文化旧址场馆238处,已建成开放的有170处,数量居于全国前列。
“在全市238处统战文化旧址场馆中,渝中区就有38处,占全市16%,是名副其实的统战文化大区。” 渝中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焕伦说,“自1937年11月到1946年5月期间,民盟、民建、九三学社,以及为民革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先后在渝中区成立。”
如何让这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统战文物、陈列在渝中大地上的统战旧址、书写在史料文献里的统战故事都活起来?
据介绍,近年来,渝中区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统战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党史馆、产业园地等阵地资源,精心设计“千秋红岩·传承基因”“统战足迹·凝心铸魂”“党派岁月·学史明智”“渝中记忆·母城情怀”“现代都市·渝来渝好”五大主题思政路线。打造“重庆谈判在这里进行”“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实践”“民主党派在这里发祥”等五堂统战文化现场教学课。培育思政现场教学品牌,引导民主党派成员特别是年轻成员继承和发扬各民主党派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优良传统,始终坚定与中国共产党并肩奋斗、携手前行。
“我们将围绕‘一都一城两高地’核心区建设目标,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活化利用统战文化旧址,深化打造中山四路统战文化街区、马鞍山民主人士旧居群,协助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整体升级改造,开展‘同心故事荟’‘统战微宣讲’等统战文化品牌活动,引导党外人士讲好多党合作故事,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聚人。”张焕伦说。
开展“五有”基层组织创建
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
“支部获评渝中区首批民主党派‘五有’基层组织,既是全体支部会员努力的见证,也是组织的鼓励和鞭策。”民建渝中区委会十六支部主委缪勇说,“我们将充分发挥民建的特色和优势,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将自身建设和履职实践融合推进,努力为重庆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今年初,渝中区召开民主党派“五有”基层组织创建工作推进会暨首批授牌仪式。包括民建渝中区委会十六支部在内的18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被授予“五有”基层组织。
“五有”基层组织是指自身建设有规范、队伍建设有活力、管理运行有保障、参政履职有成果、服务社会有成效。
从去年开始,渝中区在全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五有”基层组织建设。
“此次为‘五有’基层组织授牌,旨在激励先进、树立标杆,着力打造一批体现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特色、发挥示范效应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以点带面推动全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渝中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
民主党派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渝中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区历届区委都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民主党派工作。
为推动渝中多党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一都一城两高地”核心区建设,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近年来,该区重点在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工作。
据介绍,自去年以来,渝中区内各民主党派深入开展活动70余场,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成员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团结奋进。同时,渝中区将多党合作理论政策全面纳入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和区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次教学内容,把全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纳入干部网络教育培训系统。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帮助解决民主党派关心的人、财、物问题。7个民主党派区委会全部成立内部监督委员会。针对重要人事安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开展12次政党协商。引导民主党派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重难点领域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参政议政专家库,实行“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调研机制。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各民主党派积极议政建言献计献策
悠悠山城巷,寻根十八梯。渝中,作为重庆的母城,在岁月长河中,承载着老重庆人的记忆、乡愁。如何为这个母城植入新的内涵,让其焕发新的生机?作为民进渝中区委会主委的高琳一直在关注、思考这个问题。
近年来,高琳围绕传统风貌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呼吁科学谋划街区定位,提高规划建设水平,丰富内容植入,让城市留住记忆,市民记住乡愁。并针对如何破解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中还普遍存在的定位趋同、改造成本较高、精细实施不足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与高琳一样,渝中区各民主党派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渝中新篇章”等协商议政建言、献计献策出力,取得丰硕成果。
比如,2021年民革渝中区委会就区块链大数据产业提出建议,以总部城“重庆市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园”、通远大厦“重庆数字经济·软件产业园”等为载体,突出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为引领,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精心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助力渝中区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区块链产业创新联盟,荣获“2022年度中国产业区块链城市核心聚集区”称号,成功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
民建渝中区委会就“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建设提出建议,争取市规委会通过《朝天门解放碑片区城市更新提升规划方案》。推动解放碑朝天门一体发展,积极承接长嘉汇大景区建设任务,绿色金融中心、国际消费大道焕新亮相,集聚全市70%外资银行保险机构、12家全部驻渝总领事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市率先突破900亿元。
农工党渝中区委会就大健康产业发展,建议围绕重庆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核心区建设,支持医疗机构建设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示范应用基地,联合开展医学科技创新。推进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向临床应用转化,提升环重医大健康产业园创新能力和发展能级。
民盟、民进、致公党、九三学社渝中区委会等聚焦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就基础教育强区、区域环境品质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改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去年,渝中区各民主党派区委会荣获民主党派中央全国组织工作、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3项。
张同 廖文龙 张翅翔
图片由渝中区委统战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