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袁孝鑫在扎染工坊制作手工艺品。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
10月10日,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
在一处名为“下庄布谷小院”的院坝内,一群游客围成一个圈,正在欣赏圈中一名女子绘图。
绘图的人叫袁孝鑫,今年31岁,是下庄村的返乡大学生。画布上,婉转的线条勾勒出几个“之”字形。“过去,下庄是深锁在天坑里的小山村,出村的路是绝壁上108个‘之’字拐的羊肠小道。”袁孝鑫介绍。
去年,袁孝鑫回到下庄村,她想用扎染这项传统技艺讲述下庄发展的故事。这个月,袁孝鑫当选为下庄村村委会主任,她将教授村民扎染技艺,扩大扎染工艺品的生产规模,带动村民增收。
沿着“天路”走出深山
在袁孝鑫的扎染工坊内,墙上挂着的帆布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包上连绵群山的图案,是袁孝鑫童年的下庄记忆。
时间回到1997年。这一年,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毛相林带领下庄人在鱼儿溪炸响了第一眼开山炮,用锄头、钢钎、大锤等工具在绝壁上开路。
山下的一间农房内,5岁的袁孝鑫一个月见不到父亲几面。有时,母亲为她做好饭菜后,也会离家几天。
“你们去干吗?”看着满桌的饭菜,袁孝鑫知道父母又要出“远门”了。
“我们在给下庄修路,在给你们铺路。”母亲陈祖英摸着她的头说。
后来,袁孝鑫的父母决定将她送到镇上的爷爷家居住,她只有在寒暑假才能回家。当她听说村上的黄会元伯伯在修路时不幸牺牲,便哭着恳求父母不要去修路。母亲告诉她,好好读书,以后从这条“天路”走出深山。
2004年,历时7年,下庄人在绝壁上凿出8公里“天路”。沿着这条“天路”,袁孝鑫走出下庄,考上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
返乡成为非遗传承人
“丫头,我们家的农家乐开业了,这个月赚了1万多块。”2021年,在重庆主城区的袁孝鑫接到母亲的电话。陈祖英告诉她:“你抽空回家看看,现在的下庄热闹得很!”
沿着“天路”而下,袁孝鑫发现,以前安静的村庄变得热闹起来,下庄人曾经战斗过的鱼儿溪、私钱洞建起了观景平台,熙熙攘攘的游客拿着手机拍照打卡。“我要把这里的故事讲给村外人听。”袁孝鑫心想。
2022年,袁孝鑫辞职回到下庄村,创办了“下庄布谷”扎染工坊。
“我一直喜欢制作扎染工艺品,听老一辈人讲,下庄村以前也有染坊。”袁孝鑫说,扎染手工艺品可以销售给游客,自己也能传承这一非遗技艺,用扎染讲述下庄的故事。
于是,袁孝鑫向老手艺人请教,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还到云南学习扎染。随着技艺的提升,她开始将“天路”“柑橘”等下庄元素融入作品中。去年底,她被评为巫山县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我们下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柑橘。”袁孝鑫带着记者来到她家的柑橘基地,指着橘林说,这里就是她创作灵感的来源。
“天路”修通后,下庄村种植了650亩纽荷尔脐橙,如今全村的柑橘种植规模已扩大至1000亩。去年,下庄村32万斤柑橘卖了170多万元。毛相林告诉记者,今年村上还打造了“小院家”数字平台,村民可以把柑橘放到平台上卖。
“选择柑橘元素作为扎染的图案,就是想让消费者通过扎染工艺品了解我们村的产业,让他们看见下庄村的发展。”袁孝鑫说。
用扎染带动村民增收
如今,袁孝鑫又多了一个身份——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这个女娃娃的思维要比我们活跃,下庄村的发展需要这些年轻人参与。”毛相林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背着袁孝鑫制作的“下庄天路”扎染帆布包去北京参会,大家看见包上的“天路”图案,都说要来下庄天路走一走、看一看。
毛相林对袁孝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讲好下庄故事,还要进一步增加乡亲们的收入。”
目前,下庄村已修建了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愚公大讲堂、下庄村史馆等旅游基础设施。该村还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巫山天路下庄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下庄的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三色”产业在增添了“红色旅游”后,升级成为“四色”经济,去年接待游客超过4万人次,全村旅游收入有100多万元。
来下庄村的游客越来越多,袁孝鑫工坊内的扎染工艺品也从简单的帆布包,拓展出T恤、连衣裙、背包、布偶等多种扎染产品,在旅游旺季时,一个月的销售额能达到1.3万元。
今年年底,下庄村还将修通到巫山小三峡景区的道路,并形成旅游环线。游客在游完巫山小三峡、大昌古镇后可到下庄村旅游,届时,下庄村的游客还会更多。
“旅游环线修通后,我将教授乡亲们扎染技艺,扩大扎染工艺品的生产规模,带动村民增收。”袁孝鑫说。
声音>>>
绝壁天路是下庄人的脊梁
本报记者 苏畅
“震撼!除了震撼还是震撼!”10月10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十余家中央媒体记者在下庄天路观景平台,看见蜿蜒的下庄天路时,不禁连声感叹。
“绝壁天路就是下庄人的脊梁!很难想象,这条天路是下庄人用锄头、钢钎等原始工具凿出来的,下庄人真是了不起!”人民日报记者郑薛飞腾说,这条路不仅是下庄人的出村路,更是下庄村的脱贫路、致富路、振兴路。
光明日报记者黄汉鑫同样深有感触。“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下庄村,以前只知道下庄村是个‘天坑村’,今天实地走了天路,才知道下庄人脱贫的不易。”黄汉鑫说,这条天路就是下庄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下庄村柑橘基地,现场正在进行一场柑橘秋季管护现场培训会。
“我知道柑橘只是下庄‘四色’经济中的其中之一,天路修通后,下庄人的增收渠道越来越多了。”科技日报记者都芃说。
“路通了,车来了,下庄也热闹起来了。我都60多岁的人了,还能开起农家乐,开业的第一年就收入了7万多元!”在“三合院”农家乐内,村民杨元鼎一边忙着上菜一边向记者介绍。
“我看见除了‘三合院’,下庄村还有‘彭来小院’‘元琴小院’‘仁松小院’等一批以村民名字命名的民宿,修建了一批旅游基础设施。”中国日报记者朱迪齐说,如今下庄村的红色旅游,让下庄人的日子更加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