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为帆、初心把舵、实干做桨 “工”字号航船破浪前行
第011版:工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使命为帆、初心把舵、实干做桨 “工”字号航船破浪前行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使命为帆、初心把舵、实干做桨 “工”字号航船破浪前行
——重庆工会五年工作回眸

  新时代奋斗者——2023年重庆市最美产业工人发布仪式

  重庆市总工会开展2023年重庆工会“春风送法律·平安万里行”农民工服务月普法宣传活动

  2023年“渝见·会聚良缘”首场市级主题示范活动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

  5年,弹指一挥间。过去5年,重庆工会在重庆市委和全国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以使命为帆、初心把舵、实干做桨,聚焦主业主责,披荆斩棘,推动“工”字号航船破浪前行,让新时代工会工作伟大变革的重庆篇章,在巴山渝水间徐徐铺展,绘就了一幅人和、景美、业兴的壮丽画卷。

  助力困难职工子女成才“链条式”帮扶、建成“线上+线下+心灵”立体化职工服务阵地、构建新时代劳动和技能竞赛新格局等亮点做法成为全国工会系统具有辨识度的重庆经验;“最美产业工人”“春风送法律·平安万里行”“渝见·会聚良缘”等工作品牌得到全市职工的普遍好评、广泛点赞;支持劳模“揭榜挂帅”立项攻关、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劳动保护条件“千百十”计划、农民工输出地入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地入会试点扩面等创新举措成为重庆工会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标志性抓手……回顾过去5年,重庆工会履职担当、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以“实干指数”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指数”,以拼搏奋斗服务发展大局,收获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巴渝生巨变,两江奔流起风景”。站在新起点,未来5年,重庆工会将奋楫笃行,以办好“渝工强基、渝工铸魂、渝工创新”等十件实事为抓手,着力构建全过程的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体系、全周期的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体系、全时空的职工高品质服务体系、全方位的职工帮扶维权激励保障体系,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再立新功。

  找准“精神坐标”

  凝聚奋进合力

  “过去5年,在重庆市委和全国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重庆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承担起党赋予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把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意志和主张上来,凝聚起奋进合力。

  “感谢企业和工会为我们搭建成长平台,让我能在岗位上实现价值”“在‘娘家人’和全体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迈过了人生的坎……”在忠县海新运业集团的一面墙上,一张张心型贴纸上写满了员工的“心里话”。

  这是该企业落实忠县总工会“把职工思想建设‘亮出来’”要求的举措之一,还同步推出了“读书分享会”等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活动。

  忠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广斌介绍,近年来,忠县总工会积极探索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新方法,促进职工思想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并鼓励全县各企业因地制宜开展“接地气”的思想引领活动,让思想教育“亮出来”“转起来”“活起来”。

  忠县总工会找准职工“精神坐标”,把牢思想引领“方向盘”的做法,是重庆各级工会立足“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一职责使命的缩影。

  5年来,重庆市总工会持续深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积极创立“工”字特色思教品牌,努力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采取灵活多样的载体“铸魂育人、凝心聚力”,让广大职工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共同唱响劳动奋进之音。

  过去5年,重庆各级工会聚焦“让党的创新理论在职工群众中落地生根”这一目标,广泛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喜迎党的二十大”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文艺展演、运动会等市级示范性职工文体艺活动100余场次,累计覆盖职工300万人次。带动基层因地制宜开展形式丰富、广泛参与的职工文体活动,不断满足职工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新时代职工文化蓬勃发展。

  劳模工匠是民族的精英,也是广大职工群众学习的榜样。5年来,重庆各级工会选树全国劳模67名、市级劳模497名,全国和重庆五一劳动奖118个、1746个,全国和重庆市工人先锋号122个、1173个,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67个,宣传发布“最美产业工人”29人。

  为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引领作用,重庆市总工会通过工会媒体矩阵和各类社会媒体有声有色讲好劳模工匠故事,定期举办劳模事迹巡展,事迹宣讲、开展劳模“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使“学先进 当劳模”蔚然成风。

  大江作证,岁月为名。得益于重庆各级工会的不懈努力,广大职工群众的政治方向更加坚定、职工群众的思想教育更加鲜明、职工群众的文化更加丰富,并以唯实唯勤的心态、勇争一流的状态、昂扬向上的姿态,在新时代的春晖里,写下“新征程不负韶华”的绚丽篇章。

  产业工人得实惠

  巴渝发展添动能

  “我们团队的竞赛项目‘核电焊接过程控制及工装优化’,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将焊接成本降低了20%左右。”日前,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容器车间计划员刘光荣在技术攻关交流群中发出了这样一则信息。“继续攻坚,争取扩大‘战果’。”一名同事回应道。

  类似的对话还在川渝两地多个机电企业上演。近年来,重庆各级工会聚焦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通过完善各项制度,为产业工人提档升“技”赋能,让他们成长有通道、建功有舞台,构筑起产业工人由“工”变“匠”的强磁场。

  重庆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产改”工作中,市总工会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健全“产改”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改革深化年、改革提升年等行动,统筹出台改革政策文件80多项。同时,持续在产业工人教育、培训、使用、评价等领域下功夫,让产业工人得到实惠,也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该负责人还说,近年来,市总工会把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深化“产改”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构建各级工会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竞赛工作新格局,推动技能竞赛“百花齐放”,不仅给一线职工提供提升技能、展示风采的舞台,更为他们由“工”变“匠”铺平了道路。

  “2022年,产业工会举办了多场劳动和技能竞赛,吸引川渝两地近百家企业、5万余名职工参加比赛或参加线上线下的课程学习。其中,在‘五小’劳动竞赛中,231个项目获奖,创造经济效益1.8亿元。”这是重庆市机械冶金工会交出的2022年竞赛工作“答卷”。

  多名参赛职工表示,竞赛的“学、训、赛、宣”模式,为他们提档升“技”提供了资源和机遇。“在竞赛中,有行业专家、技能大师给予帮助,我们不仅顺利解决了问题,还学到了很多花钱都买不来的经验。”

  此外,重庆市总工会还秉持“帮助职工靠技能就业增收,过上幸福生活”的理念,通过为职工搭建线上线下技能培训平台,打通川渝两地人才共育、共享通道等举措,让职工技能提升驶入“快车道”。5年来,重庆工会共开展心理服务、电焊工、保育员等岗位的线上线下培训班千余期,覆盖下岗转岗待岗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等30余万人次。

  从机械轰鸣的生产车间到窗明几净的理论考场,从线下的“绝活”展示到线上的共享共赢……5年来,重庆市总工会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发展实际和企业需求,以工会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开展了“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成渝地区区域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巴渝工匠”杯系列职业技能竞赛等,构建了“以点带线扩面、先试先行”的劳动竞赛格局。

  得益于重庆市总工会构建的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格局,川渝两地数万一线职工完成由“工”到“匠”的转变,参与竞赛的企业实现管理效益“双提升”,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跑出了“加速度”,重庆工会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重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展现了新作为。

  重庆市总工会探索构建的新时代劳动技能竞赛新格局不仅为职工成长成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成为全国工会系统具有辨识度的“重庆经验”。

  5年来,重庆的技能人才总量增至503.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158万人、占比西部第一,产业工人在促进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中作用更加凸显。建成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710家,吸纳各类优秀人才超过1.5万人,“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转化创新成果4300余项,让职工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打造“身心栖息地”

  职工群众“举目有家”

  “今年夏天,我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避避暑、喝口凉茶,就像回到家里一样。”日前,在渝中区石油路街道的户外劳动者驿站里,几名快递员在难得的休息时间里,惬意的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而在一旁充电的手机显示他们刚刚在浏览了渝中区总工会的线上服务阵地“渝中工会e家人”。

  服务阵地是工会服务职工的载体。重庆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主任刘中国表示,近年来,重庆各级工会秉持“职工在哪里,工会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理念,按照“政府支持、工会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务实高效”的工作思路,以服务职工为“圆心”,扩大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半径”,构建起立体化、无死角的职工服务阵地,不仅推动工会服务阵地“遍地开花”,更让劳动者“举目有家”。

  自2018年以来,重庆各级工会累计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爱心妈咪小屋”、职工书屋等基层服务站点3240个,其中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60个、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15个、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103个,“劳动者港湾”示范点建设工作连续3年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

  在重庆,劳动者不仅能在街头巷尾感受“小驿站”带来的温暖,还能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解工会的一手信息,并享受到入会、培训、维权等服务。这得益于重庆工会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化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运用,把服务阵地“搬到”网上,以数智技术为职工的幸福生活添彩、赋能。

  “打开‘渝中工会e家人’,点击‘家服务’中的‘微书屋’,便可随时随地阅读喜欢的书籍。再点击‘爱心小站’,地图导航、站点联系人等信息一应俱全……”渝中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线上职工服务阵地始建于2016年,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完善,服务平台已兼具职工风采展示、咨询维权和日常服务等功能,真正实现了服务职工“零死角”。

  刘中国说,“互联网+工会服务”一方面让各项工会服务工作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数据多跑路”的特性能让劳动者少跑路。同时,这也拉近了工会组织与劳动者的距离,让他们零距离感受工会“娘家人”的温暖。

  目前,重庆各区县、产业工会纷纷打造了集多元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分析为一体的智慧工会平台,形成与线下服务阵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阵地建设格局。

  在推进立体化服务阵地建设过程中,重庆各区县工会将建会入会工作与阵地建设、服务职工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会、站、家”一体化建设要求,在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和升级打造工会阵地的同时,为职工提供免费心理健康培训、就业培训、岗位推荐、困难帮扶等诸多服务,让阵地不仅“建起来”,更“活起来”“转起来”。

  如今,线上和线下的职工服务阵地不仅是重庆各级工会为职工服务的民心工程、温暖工程,还是各级党委政府、群团组织、爱心人士等为劳动者提供服务的载体。同时,这些“工字号”的服务阵地,也成为了广大劳动者的温馨港湾,奏响了他们生活的“幸福交响乐”。

  多元化服务职工

  为幸福生活“加码”

  创业就业、困难帮扶、医疗互助、法律援助、心理咨询……走进宽敞明亮的江北区职工服务中心,工会各项普惠服务窗口依次排开,工作人员井然有序忙碌着,二楼的免费技能培训班更是吸引了不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前来学习烘焙技能的市民陈女士说:“这里就像个‘服务自选超市’,可以一站式满足我们多种需求。”

  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年来,为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庆市总工会不断健全服务职工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围绕“普惠+常态,特色+精准”狠下功夫,持续为职工幸福“加码”。

  每年9月初,总会有困难职工子女以发短信、打电话等形式,向工会“娘家人”表示感谢。这源于重庆市总工会对困难职工子女开展的“链条式”帮扶,即入学时,有金秋助学金支持;在假期,工会提供助学成才社会实践岗位;毕业时,工会还可为他们提供过渡性公益岗位。

  5年来,重庆市总工会“链条式”帮扶困难职工家庭子女超过万人,帮扶资金达5000万元,提供社会实践岗位千余个;市、区县两级工会筹措慰问款物10亿元、慰问职工325万人次;全市建档困难职工从3.7万户降至267户。

  “职工群众的认可度,是丈量工会工作最重要的标尺。”秉持这一理念,重庆市总工会还摆下“擂台”,邀请广大职工线上“海选”自己最中意的工会特色服务项目,在全市重点推广,实现了“职工点单,工会出餐”。

  “区总工会开展的‘青春训练营’真好,给我们这些初入职场的人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初入职场的商鸣说,他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在窗口接待来访的群众和走访处理公租房问题,经常要与群众打交道,但由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经常担心自己因经验不足、应对不当,给群众造成困扰。苦恼之际,沙坪坝区总工会通过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后,针对青年职工的需求,专门开设了形体、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培训。

  重庆市总工会还鼓励各级工会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升服务职工的水平和覆盖面。其中,巴南区总工会通过探索“工会+社会组织”的模式,打造了“服务职工心贴心”企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借助社会工作专业力量,让社工服务“跑进门”、工会“火出圈”、职工企业双受益。

  与此同时,重庆市总工会不断擦亮工会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的“四季帮扶”品牌,持续健全送温暖资金使用、困难职工家庭帮扶、基层工会临时救助、困难职工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等制度,出台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等职工普惠服务制度文件,形成职工梯度帮扶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工会维权帮扶、争议调解工作机制,既是工会服务本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工会组织积极践行工会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政治使命。

  在重庆工会打造的多元化服务职工体系中,也包含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5年来,重庆市总工会积极探索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推进县级工会实施劳动纠纷人民调解这一主线,联通工会预防、处置、化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各项职责,努力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打造起有“温度、力度”的“一站式”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解服务平台。

  为充分调动县级工会参与县域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庆市总工会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性县级工会、工会调委会、调解工作室三级纠纷调解网络,积极探索开展“法院+工会”“互联网+调解”等纠纷化解模式的新方法,还打造了工会劳动关系信息员、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人民调解员4支队伍,通过在基层产业园区和企业设立调解工作室等方式,将纠纷预警触角前移。

  5年来,全市工会建立起了一支近300人的调解员队伍,成功调解劳动争议3000余件,帮助职工挽回劳动经济损失7700余万元;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活动5700场次,为5.7万余名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办理法律援助420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3600余万元。不仅从源头截流化解大量劳动仲裁和诉讼案件,更让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成效日益彰显。

  办好渝工“十件实事”

  抓牢关心关爱“主基调”

  “市总工会将于10月评选出职工健康导师若干名、20个关爱职工优秀单位、2个职工心理服务样本、100家百优职工食堂、100个百佳职工健身驿站,并给予通报表扬。”近日,重庆市总工会启动了“渝工关爱”申报工作,将评选一批职工健康导师、关爱职工优秀单位、职工心理服务样本、百优职工食堂、百佳职工健身驿站,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健康水平和体能素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职工的浓厚氛围。

  重庆市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重庆工会将聚焦办好“渝工强基、渝工铸魂、渝工创新、渝工建功、渝工暖心、渝工港湾、渝工安康、渝工关爱、渝工爱渝、渝工之家”十件实事。加大对区县及基层工会的支持力度,探索打造在全国工会系统、全市广大职工中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此后,重庆市总工会发布了《重庆工会“十件实事”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下称《方案》)。《方案》显示,市总工会将按照“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要求,围绕加强区县总工会及基层工会工作,着眼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办好“十件实事”,把更多资源和手段向职工群众倾斜、向基层一线延伸,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提高工会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水平,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干实绩提高职工群众的“满意指数”和“幸福指数”。

  在办好渝工“十件实事”,抓牢关心关爱“主基调”的工作要求下,市总工会推动“十件实事”成效初显。截至目前,市总工会推动9家市级快递头部企业、6家市级网约车头部企业全部建会,4家在渝头部物流企业建会,全市累计建立新业态工会组织600余个、发展会员7.3万人;组织宣讲活动137场、覆盖职工10.3万人次;成功举办重庆市第二届职工运动会、线上健身运动等文体艺活动,吸引全市43万职工参加;评选市级优秀“五小”项目400个,176名电力企业学员顺利取得本科文凭;成功举办川渝建筑行业绿色建造技能大赛等市级重点劳动和技能竞赛8场。

  此外,市总工会与市人力社保局、四川省总工会联合开展职工就业服务季活动,发布用工需求19万个、达成意向协议4万余个;“夏送清凉”活动中,全市工会慰问600余家单位职工,职工互助保障救助慰问2099人次、发放慰问金819万元;新建渝工港湾319个;600余家单位、超170万职工参加网上“安康杯”竞赛。

  奋楫五载结硕果,继往开来再扬帆。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征途上,市总工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使命为帆、初心把舵、实干做桨,全面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奋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让“工”字号航船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破浪前行。

  黄仕强 潘锋 图片由重庆市总工会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