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精神卫生中心新院区效果图 |
|
市精神卫生中心外景图 |
“太谢谢你们了!”近日,市精神卫生中心收到一面特殊的锦旗,这面锦旗来自贵州的一名初一学生,他因应激性原因导致抑郁症,经过10多天的住院治疗康复,病情得到改善。为此,他母亲专门为中心儿童青少年科送来了锦旗。
这正是该中心近年来为群众提供优质精神卫生服务的缩影。近年来,中心始终秉持“仁爱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党建统领事业发展全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陆续开设了老年病科、早期干预科、临床心理科、儿童青少年科等亚专业,建成从儿童青少年到老年的生命全周期“医—护—康—养”为一体的特色模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楫扬帆。
蝶变:成长中的大型专科医院
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历史要追溯到1953年,后创建成为重庆市第一精神病医院。1958年,位于金紫山的重庆市第二精神病医院成立,1994年,重庆市第一精神病医院增挂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重庆市第二精神病医院增挂重庆市第十人民医院,2000年,两院合并组建成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和时代发展,人们对精神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大,单一的医疗服务已经无法适应医院发展和患者需求,为此,中心陆续开设了老年病科、早期干预科、临床心理科、儿童青少年科等亚专业。紧接着,歌乐山院区康复一期、康复二期工程和金紫山院区风貌改造工程先后启动并投入使用,2014年7月增挂重庆市心理卫生中心,2019年4月增挂西南大学附属心理医院,2020年10月增挂重庆市第十人民医院。
目前,中心拥有8万多平方米医疗使用面积,实际开放1200多张床位,是一所拥有40余个科室、近900名职工的大型专科医院。
创新: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前不久,老年三科病房传出欢乐、悠扬的歌声,原来是科室医护人员在为陈奶奶庆祝百岁生日。陈奶奶患有老年痴呆合并冠大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外伤后遗症、心绞痛、慢性心率衰竭等多种基础疾病。对此,科室医护人员根据老人的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这正是受益于该中心率先开展的老年科改革,目前,中心已建成拥有300多张床位、能够精细诊疗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精神诊疗中心。
老年三科科主任张望说:“近年来,我们的患者不仅仅来自重庆,还辐射到四川、贵州等周边地区,成为我市医养结合的亮点品牌之一。”
中心还率先在重庆建立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以实际行动破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难题。为了方便学生群体就诊,中心还开设周末节假日专家门诊,满足就诊需求。如今,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已经发展为西南地区领先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诊疗专业机构。
此外,医院还有市级特色专科早期干预科、市级重点专科康复科,以及临床心理科、药物依赖科、睡眠医学科等特色科室,以专科特色打造一张张重庆市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的名片。
奋进:既干在当下又谋划长远
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目前,重庆精神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中心党委书记李小兵表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日益剧增的需求,中心党委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中心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心以联盟建设为抓手,稳步提升医疗救治水平。2018年,中心发起成立“重庆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通过强化全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顶层设计,构建以重庆市精神卫生联盟为主体,由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各区县精神卫生医疗中心为骨干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纵向覆盖“市—区县—镇街—村社”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横向联通各级党委政法委、公安、民政、残联、医保等部门,构建全方位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实现覆盖全域、区域协同、市区联动、医防融合、中西并重、优质高效的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96320-1作为重庆市级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咨询的访问量持续稳步上升,10年来这条热线累计接线3万余通,处理高危心理干预来电百余通。作为全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中心还承担起众多公共事件的心理保障工作。
今年,位于重庆临空工业园的新院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届时将建成占地170余亩,医疗科研用地2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200张,集医教研一体的现代化医院。
新时代新征程上,市精神卫生中心将一如既往地抢抓机遇谋发展,把握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布局,不断提升内涵增动力,强化医、教、研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区域技术辐射作用,着力建设国家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
李道国 图片由市精神卫生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