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茶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清香还是醇厚?苦涩还是甘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留下无数名诗,作为爱茶人,我尤爱他的《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让我们找到最舒服的方式坐下,用清凉甘甜的山中泉水来慢慢煮一壶茶,看着炉火把茶水煮沸,纷扰与烦恼渐渐远去,内心变得平静而愉悦。煮好的香茶,我们斟上一杯,献给所有喜欢茶的朋友,不需要理由。
把茶字拆开看,就是人在草木间。想想人在草木间,会是什么样的情境和心境?看着青绿,嗅着清新,何等的安逸舒适。对中国人而言,茶是物质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能止渴,提神,暖胃,清心。同时也是精神的,琴棋书画诗曲茶,名列七艺。在中国人心中,茶,来自于大自然,吸收天地之灵气,从古至今,都被誉为神圣之物。
茶,由遍尝百草的神农氏发现并运用,最初是药用,食用,慢慢演变为饮用、品用。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诠释了中国智慧的和合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中国人的制茶、泡茶、品茶,从精神层面而言,呈现的是平和包容与含蓄内敛。茶席上通过公道杯分茶强调的是平等与分享。恭敬上茶,长者为先的茶礼彰显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茶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常有朋友叫我推荐茶书,我首先推荐陆羽的《茶经》。从古至今,著名的茶书很多,陆羽的《茶经》是史诗级的茶学经典,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中永远熠熠生辉。最近偶然读到《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内容丰富且妙趣横生,郑重推荐给喜欢茶的朋友。
《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由《三联生活周刊》前专栏主笔王恺所著,作者思维活跃感受细腻文笔优美,因此该书兼具科普的严谨与随笔的优雅。如同作者所言,这本茶书,不是茶城里的口水话,而是一本正经的研究和叙述。拿给茶路新人看,可以作入门之路径,作为一本茶学的书籍,亦可以做时代之见证。
《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茶史,作者按照自己的调查方法,从茶书茶具来探究茶史,有专业人士佐证,而非言之无物的照搬资料。第二部分为茶之味,解读了中国人喝茶之本在于热爱茶之香气,茶有真香是每个爱茶人的信仰。这一部分我个人认为是本书的精华,把近年来大家关心的茶问题一一罗列,并诚恳地给出力所能及的答案。比如大热的普洱山头茶是怎么回事?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的本质区别?红茶为何如此包容?为何金骏眉风靡国内而祁门红茶却享誉世界?遗憾的是作者放弃了写白茶,他认为白茶制作和冲泡都相对简单。一位资深茶友说过,无论你的茶之路从何开始,你的茶之路终点殊途同归,大概率是老生茶和老白茶。深以为然,白茶的简单,朴素,自然,温润,甘甜,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白茶可以焖泡,很适合做行走的茶,对在路上的茶友特别友善。白茶含黄酮素,有消炎杀菌功能,上火喉咙不舒服,喝白茶会有明显改善。
书中还有第三部分“人与茶”,第四部分“茶器”,第五部分“茶室与茶会”,第六部分“茶道之旅”。作者自述,这六个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是和伟大的陆羽著作《茶经》作呼应,涉及到茶之风土,茶之制作,茶之器物,茶之冲泡,茶之礼仪,为当下十年来中国茶作了一个时代记录,近乎一本当代的《茶经》寻访记录。
《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连文字都透出茶香。除了写茶史、茶道、茶器、识茶、泡茶、品茶,作者还寻访了多位有独特经历与经验的爱茶人。他们的故事,是茶文化的科普,也是茶人情怀的深情表达。
茶圣陆羽给茶人下了一个定义:喝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性俭”,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味觉体系与审美形态。换言之,喝茶品茶,从古至今都是一条去浮消躁回归宁静的修心之路。
有人说,茶的一生大不易,长在地里,被人采摘揉捏,高温炒开水泡,最后还要把芬芳和甘甜奉献给人类。但反过来想,如同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样,茶正是经过了各种磨难煎熬才从树叶变成香茗,获得了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意义。
喝茶本身是简单的事情,不必盲从,适口为珍,找到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身体的那一款茶就足够。如何找到?相信你的身体,它会如实告知你。从喝茶到懂茶,可以从读这本《茶有真香:懂茶的开始》开始,但也仅仅是开始,茶路漫漫,茶文化广袤丰盈,需要无尽地探索学习。佛学家、社会活动家及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有一句经典茶语:“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迷茫焦虑的时候,记得来杯茶,给身心以细致温柔的呵护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