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 审议通过《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市长顾问团会议助力重庆开放型经济发展政务简报中国·重庆(石柱)第七届康养大会开幕高举共同发展旗帜 同行人类进步正道引入龙头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既添功能强链条又补短板惠民生补齐短板构建“2+4”产业集群发展实体经济拼出“加速度”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研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 审议通过《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
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市长顾问团会议助力重庆开放型经济发展
政务简报
中国·重庆(石柱)第七届康养大会开幕
高举共同发展旗帜 同行人类进步正道
引入龙头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既添功能强链条又补短板惠民生
补齐短板构建“2+4”产业集群
发展实体经济拼出“加速度”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9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 李延霞 刘慧 潘晔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站在新起点上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实体经济之基,强化创新驱动之本,激发经营主体之力,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把握发展大趋势:

  生产力“焕新”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高铁飞驰神州大地,5G连通大江南北……

  产业不断迭代,标记着经济发展的蝶变。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再到“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新征程上,一场宏阔布局正在展开。

  无论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是“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都传递出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新质生产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鲜明信号。

  近日,比亚迪、名爵、零跑、小鹏、阿维塔等众多中国品牌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新款电动车开启欧洲首秀。截至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

  从“电动化”到“智能化”,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跑出“加速度”,逐步在世界汽车产业拥有真正的话语权。这背后正是生产力不断“焕新”引领产业体系腾飞的缩影。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进化,中国的先进制造、海洋产业、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活力涌动……

  下好产业“先手棋”:

  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的竞争力

  9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育新产业。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但仍然存在不少“断点”和“堵点”。当前,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机遇,补齐短板弱项,加长长板强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向“实”——坚定不移筑牢实体经济根基。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8%、13.9%;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50%;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第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达到66家……一项项数据,呈现出我国推动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坚实步伐。

  向“新”——新支柱新赛道破浪向前。四川面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建设2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北京瞄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精尖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近段时间以来,各地新兴产业布局重点愈加明晰,动能释放愈加蓬勃。

  向“未来”——瞄准更多前沿领域布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正在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牵好创新“牛鼻子”:

  持续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作为支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必须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提升产业能级,持续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提高产业体系完整性上下功夫。目前,我国各地已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智能制造新场景、新方案、新模式不断涌现。

  ——在提高产业体系先进性上下功夫。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方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开拓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夯实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

  ——在提高产业体系安全性上下功夫。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再上新台阶,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今天的创新科技,孕育着明天的“产业地标”。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深刻认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培育新兴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持久动力。

  (据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