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 美丽县城——山水画卷里的和谐共生
第007版:推进新型城镇化 建设现代化区县城·巫溪
上一版 下一版 
巫溪 美丽县城——山水画卷里的和谐共生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9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巫溪 美丽县城——山水画卷里的和谐共生

  马镇坝全景图

  古城夜色

  红池坝花海

  初秋时节,巫溪依旧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从老城远眺大宁河,水光潋滟,鹭鸟翔集;漫步新城绿道,笑语欢歌,生意盎然;邻水而建的马镇坝新城,青山绿水间一批重大项目和产业平台拔节生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借山水之灵气,绘发展之胜景的巫溪,把和谐共生写进了城市的血脉。近年来,巫溪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立足规划引领、管控约束、资源保护、要素保障,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因地制宜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形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守牢保护的红线、发展的基线、安全的底线,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发展之路。

  如今的巫溪,美得自然、建得从容、过得幸福的“森林之城、宁静之城、灵动之城”已走进现实。

  从全局谋划一域

  以新发展理念定下生态城市基调

  作为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是巫溪浑然天成的画布,绿色是巫溪发展的最美底色。

  林地面积49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2%,有全市最大规模的森林;有维管野生植物3595种,生物多样性指标居全市前列,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有各种河流162条,后溪河更是全市唯一一条Ⅰ类水质河流,地下水资源全市第一……

  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厚重的生态优势孕育出别具风貌的山水特色,城乡相融的空间形态则给这里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站在城市发展的新起点上,如何立足山水、生态做文章,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是近年来巫溪决策者孜孜以求的课题。

  谋定而后动,巫溪给出了答案: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强化顶层设计,高标准做好规划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抢抓发展机遇,该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了“在新时代新征程奋力实现巫溪绿色崛起”的决定,按照“在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上持续发力,唤醒老城、激活新城、建设水城,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强做美城镇、做精做特乡村,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工作思路,突出山水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全力建设美得自然、建得从容、过得幸福的“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想城市”,一座展现依山而居、逐水而兴独特魅力的城市脉络显现。

  画卷铺开,掣笔生风。据巫溪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巫溪县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一带三组团”总体空间格局,历届党委、政府久久为功,树立生态绿色核心理念,以“森林之城、宁静之城、灵动之城”为目标,将“山水林田河”等特色自然要素纳入规划管控,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

  至此,以南北高山为屏,以柏杨河为带,以城中山体、浅丘溪沟为隔,巫溪特有的自然隔离组团式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得以呈现,蓝绿相互交织、山水城共融的“一带、三组团、多片区”生态城市布局跃然纸上。

  坚持高起点规划

  下足绣花功夫

  依托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打造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让城市不再是一座密不透风的钢铁丛林,是巫溪城市规划建设中一直秉承的理念。

  城市规划,贵在空间,精在布局。

  巫溪老城被凤凰、龙头二山紧紧环抱,拓展空间有限,打造新的城市增长点,是巫溪在城市规划中必须破解的难题。

  经过反复思考、论证,巫溪因势利导,充分运用大宁河、柏杨河两条河流自然形成的纽带,以山水为笔,坚持高起点规划,从各个空间维度深化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让居民感觉城市是从自然中有机生长出来。现如今,巫溪柏杨河自东向西布局老城—赵家坝组团、马镇坝组团、凤凰水城组团等3个城市组团,组团之间以生态廊道相连,形成拥绿亲水组团嵌套式发展,不仅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摊大饼”式城市布局,更为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品县城留下最优的伏笔。

  “城市组团内规划建设茅草岭郊野公园、文家坪公园、凤凰公园、长龙山公园、金堂山公园、珍珠山公园等大型城市公园,改造利用街角小微口袋公园,加强边坡、切坡等‘秃斑’空间的立体绿化,打造多级公园体系。”据巫溪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多级空间体系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不削山头、不填沟壑、不改水系,不仅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还能最大程度降低城市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走进柏杨河公园,碧波荡漾、植被丰茂的这里,曾经却只是柏杨河流域的一处滞水洼地,因快速城市化影响一度是居民们避之不及的臭水沟。按照《巫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因地制宜、随形就势”原则,这里通过充分利用自然河滨地形特点,尽量保持原有的地貌、地势打造城市公园。如今柏杨河,已成为城市的生态绿廊和市民运动休闲的公共空间。

  “我们采用基于自然手法的生态修复手段打造,该项目也成为了全市率先以生态河堤方式建成的城市公园。”上述负责人介绍。

  不仅是柏杨河公园,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在编的《巫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构建绿色空间体系,把林地、耕地(田园)、城市绿地统筹考虑,统筹规划林业空间、田园空间与城市园林绿地一体化的城镇绿色开放空间体系。结合绿色空间规划布局旅游、服务等消费功能,在公园等有风景的地方科学合理布局一定的休闲、旅游、消费、服务等功能设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贯彻生态修复工程中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按照自然生态的方式和耕地保护优先的要求,统筹做好节约型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实施工作,减少在绿色空间中的过度人工化和工程化倾向。打造“城在山水间、山水在城中”城市形态:在城区构建了一网、双心、两廊、十园、多点的复合绿地;在城区两侧群山建设连绵森林带,在城区可视范围遍植桃李杏等开花经果林……

  “大”处壮阔、“小”处出彩,巫溪已全面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的城市自然生态格局。

  一张蓝图绘到底

  用前瞻性规划引领未来城市品质提升

  既着眼当下,更关注未来。从城市里建绿走向山水中建城,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间,巫溪生态城市规划之路正越走越宽。

  “巫溪在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的同时向西拓展,已启动了凤凰水城建设,着力打造全国知名、令人向往的宜居之地。”据巫溪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水城所在地凤凰坝内水系丰富、点丘簇原,宛如城中盆景,高山耸簇形成的东西向河谷,呈现出“三山一梁、两河一沟”的山水空间形态,河溪纵横,塘湾相依,拥有丰富的水体资源,素有“山河双凤翱翔、方圆八龙护卫”的空间意向。

  邻水营城,沿绿布局,凤凰水城规划尊重自然环境、合理有度利用和绿色发展将贯穿始终。据巫溪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手抓生态修复,一手抓规划蓝图,近年来,该县编制了《巫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巫溪县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与《凤凰水城城市设计》《马镇坝南北中轴线城市设计》《马镇坝组团详细城市设计》等成果一并纳入了详细规划,指导城市规划实施,不断压实规划多层级传导体系,凤凰水城将以“链水、织绿、筑景”为营城策略,塑造水城特色空间场景。

  在项目建设方面,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将建设“一座水城、十条支沟、百亩湿地、千米水岸”的水网体系,预留滨河绿化带,改造原有河堤,新建生态河堤,构建滨河景观空间;建设“大山为屏、小山为园、绿地为网、绿建为景”的绿网体系,新建一条公园大道串联小山点丘打造城芯公园带,策划6个主题公园,结合点状城市绿地景观带,构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游园”三级绿地体系,并建设多级海绵体系。

  同时,塑造“山水入卷、乡野画景、人文添息、四季成品”的景观体系,打造山水游览、历史记忆于一体的景观体系,结合制高点打造五处景观建筑,设置“有轨电车”观光交通,增强游山望水体验,增设两条山体观览游线,提供舒适、独特的观景系统。

  山水、城市、景观在这里有机融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巫溪面向未来的城市规划蓝图也由此愈渐清晰。

  据巫溪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目前正按照市委城市规划工作专题会精神,持续优化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着眼“优化”,围绕“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渝陕鄂川边区乡村振兴示范标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向北向开放门户、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传承创新区”城市发展定位,优化布局交通、产业、城市功能、生态人文等要素,做到功能最优、成本最优,更好实现从局部最优到整体最优。聚焦“特色”,识别提炼大宁河、柏杨河、巫溪古城墙、宁河古道、月亮湾公园、西门老车站、鹿子桥等自然、风貌、交通、文化等特色城市要素,强化“城在山水间、山水在城中”的巫溪立体城市形态,做好大宁古城、凤凰水城等重点功能片区的特色场景营造,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提升巫溪城市魅力。

  名词解释>>>

  “一带、三组团、多片区”

  一带(柏杨河城市生态景观带)、三组团(老城-赵家坝组团、马镇坝组团、凤凰组团)、多片区(大宁片区、赵家坝片区、白鹅片区、墨斗城片区、丰益片区、白马片区、新城片区、高杨片区、凤凰片区、双凤片区、石龙片区),片区就是社区生活圈。

  “一网、双心、两廊、十园、多点”

  一网(三组团绿化网络)、双心(以长龙山、茅草岭为城市绿心)、两廊(大宁河生态文化长廊、柏杨河公园景观长廊)、十园(大宁古城遗址公园、北门公园、龙头山公园、月亮湾山地公园、柏杨河湿地公园、白马公园、文家坪森林公园、茅草岭郊野公园、凤马滨河公园、凤凰综合公园)、多点(以300米服出半径的城区街头绿点)。

  短评>>>

  重庆是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山水之城,是历史文化名城。

  对此,巫溪坚持以规划引领绘蓝图,要素保障促发展,全力做“优”生态屏障,做“靓”山水底色,做“特”空间环境,体现美得自然、建得从容、过得幸福的“森林之城、宁静之城、灵动之城”的巫溪特色。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到全国文明城市,再到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一批极具分量的“国家级生态名片”,彰显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巫溪人最根本的遵循、最深刻的共识、最生动的实践。

  张亚飞 刘钦 龙搏 图片由巫溪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