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科”与“教” 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第008版:教育观察
上一版   
融汇“科”与“教” 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9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融汇“科”与“教” 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学生体验学校自主研发的眼部护理按摩眼罩

  智能装备研究院博导团队签约现场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关键在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

  此前在京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暨优秀科研成果奖表彰大会就明确指出,到2035年,高校科技创新要成为支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核心力量。

  建设教育强国,高职院校使命在肩、重任在身。如何发挥职教优势,将高水平科研优势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能力,支撑行业人才技术需求?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重庆城管职院”)以“推进科教融汇,培育科创土壤”来破题。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在新一轮科技变革浪潮中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将科技工作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把智慧健康养老、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作为学校战略主攻方向,以国家和市级“双高计划”专业群为支撑,积极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相关产业的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聚力提高服务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闯出一条特色鲜明的科教融汇之路。

  破壁垒

  化“两张皮”为“一条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被视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其中,“科教融汇”这一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成为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的热议焦点。

  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但却依旧存在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习实训内容与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研发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等“两张皮”问题。

  如何破题?重庆城管职院紧抓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关键点”。

  以“融”为思路,健全协同育人机制。联合校内有关部门,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激励政策等,形成全面支持科教融汇的制度体系,实现科教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以“变”为突破,深化科研评价改革。健全从顶层设计到学术生态建设的全链条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修订平台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成果转化等多项制度,加大成果培育与研发投入力度。

  以“创”为路径,统筹科创载体建设。优化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的定位和布局,建立学校实验室体系,建设科教融汇跨学科实验室、应用技术推广中心;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让科研围绕产业链、专业群发展,从自发走向有组织,强化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以“用”为导向,反哺教学服务社会。通过修订绩效考核文件、职称评审条件、开展年度科研育人标兵评选等方式,引导教师把科技创新成果反哺到教学中、教材上,调动教师以研育人的主动性。通过资助横向项目研究、提供一站式服务、给予纵向科研项目待遇,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

  “科”与“教”的融汇,为重庆城管职院营造出“以科促教”“科教相长”的良性氛围。

  为进一步促进校内的交流,形成榜样示范,学校开展了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案例征集。鼓励项目负责人及时对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意识,将各类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讲座、教材、教学案例、实验(实训)项目、实验(实训)设备、课程设计等教学资源。

  此外,为打破科教分离的藩篱,重庆城管职院还积极探索建设科教融汇跨学科实验室、设立联合型科教创新项目。基层智慧治理实验室便是其中之一。

  据悉,实验室立足于学校民政背景,依托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老年服务与管理,以服务社区治理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健康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手段,赋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智慧社区特殊老年群体个性化服务体系建设,到打造区域智慧社区治理范本的重庆高新区康居西城社区综合体研发与设计,再到服务西部农民老有所养的农村居家养老与乡村助老工程研究……这些都是重庆城管职院推动科教融汇见实效,力促教育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有机衔接的有力见证。

  强融汇

  释放科技创新潜能

  科教融汇赋新能,人才引领创未来。在重庆城管职院看来,要面向未来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必须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形成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崇尚探究的创新氛围,鼓励探索和创新,方可释放科技创新潜能。

  如何在科教融汇中培育新动能,强化融汇力度?学校以“合”为关键,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硬功夫”。

  着力于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团队),重庆城管职院依托与重庆高新区签约共建的科研及成果转化平台——智能装备研究院,与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的3位博士生导师签约,并由其带领科研团队正式入驻。13名入驻智能装备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与学校教师组成混编科研团队,共同开展相关项目的科研及成果转化工作。

  “以前是为发论文、申报课题做科研,现在是为面向市场做产品解决实际问题做科研,核心是科研成果转化,对老师们工程应用能力提升较大。”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彭勇介绍到。

  与此同时,学校深刻认识到“外引+内育”才能激活人才发展的内生动力,将学校科研团队建设作为了推动科教融汇的一大重要抓手,目前已建成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团队6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46个。其中,围绕学校国家级双高专业群建设,组织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下城乡健康治理协同创新研究团队”建设,并被重庆市教委命名为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

  重庆城管职院在夯实了科教融汇的“人才基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具有服务城市赋能民生特色的“三融三建”协同创新模式。

  融合行业企业需求,建设技术研发与转化平台。学校围绕智慧健康养老、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重庆市智慧康复养老工程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助推健康养老、智慧物流、智能装备等产业的高端技术成果产出。

  融合行业企业资源,建设技术应用与推广平台。学校围绕康复养老、智慧物流等产业,联合顺丰速运、西门子等相关企业,共建共享教育部现代物流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现代电子装联生产线智能化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推动智能装备产品开发、物流装备改造,加强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同时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健全创新创业制度、管理、服务体系,以市场化的创新成果选育方式,遴选出符合产业需求的科技成果,培育与壮大科技型企业;以创新团队为引领,凝聚和培养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

  融合大师名师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融合陶科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王佩美容师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黄蘋“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助力重庆市养老产业人才培养公共实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美容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等建设,开展传统康复、运动按摩、物流技术等技术应用研发,为大健康产业、时尚行业、物流行业等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培养支撑。

  以建设养老服务与管理高水平专业群为牵引,以提升技术技能创新服务水平为目标,以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重庆城管职院的“三融三建”协同创新模式深度激活了科教融汇的各类资源,打通了科研成果产出、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链条,进一步提升了学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同频振

  构筑高技能人才培养共同体

  念好“融”字诀,练好“合”字功,拓展“朋友圈”……

  为进一步推进科教融汇,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重庆城管职院强化责任担当,紧紧围绕区域产业需求与科技发展,切实转变人才培养的方式,探索建立外部联动贯通机制,从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服务产业发展两条主线,加强与科研机构、行业部门合作,主动融入到区域创新发展大局中,增强科研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与行业企业形成协同关系。

  如今,“政校行企”多元联动平台正悄然成为重庆城管职院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育人的重要抓手。

  与时代同行,谋合作共赢。学校对接智能化服务适应老年人需求,与重庆市设计院等单位共建重庆市数智康养建筑协同创新中心;围绕数智物业管理,服务创造高品质生活,与重庆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重庆市数智物业管理科教融汇双基地。

  以科技赋能,助智慧康养。学校与重庆顺美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慧康养研究院,在老年人智能康复辅具研发、虚拟现实康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服务标准的建设和推广等方面,拓宽产学研合作。

  借AI之力,开教学新局。与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创新中心,面向科技和产业的新发展,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借助AI大模型技术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

  筑劳务品牌,助乡村振兴。学校与市乡村振兴局签订合作备忘录,建设重庆乡村振兴劳务品牌研究院,开展乡村振兴劳务品牌标准研制工作,目前已完成7项乡村振兴劳务品牌人员评价规范,获市市场监管局立项。筹划建设重庆乡村振兴劳务品牌展示中心,展示全市乡村振兴劳务品牌成果,开展劳务品牌研究与交流,推动职业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提高脱贫人口外出务工质量,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多方聚力形成的科教融汇共同体,让学校与更大范围的城市科创空间融合共振,助力学校科教融汇工作不断推进,成果推广应用和合作迭代不断优化,也培养出了更多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接下来,重庆城管职院将秉承“为城市树人,为民生赋能”的办学理念,以国家“双高”建设为引领,以荣昌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职普融通模式,着力深化产教融合,以新发展理念探索科教融汇的职业院校特色发展之路,再创学校高质量建设发展新局面。

  数说科教融汇成果>>>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学校建有教育部现代物流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智慧康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4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创新与科研服务平台;拥有重庆市工业物联网应用与服务创新创业团队、健康中国战略下城乡健康治理协同创新研究团队等6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聚力科技“四个面向”

  打造职教创新高地

  “双高”建设以来,学校教师申报立项包括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在内的省部级课题323项;同时,以项目促成果,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资政报告,有81项成果被市级及以上部门采纳,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力。

  瞄准产业发展需求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重庆市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为契机,依托重庆市现代物流推广中心、现代电子装联生产线智能化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城市星光众创空间等省部级科技服务平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

  “双高”建设以来,学校专利转让87项;横向技术服务462项,技术服务到款额3139.67万元,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上亿元。

  周珣 谢静 图片由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