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2300多件文物讲述万年历史
第003版:聚焦长江文明 推动文化传承 我从长江走来
上一版 下一版 
浙江 2300多件文物讲述万年历史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9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 2300多件文物讲述万年历史

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 马黎

  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古代史大型陈列“浙江一万年”分“文明圣地”“古越春秋”等7个单元展示浙江上万年波澜壮阔的文明史。图为展陈现场。浙江日报通讯员 滕宏鸥 摄

  井头山贝丘剖面。贝丘遗址是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形态,专业说法是,地层里大量堆积古代人类吃剩下的贝壳。浙江日报记者 董旭明 摄

  著名的河姆渡猪纹陶钵。浙江日报记者 董旭明 摄

  精彩视频 扫一扫 就看到

  9月3日,新开放的之江文化中心迎来首个周末,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又被约满了。

  考古构建浙江大历史。

  从2009年至今,浙江考古的重大发现,可以说是颠覆式的。“浙江一万年”,就是一个完全用考古实证的标题。15年前,它还是“浙江七千年”。

  浙博之江馆古代史大型陈列“浙江一万年”有5000平方米,比之前浙博武林馆的基本陈列“越地长歌”增加了一倍,分为三个厅,占据了一楼、二楼和三楼。

  “文明圣地”“古越春秋”“三吴都会”“吴越胜览”“风雅两宋”“繁盛江南”“旧邦新命”七个单元,展示浙江上万年波澜壮阔的文明史。

  展品算组数,有1991组。如果以单件计,比如100多件箭镞、300枚铜钱,实际文物总数有2300多件。

  老朋友搬进了新家,有什么不一样呢?

  8000年前的“吃货现场”来了

  8月26日,最后到家的三位“住客”,进了“史前单元”。

  第一单元史前部分的面积,有1400平方米,也是整个通史馆面积最大的单元。

  “文物数量其实一直在增加,一直在改,如果加上良渚的管串珠子,大约有七八百件。”史前单元的策展人吴丝禾说。

  其中的陶双耳壶、太阳纹彩陶片等,来自上山文化义乌桥头遗址。桥头遗址是2021年发现的,首次进入浙博的通史展。

  可以说,上山文化的文物,大部分都是首次展出。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是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目前浙江境内已发现上山文化遗址超20处,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群,上山文化环壕聚落是中国农耕村落的源头。

  武林馆曾经展出过早年小黄山遗址发现的文物,这一次,它的“兄弟姐妹”都来了,“住户”比较多,展柜足足有10个。

  比如,你可以看到万年上山最早的彩陶、最早的曲酒证明……还有一件最新考古发现:2023年永康长城里遗址出土的陶折肩壶。

  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的文物也是首次展出。

  井头山遗址发掘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告诉记者,这次选了动植物标本、骨器、贝器、石器等代表性文物,比如,一件修复完成的支脚陶釜,是沿海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组炊器,可以煮一锅海鲜粥,8000年前宁波人的小日子就在这件陶器里。

  地上还有三个大筐筐,里面装满贝壳。这是8000年前的大型“吃货现场”,井头山人每天的海鲜大餐——出土遗物中最多的一大类,就是先民食用后丢弃的数量巨大的各种海生贝类。排行榜前五名分别是:蚶、螺、牡蛎(其中就有我们现在常吃的生蚝)、蛏、蛤。

  孙国平说,这次从工地拉了20筐贝壳标本布展。

  展厅里,还有一块井头山遗址贝丘剖面。

  井头山遗址最让人震撼的,就是地层里多到快要“满出来”的各种海鲜贝壳组成的堆积——考古学上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贝丘遗址。

  贝丘遗址是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形态,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堆成了小山丘的贝壳;专业说法是,地层里大量堆积的古代人类吃剩下的贝壳。

  井头山就是我国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贝丘遗址,距今8000多年。

  夏商周单元和武林馆最大的不同,也是新增了两大考古新发现。

  八亩墩,也就是安吉龙山107号墓,以及衢州衢江孟姜村西周高等级土墩墓,都是这几年浙江商周考古的重要发现。

  尤其是孟姜村土墩墓,出土了大量青铜车马器、玉石器、原始瓷器、陶器等随葬品。

  这次在浙博之江馆首次展出了5枚玉玦和20件陶纺轮,虽然数量不多,只有一个展柜,但也是“新鲜出炉”,大可先睹为快。

  镇馆之宝猪纹陶钵背面首次亮相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说,浙江史前文化有两朵花,一朵河姆渡,一朵良渚。

  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可以说是浙江史前文化三巨头,在通史馆的史前单元,也是分量最重的三部分。

  今年是河姆渡遗址发现50周年。1973年震惊中外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和河姆渡文化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领域,第一次证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河姆渡虽然没有新的考古发现,文物也是“老”的,从武林馆搬家过来的,但也有新变化:它们终于不用挤在一个柜子里了,有6件文物甚至有独立柜。

  比如镇馆之宝猪纹陶钵,上世纪70年代在河姆渡遗址出土,进入浙博后,和一堆河姆渡陶器“住”在一个通柜里10多年。

  很多人都看过这只陶钵上的猪纹图案,尤其是它的腹部,阴刻重圈和草叶纹的混搭装饰。这个纹饰很有名,可以说是河姆渡的logo。

  但,你看过它的背面吗?

  这次“住”进独立柜,也是该文物背面的首次展出。

  背面也是一只阴刻的猪,不过朝向不同,体型小一点,纹样也不完全一样,纹饰更简单。

  这种对称动物纹略有繁简的现象,常见于河姆渡文化的各类器物上。包括蚕纹象牙端饰,这次椭圆形器身上围绕的6只蚕纹,都可以看全了。

  良渚国王、女王玉器“整墓展出”

  良渚文化依然是史前单元占比最大的部分,有一半。

  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聚焦良渚国王和女王——反山12号墓和瑶山11号墓的玉器,首次整墓展出。

  以前反山12号墓展出了一些重点玉器,并没有全部展出,这次也全部都有。而瑶山11号本来就是良渚女王的墓,身上戴的管珠串就更多了。

  浙博之江馆的所有展柜,都用上了低反射玻璃,玻璃几乎没有存在感。但是,光打得好不好,观众知道。

  很多人说,这次玉琮王的纹饰看得比以前更清楚了。

  良渚玉琮王、玉钺王,前两个月一直在上海博物馆的“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出差。这次是特意回来参加展览的。

  回来就配上了最好的灯光师,打了最好的灯光,让它诗意地讲述那段历史。

  史前单元展比较难的是什么?

  策展人吴丝禾说,史前没有文献,全部靠考古发掘。考古发掘一直会更新,没有尽头。今天是这样,明天可能就不再是这样。

  比如良渚水坝,公开资料包括申遗时都说是发现了11条水坝,但良渚水坝的发掘一直没停,迄今发现的水坝数量已经远远超过11条,所以展板上,就无法写一个明确的数字。

  那布展的难点是什么?

  举个例子,通史馆的第二单元,展出了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青铜剑、矛、箭镞等两三百件文物都用上了爪件,光是箭镞就有150多件,每一个都要做爪件。

  原来的展品,只是用简单的亚克力支架或者是木头支架,现在用爪件,很费时间,但最后的视角效果很“出片”。

  以150多个箭镞为例,每一件都要配上一个支架,首先需要测量展品的具体尺寸。展品还没有搬家的时候,馆里请了广州的爪件老师来馆里一个个测量、定制,测量工作,就做了10天。

  为了更好地呈现、讲述长江流域这段文明史,策展团队可谓费尽心机。

  擦亮中华文明的浙江文化标识

  回到“浙江一万年”序厅,浙江万年百件大事记以“之”字形依次展开,用考古成果和文物突出浙江历史的高光亮点——浙江是稻作、蚕丝、茶叶、漆作、瓷器的主要起源地,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实证地;世界最早或最早者之一的独木舟、水利设施等的发明发现地,也在浙江。

  展览体现了浙江人文和科技发展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

  良渚所在的江南偏于祖国东南一隅,《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描述远古时代“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长期以来被视为蛮荒之地。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施昕更试掘良渚,1938年《良渚》报告出版,第一次准确无误地向学术界展示了长江下游的史前文化,在中国史前考古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59年夏鼐先生命名“良渚文化”,这也是继仰韶、龙山、红山等考古学文化命名后为数不多的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学文化。

  浙江是全国10个文物大省(市)之一,浙江文化中富有创造力的基因,自古有之——以探索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发展为主线的上山文化考古、以良渚为核心的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以湿地稻作农业考古为重要内容的浙江科技考古,越文化与越国考古、吴越国和南宋考古、陶瓷考古、海洋考古等等,都是浙江考古的重要特色。

  接下来,浙江将紧紧围绕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世界古代文明、浙江大历史等重大课题开展专项攻关,擦亮中华文明的浙江文化标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