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一个具有独特气韵的城市。它坐落在世界罕见的平行谷岭之间,在日夜奔腾不息的两条大河之间;它北接甘陕,南下云贵,西可抵青藏,东则顺着长江直下两湖和江南地区;它人口密集,商船密布,长期以来是中国内陆和四川盆地里最重要的城,担任了地区转运枢纽的职能。晚清的重庆是整个帝国的一个缩影和分形;它的转型和现代化过程,具有一般性特点和自身的困境与问题。研究晚清的重庆城转变是试图理解这个具有独特自然地理特征的内陆城市历史中的林林总总,也是试图理解帝国解体后民族国家建设的问题与过程。
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开始于2003年3月到2005年11月间我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博士后研究阶段。2006—2016年间,我虽然留心各种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的收集,却仅有少量文字的写作;只有2008年在美国访学期间,对“重庆府城内部空间结构”一节作了较大的修订,后来发表在《城市与设计学报》上。2008年以后,我的主要学术兴趣转移到了空间政治经济学,试图理解身在其中的、快速变化的中国城乡社会;之后在2016年出版了《资本空间化:资本积累、城镇化与空间生产》。这让我更加意识到今日的现代化并不能与历史断裂,尤其不能与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断裂。近现代城市历史的研究是我持久的学术兴趣。2016年初偶然的机会促成了这本书的出版。在接下来的近两年时间里,我利用之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利用历史文献的网络数据库,撰写了目前各位看到的这本书的大半内容,并对之前的写作做了部分增补和修订。
一年多来相对集中的专题研究,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重庆城的变化不仅是它自身内部的变化,更是国家和区域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结果。作为现代性的一种表现,内部的变化往往是外部变化支配的结果。研究重庆的一种方式,可以是研究四川区域的结构性变化以及重庆在其中的状态。如1935年四川省政府成立后,曾经有过全省范围的各县、市的土地、产业、人口、教育等的统计,可以研究区域格局中城市间的关系。或者,比较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的观念、经济、行政、空间的历时演变与可能的相互关系。从区域层面来理解城市的发展,本书虽然稍有涉及,却差去很远,只有待未来进一步增补。
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受到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编著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影响,特别是受到施坚雅对于中国区域、城市和乡村研究的影响。阅读施坚雅的书,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我对他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关联应用深感兴趣。本书成稿后定名为《历史与空间:晚清重庆城及其转变》,是考虑到它是对清末民初重庆城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更多是从空间的角度、从人与空间的关联角度展开的。
(该文为《历史与空间:晚清重庆城及其转变》一书作者自序,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