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石柱县三河镇,马诗彤帮助奶奶干农活的间隙在院坝里练习颠球。 |
|
8月31日,石柱县三河镇小学,秦芙蓉、冉玉凤、谭召瑜、马诗彤与小队员一起加油鼓劲。 |
|
八月三十一日,石柱县三河镇小学,刚刚考进大学的秦芙蓉、冉玉凤、谭召瑜、马诗彤四人走进该校开学第一课,向学校女子足球队传授踢球技艺,与小队员一起上训练课。
本组图片均由记者万难、实习生辛飞摄\视觉重庆 |
8月31日傍晚,夕阳西下,晚霞万丈,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河镇小学,刚刚考进大学的秦芙蓉、冉玉凤、谭召瑜、马诗彤等4人走进该校开学第一课,向学校女子足球队讲授足球技艺,传承足球精神。6年前,她们也是该校女子足球队队员。
三河镇小学只是石柱县一所普通的镇中心小学,却已然成为重庆小学女子足球的一个传奇。从2013年开始,这支半数队员由留守困难儿童组成、没有专业教练、缺乏训练条件的足球队,多次夺取全国、全市校园足球联赛大奖。
截至今年,三河镇小学女子足球队首批20名球员19人考入大学。足球引路,她们走出大山,开始奔向全国各地。开学之际,她们回到母校,与三河镇小学女子足球队的学妹们切磋球技,传授经验。
“这些奖杯都是她们拼回来的!”三河镇小学原副校长秦大军带领大家走进装修一新的足球荣誉室,指着十多座金灿灿的奖杯,告诉女子足球队队员们,“你们要学习学姐们那股子拼劲儿,希望将来在这里摆放你们的奖杯。”
队员田钰抚摸了一下奖杯,扭过头问身旁的秦芙蓉,“怎样才能踢好一场球赛?”这话将秦芙蓉的思绪带回到过去——自己从2013年开始接触足球,当初对足球一无所知,但后来经过努力,还参加了2015年重庆市校园足球总决赛,并获得了冠军。
“不怕条件艰苦,个人还要吃得苦。”秦芙蓉回忆,进入校队后,她们用的是胶球,把水泥地当足球场,每天训练风雨无阻,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但从没有想过放弃。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照样训练。她告诉田钰,“比赛时心态要好,遇到强队不畏惧、碰到弱队不轻敌,同时要有团队精神,互相鼓励不抱怨。”
张婕北京体育大学、冉玉凤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刘丽萍山东体育学院、秦芙蓉东华大学……荣誉室摆放着19名队员考上大学的光荣榜,旁边是她们送给母校的锦旗,上面书写着“留守女足启航三河、坚持梦想精彩人生”16个大字。
“球踢得好就能去重庆主城读书吗?”念着一个个学姐的名字和她们即将奔赴的大学,队员谭艾琳、郭志慧羡慕不已,转而又有些不好意思,“我们也想上大学。”
10年来,三河镇小学女子足球队队员累计达200余人,其中70余人因比赛成绩优秀被选送到西南大学附中、三十七中、广益中学、巴南中学等学校深造。她们把足球的精神用在学习上,把动脑习惯用在球场上,在全市足球比赛中多次获奖,被评为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实现了读好书、踢好球、做好人的基本目标。队员马庆林还出访英国参加足球交流和访学活动、谭斯琪出访法国担任女足世界杯护旗手。
“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冉玉凤告诉她们,“一条腿”是学习,每天只有完成了学习任务,才可能心无牵挂去踢球;“一条腿”是踢球,要舍得吃苦、流汗,甚至受伤,提高球技才可能被优秀的学校录取。她指着崭新的足球场鼓励学妹们,“现在训练条件好多了,教练也专业,你们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1小时过去了,三河镇小学女子足球队队员们很快成了秦芙蓉、冉玉凤、谭召瑜、马诗彤的粉丝,缠着4人切磋球技、传授经验。
传球、颠球、控球、射门……足球场上,大家顾不得高温天气,一个动作、一个细节,手把手示范、传授,教的用心讲、学的专心听,汗珠爬满了额头、浸湿了衣服,都来不及顾及。
“这是一堂生动的足球精神传承课。”三河镇小学党支部书记马建伟告诉记者,现在,学校提炼了“拼搏、团队、规则、自信、专注、坚韧、思辨、交际、审美、荣誉”的足球精神。他说,首批20名队员就是这种精神的践行者,她们是全校学生的榜样、女子足球队的标杆。她们回母校参加开学第一课,为山里的孩子带来了走出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