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针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作出了系统性规划,为打造一支更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提供了政策支持。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放眼国内外,国家间的竞争、城市间的竞争、产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化成了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无疑是必须争抢的高地。
科技创新要先有日积月累,才有颠覆性突破。后者的实现,仰赖扎实强大的科学基本功,更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敢闯敢试的勇气。青年科技人才,恰好就是思想最活跃、创新力最强的群体。吸引并用好青年科技人才,能给一城一地带来巨大的收益。
许多城市,早早就认识到了科技迭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敏锐地预判到青年科技人才促进城市升级的作用。梳理近几年各地“抢人”战略,利好政策层出不穷、配套措施接连出台、真金白银持续投入,为什么?就是认准了青年科技人才所蕴含的无限潜能,瞄准了人才、科技、创新所能带来的丰厚回报。
此次《若干措施》出台,从国家层面着眼,释放更大政策善意与暖意。该文件用了大量篇幅,针对青年科技人才反映较为普遍的共性问题,如职业早期科研支持不够、成长平台和发展机会不足、符合青年科技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不完善、非科研负担重、生活压力大等问题,给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措施,充分回应人才关切,扫除发展障碍。
《若干措施》中,既有原则方针,也有量化要求;既解决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又着力构建青年科技人才工作长效机制。条条款款,出发点落在“务实管用”四个字上——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到加大生活服务保障力度;从加大对职业早期稳定支持力度,到完善博士后机制;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到明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要大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方方面面,无不是指向解决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
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天然具备“青年”的气质,自带朝气蓬勃的面貌和包容开放的胸怀。借力《若干措施》出台带来的利好,结合我市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政策举措,就有机会达到“1+1>2”的效果,释放政策的叠加效应。
用好《若干措施》,不能大而化之搞“拿来主义”,而是要结合重庆市情加以细化、实化、本地化,让政策文件变得真实可感、可触可及,进而加速落地、见到实效。通过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与服务,进一步打破束缚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进步的条条框框,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活跃在科研一线、生产一线、数字化转型一线。让他们心无旁骛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和专业,从心怀梦想到大胆实践,从小试牛刀到大展才华,真正挑起大梁、当上主角、走上前台。
青山巍峨,江河奔涌,新重庆要展现新作为,离不开一批批躬耕于科技创新的新青年。以《若干措施》为指引,进一步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群体活力,激励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将滚烫的个人奋斗融入火热的新重庆建设,同频共振、相向而行,前路光明、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