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
第006版:思想周刊·策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大力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

  近日召开的美丽重庆建设大会强调,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重庆有颜值、有气质,是文化的最佳载体。高水平建设美丽重庆,关键是要大力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充分释放重庆穿越时空、魅力无穷的人文之美。如何大力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让生态与人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重庆日报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谈谈他们的看法。

  ——编者按

  稳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

  王慧 牟怡

  近日召开的美丽重庆建设大会强调,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稳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是重庆将长江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资源,助推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建设、惠及群众生活的重要举措。长江重庆段全长691公里,占长江总里程10.8%,覆盖人口3300万,沿线自然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衔接、开放共享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全局规划,实现协同联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包括13个省区市,涵盖羌藏、滇黔、巴蜀、荆楚、湖湘、赣皖和吴越等多个文化区,涉及生态保护、文化研究、产业融合及配套工程建设等多方面内容。若缺乏系统谋划和一体推进,容易造成长江沿线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此,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应当坚持全局规划,实现域内外协同联动。一是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总体布局指导下,立足重庆独特丰富的人文地理历史资源,联动长江沿线各省区市挖掘、保护、传承好长江自然生态和文物文化遗产。二是加快制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的规划编制和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严格落实市内各区域、各部门的建设管理责任。三是重点推进市内研究机构、媒体系统协同联动,深入挖掘、系统梳理、全面传播长江重庆段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对长江历史文化的研究阐释、品牌打造。

  立足区域特色,彰显比较优势。立足区域特色,彰显比较优势,是重庆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脱颖而出的基本方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应当在形态、内容及价值等多方面体现重庆特色。一是立足重庆山水相映的地理特色,结合重庆高山急水深巷的自然和城市风貌,塑造具有山城特色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二是依托重庆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巴渝文化、三峡文化、革命文化等资源禀赋构筑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的精神内核。三是立足重庆产业特色,把握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与长江经济带、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协调、融合发展,探索长江文化资源转化为区域发展资源的新路径,促进长江重庆段产业优化布局。四是将无形特色有形化,建设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展示文化,形成一系列有标识性的成果传承文化,将无形的长江文化以有形的方式进行呈现、传播。

  创新内容业态,增强品牌价值。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应从内容业态创新、品牌价值提升进一步发力。一是统筹区域文旅资源,实现文旅项目从单一化向集群化发展,形成规模更大、辐射更广的文旅集群业态。二是延展文旅体验功能,整合长江重庆段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研发研学旅行、非遗体验等活动,实现文旅项目从简单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在文旅资源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文旅项目文化属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统一。三是拓展文旅活动平台,激发业态发展要素,可以举办系列读书会、探访团、主题展等活动,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精品活动品牌。四是创新科技运用赋能场景创新,运用数字技术识别、存储、展示文化资源,开发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文旅产品;建设长江文化资源数字化平台,整合沿线文旅资源,打造线上长江文化阅览与体验系统,增强文旅服务体验的时空感。

  鼓励多元参与,确保共建共享。应充分发挥和调动人民群众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为民而建、靠民而建、由民共享。一是汇聚多元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有序推动各项工程落地,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资金投入机制,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二是加强多元主体在公园规划、治理、运营中的参与权、监督权,使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能够充分体现人民意愿、满足人民需要。三是在特色景区打造人文教育与文化体验功能区,持续增强长江文化感染力,如制作长江文化相关的系列专题片,开展长江沿线文物考古调查工作、举办“讲好长江故事”主题活动等。四是创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的宣传方式,建立图文、视频数字信息库,开通可互动的直播平台全方位展示长江系列产品,拉近长江历史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要打造特色精品

  祝国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近日召开的美丽重庆建设大会提出,高水平建设美丽重庆,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市域范例。新时代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走精品路线,着力开发具有巴渝特色的生态文化精品,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呈现一幅美丽的巴渝画卷,擦亮美丽重庆这块“金名片”,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重庆力量。

  尊重山水特色,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巴山渝水是中国富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文化之一,是重庆人民的精神根脉,塑造了重庆独特的城市气质和人文特征。充分挖掘巴山渝水文化基因,凸显出重庆的生态特色和历史积淀,从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思想精髓,开发巴渝特色生态文化精品,展现重庆独特魅力。山城重庆,独得大自然偏爱,以鬼斧神工之笔,绘就了独特而奇妙的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巴山渝水特色生态文化精品打造提供了天然条件。如在乌江画廊,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峡谷风光和秀美的山水景色,也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又如洪崖洞、磁器口、龚滩古镇等,这些地方不仅具有风格独特的建筑和文化遗存,还融合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因此,要在尊重山水特色的基础上,将重庆自然景观与文化元素相结合,深入挖掘巴渝地区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独具重庆特色的生态文化精品。

  注重规划建设,高规格高标准精心设计打造精品。要树立精品意识,加强对规划和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和评估反馈,确保产品创意得到充分发挥,努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生态文化精品,为重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态文化精神食粮。这要求设计和施工者不仅拥有高超的技艺,还需要深入挖掘巴山渝水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民风民情、传统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元素,深刻理解巴山渝水文化的共同特质及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高规格、高标准地制定规划设计方案,高水平地建设施工。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注重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坚持规划设计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建设成果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通过精心的设计施工,呈现一个个独具巴山渝水魅力的特色生态文化精品,不断提升巴山渝水生态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出台鼓励政策,加大精品开发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为鼓励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出台支持政策,加大对巴渝特色生态文化精品开发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创新人才进入巴山渝水生态文化产业领域,推动生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力度,通过各种渠道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或基金,用于支持生态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提供贷款优惠或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或个人投资生态文化产业领域;通过举办文化产业创新大赛或创业扶持计划等方式,为有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提供支持和帮助。要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万千有重庆山水情感、懂巴渝生态文化的高素质生态文化产业人才;要立足本土又放眼全球,既加强本土培养又面向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为巴渝特色生态文化精品打造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

  加强协同合作,形成推动精品开发的合力。为推动巴渝特色生态文化精品开发,需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通过平台相互沟通协作,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强旅游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相关行业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推进特色生态文化精品的开发和推广。要建立跨行业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共同推进特色生态文化精品的开发和推广。以巴渝特色生态文化精品开发为抓手,为巴渝地区生态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自然之美、城乡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生活之美整体跃升。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江师范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1SKDJ020成果)

  加大对重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

  孙回回

  近日召开的美丽重庆建设大会指出,要加大沿长江流域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近年来,我市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政策、统筹保护利用传承,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多维度展示巴渝优秀传统文化,使历史文脉得到有效延续,名城风貌得到充分彰显。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创建巴渝和美乡村,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进一步加大对重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需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完善保护利用法规政策体系。构建以《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基础,以《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和实施工作的意见》《重庆市关于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为核心的政策体系。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和保护工作需要,开展对现有法律法规的评估、修订、完善工作。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和保护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政府应当立足职能职责和实际情况,制定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细化政策,完善标准规范体系,精准指导保护传承工作。

  分类塑造“一核三片”文化区域。“一核”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片”即巴蜀文化区域、三峡文化区域、武陵山民族文化区域。构建“三层五类”历史文化遗产要素保护体系。“三层”为三个层级空间遗产,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五类”为五个类别专项遗产,即世界遗产及主题遗产、文物古迹、历史地段、文化景观、非物质遗产。“一核三片”和“三层五类”是根据我市历史文脉和自然禀赋擘画的发展蓝图,是保护利用工作开展的框架规划和导向引领。

  创新构建多维度保护利用架构。构建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为重点的“1+N”名城保护空间结构。保护与名城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环境,保护延续名城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完善提升基础设施,保持和延续原有社会网络。加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管控,注重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的整体保护,保护场镇的传统选址布局、街巷院落肌理、传统空间尺度和界面等,延续传统风貌特色,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安排土地利用布局,探索多元化的保护发展路径。加强历史文化名村及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管控,注重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的整体保护,控制村落和周边山体、水系互相眺望的景观视廊,传承传统营建智慧。

  融入城乡建设纳入城乡规划。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应妥善处理新城和老城关系,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将其作为实施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的重要依据。实施分级分区城镇空间开发管控,各区县城区应合理确定老城建设强度、密度和高度。融入城市更新。聚焦老旧小区、老旧商业区、老旧厂区和老旧街区四类重庆市最具代表性的更新区域类型,植入历史文化元素,打造特色节点空间,彰显文化空间品质,让城市更有人文范、书香味、烟火气。有序合规推进有机更新和环境提升,增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以及街区和历史地段的公共开放空间,补齐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高防灾能力。在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时,应考虑特殊的防灾减灾手段,防灾减灾工程设施不应破坏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环境景观。加强多种形式应急力量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山墙面、水池、河流水系等要素,作为防灾减灾的物防手段,积极推广远程监控、智能监控、安全用电、高效防火灭火等方面的先进设施设备和技术,提升技防水平。

  畅通多元化投入渠道。推动市场化资金多渠道筹集,并健全合理的商业模式和适配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引导多元化投入的关键。统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乡村旅游、文物保护等项目资金,形成发展改革、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农业农村、文旅和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合力,协同推进保护利用工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探索“政府(国企)—企业—社区(村集体)—居民(村民)”多元化持股合作模式,划分各方责权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适度投入政府资源、资产,开放特许经营权等项目,保护外部资金持续投入积极性。鼓励通过创新金融信贷制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推动城中村改造、农村房屋流转、建设用地、金融融资等政策改善,增强金融资本的导入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推动环境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吴娟 陈志英

  近日召开的美丽重庆建设大会指出,要推动环境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美丽重庆建设大会精神,推动环境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需要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整合资源,共融共生,坚定不移践行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新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坚持生态环境景观化。一是高标准整体规划。坚持环境保护与文化旅游多规合一,按照景区景点的标准进行空间规划和整体设计,综合规划每一处生态资源的价值和用途,为生态环保区域植入文化旅游业留足空间,从规划上消除融合的制度障碍,促进环境保护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二是厚植绿色优势。全面摸底排查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底数,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出击,以深化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抓手,彻底消除制约生态环保的各类危害因子,守护好大自然的馈赠,增强生态旅游产品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三是实施生态景观改造。顺应重庆的山水肌理,按照自然生态与艺术文化充分融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实施林相改造、水质提升等生态资源景观化改造行动,既保留原始的本真,又赋予时代的朝气,提升山水颜值和气质。

  坚持文化旅游生态化。一是开发绿色文旅项目。充分利用项目准入、市场监管等手段,将生态环保的观念贯穿到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全过程,划定环保红线,最大程度降低项目环境污染压力。围绕全市生态资源和市场需求,重点包装和开发温泉、森林、湖泊度假、民宿等文旅项目,增加产品供给,丰富产品内核。二是深入挖掘乡土资源。深挖本地被遗忘的自然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技术保护性开发升级,焕发生机。深挖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乡贤资源,大力传承和发扬具有浓郁巴渝特色的民俗文化、乡愁文化,有序策划一批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组织民间手艺人再现传统手工艺,增强文化旅游的观赏性趣味性体验性。三是打造绿色低碳体验场景。强化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推广低碳出行方式,注重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营造人人参与生态环保、践行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坚持产品供给品牌化。一是培育生态“卖点”。深耕市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生态文化旅游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对潜在目标客户精准画像,明确生态旅游产品定位。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立足本土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深入挖掘生态资源和特色农产品“闪光点”,大力培育和壮大充满乡土气息的林下经济、水美经济,充分延伸产品多元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策划特色文旅节庆活动。依托生态资源,组织策划“春看花、夏避暑、秋观叶、冬赏雪”四季文化旅游观光节日,提升品牌知名度。建立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开通生态研学线路,定期组织学员、职工开展生态研学活动。三是加强宣传推介。强化市场导向和平台营销,充分总结重庆作为热门旅游城市的成功经验,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优化提升营销方案,瞄准目标受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精心包装、多管齐下,将生态文旅产品推向广阔的市场。

  坚持保障机制一体化。一是建立完善协作机制。整合林业、水利、环保、文旅等部门的政策、资金和资源,制定支持环境保护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优惠扶持政策,放大政策效应。建立多部门跨领域协作机制,集中力量解决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环境保护、市场推广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二是建立完善服务机制。按照景区的标准,完善餐饮设施、住宿设施、配套设施、环境卫生、污水处理等标准,减少环境污染。结合数字重庆建设,围绕环境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建立集环境保护监测和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生活服务体系“一掌通”,为生态环境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提供智能支撑。三是建立完善环境保护评定机制。实行积分制,定期考核,对注重环境保护并产生良好效果的文旅企业、个体经营户给予量化和星级评定,对评选出的高星级文旅企业、经营户在项目扶持、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调动各类经营主体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3SKGH443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