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渝中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全域治气为抓手,科学治气,精准发力,打好治气“组合拳”,为老百姓守住一片蓝天白云,绘出了一幅更美的渝中生态长卷……
让城市“烟火气”
少去油烟味
2021年7月,重庆获批开展全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渝中区立足重庆“母城”、中心城区优势,面对商住楼宇众多、人口高度密集、旅游景点遍布、日常游客量较大等情况,狠下功夫,大力推进城市环境整治,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其中,为做好辖区重点区域油烟污染防治工作,渝中区生态环境局聘请专业技术团队,为餐饮业主提供帮扶服务,制定整改方案。在认真考察调研后,对烧烤、油炸等店铺的油烟净化设备进行更换,并提醒要确保对油烟净化设施定期清洗、维护保养。
在此基础上,该区还开展专项整治,制定实施《渝中区餐饮业油烟污染整治“以奖促治”资金补贴办法》,督促指导辖区100余家区级公共机构食堂以及300余家餐饮经营单位完成了油烟深度治理。
这只是渝中区抓好餐饮油烟治理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该区始终将餐饮油烟污染防治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文明城区巩固提升、城市更新等重点项目加力推进。
在系统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油烟污染管理体系下,辖区餐饮经营单位及居民群众对油烟污染防治认知更加深入,油烟污染防治意识、行业自律氛围进一步增强。
统筹“车机路港”
为尾气污染做减法
移动源污染,是影响空气质量的其中一个因素。
“长期以来,我们以统筹‘车机路港’治理管控为主要抓手,全力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渝中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该区大力抓好老旧车淘汰更新,推广新能源汽车,全面提速全区公交车纯电置换,共推全域绿色公交建设。与此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对在建工地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专项行动,并在全市率先常态化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抽检工作。
除此之外,渝中区还深化缓堵保畅和智慧交通建设,严格落实三轮车、高排放车辆限行以及高峰时段桥隧错峰通行等措施,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推进辖区67艘运营船舶、13座码头岸电设施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督促靠港船舶优先使用码头岸电,基本做到“应用尽用”。
多措并举
提升市民生态获得感
近年来,臭氧已成为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影响因子,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加强其污染防控,至关重要。
“我们指导加油站采用‘冷凝+吸附’油气三次回收组合工艺,可实现储存阶段挥发油气减排90%以上,油气排放浓度达到国标限值的50%。”渝中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渝中区已经完成辖区全部14座加油站油气三次回收设施建设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加油站油气三次回收建设“全覆盖”。
作为城市核心区,近年来,渝中区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如何在推进项目的同时解决群众环保关切?区生态环境局会同区住建部门,积极引导支持辖区重点项目推进“全密闭”施工,除有效隔音降噪,还采用配备移动式雾炮机、设置多道喷淋等设施有效抑尘……“全密闭”施工实施以来,渝中区各重点项目实现施工噪声降低30分贝以上、控尘率70%以上。
据悉,2021年以来,渝中区生态环境局积极申请中央、市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督促指导辖区55家单位完成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改造197台,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多赢。
如今,在渝中,市民、游客争相“拍蓝天”“晒蓝天”,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不断提升。
陈磊 张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