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装的院落幽雅宜人 |
近日,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重庆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市七院”)传来好消息:2023年上半年,医院运行情况持续向好,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科研教学取得新进展,医疗质量实现新提升,人才引培开创新局面,医疗业务实现高水平稳步增长,各项医改指标持续优化,实现全面达标。
今年以来,市七院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党建引领,围绕三级医院创建,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强化管理效能,积极推进高质量区域性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深化院校合作等重点工作,有效促进医院综合实力提升,切实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高站位推进
加快三级医院创建
重庆巴南,长江之畔,建成投用不久的门诊住院综合大楼设施一流、新装院落幽雅宜人,见证了市七院的美丽蝶变。
市七院三级医院创建已纳入巴南区“十四五”规划。为满足创建需要,2023年,市七院全面完成“美丽医院”建设工作,彻底改变医院老旧落后的面貌。院区改造完成后占地面积近100亩,编制床位1000张。
今年,市七院三级医院创建已进入加速快跑阶段,市七院还通过强化创建组织保障体系,不断优化医院运营结构,高站位推进创建工作。
医院统一部署,实行“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职能部门及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各负其责”的工作责任制。成立创建办,负责协调统筹监督等级医院创建工作。
全院上下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工作方针,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的目标要求开展工作,及时分析改进薄弱环节,不断优化管理方式、专科配置、人才配备、设施设备,对标三级医院标准,满足老百姓同质化、均衡化、优质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在2021年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市七院总体评价A+。
高标准建设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近日,70岁的涂大伯在市七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的审慎评估下,植入了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CRT),使心室恢复正常节奏,改善了伴随他近10年的心衰困扰。
曾经的心衰“黑科技”CRT,如今已成为市七院常规开展的技术之一,这主要得益于医院近年来的技术进步,也是医院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成果的具体体现。
立足高标准,以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中心,市七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加强专科建设,奠基医院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危重患者管理能力。
据悉,市七院专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人才队伍建设方案》《人才引进管理实施办法》等10余项制度规定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近年来,招录基础人才228人,其中研究生53人,博士后研究人员4名;引进学科带头人近20人。
市七院进一步完善了营养、介入、输血等学科的设置与管理,新建肿瘤科、睡眠与心身医学科。开展无假日门诊,实现无假日门诊同质化医疗;积极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咯血中心“六大中心”建设。
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院出台《疑难重大手术、疑难重症疾病、新技术新项目奖励实施方案》,鼓励新技术开展。方案实施以来,共计奖励98项、7182例,奖励249科次。
上半年,市七院还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危重患者专项管理活动,落实危重患者报告制度,每月召开院级危重疑难病例讨论,使全院危重患者管理能力得到有力提升。
高水平实施
提高医院管理效能
向管理要效能,在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市七院还着力加强医院管理。
全面实行目标绩效考核。全院围绕中心工作,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DRG工作、三级医院创建工作分解到各部门目标任务中,按月考核、重点督办,实现了重要工作总统领,激发了高质量发展动力,提高了高质量发展效能。
有效抓好医改指标控制。从药品耗材供应、合理使用,到鼓励开展医疗服务,多手段并行将次均费用控制在平均水平以内。2023年上半年,市七院“重点监控的药品收入占比”“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等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高度重视保障支持工作。市七院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实行耗材分级管理,定期分析全院耗材使用情况、召开医学装备与耗材管理会议;制定医学装备闲置成本考核办法,撰写分析报告,提高装备管理水平;建成标准化食堂,彻底解决多年来患者、职工用餐不便的问题。
高水平实施,既出真招又见实效,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起点规划
推进老年病院建设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市七院立足自身底蕴,不断拓展医院可持续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优势。
医院已将高质量区域性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日程,正力争将市七院老年病医院创建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合作项目,积极探索“一体三区”建设发展模式:即以市七院为主体,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为依托,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支撑形成联合体,打造市七院“医疗区”、带动南温泉“康养区”、助推重庆国际生物城“产业区”。
“我们希望借助华西医院和成都五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将我院建设成一所老年病专科优势明显、服务老年健康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七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高能级融合
全面深化院校合作
加强院校合作,共谋融合发展。
自2022年4月成为重庆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以来,市七院逐渐由临床型医院向高水平研究型教学医院转型。
科研教学稳步推进。市七院成功申报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7人,兼职教师17人,接收来院见习实习学生249人;成功与重庆理工大学联合申报、立项重庆市教委课题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青年项目3项;与重庆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报送拟研究项目近20项;依托重庆理工大学设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申请端口,联合申报2023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
医工合作初见成效。市七院成功申报重庆理工大学神经影像研究所,将以医学影像为基点,跨学科领域合作,搭建“医工合作”深度融合平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转化研究。医院睡眠与心身医学科联合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成立睡眠医学协同创新实验室,联合研发睡眠医学相关检测、传感、治疗系统,开展非药物治疗增强睡眠质量技术攻关,开发穿戴式治疗设备,实现从原创研究到产业化推广。医院病理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检验科、骨科等多个学科也已与重庆理工大学相关院系展开多领域合作。
此外,市七院与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成功实现了数字资源共享,进一步深化了医院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协同发展。
高质量发展
党建统领保落实
以高质量党建统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今年,市七院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重点在“五项先锋”创建上下功夫,在党风政风行风效能建设上出实招,在“党建引领·百村振兴”联建合作上寻亮点,推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市七院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保驾护航。
双链合一,划分党员责任区43个,创建党员先锋岗、示范岗、突击队等“五项先锋”20个,夯实支部红色阵地堡垒,发挥“党建+关键技术”“党建+科研攻关”“党建+学科发展”等融合链创造性优势,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
开展强作风提效能树形象专项行动,以转作风、提效能为主线,重拳整治,提升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诊疗行为、优化服务流程,强化纪律观念、锤炼过硬作风,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医院软实力。
锚定新目标,擘画新蓝图。市七院正向着三甲医院创建的目标铿锵前行。
华官林 龙颖颖 图片由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