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不透风的绝缘服里“蒸桑拿”这次发掘有望找到“巫山人”新材料政务简报重庆出台银保业支持“双倍增”行动方案重庆新完成农村安防工程2164公里重庆9.46万名医师迎节日存量提质增量做大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大足举行
第002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在密不透风的绝缘服里“蒸桑拿”
这次发掘有望找到“巫山人”新材料
政务简报
重庆出台银保业支持“双倍增”行动方案
重庆新完成农村安防工程2164公里
重庆9.46万名医师迎节日
存量提质增量做大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大足举行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龙骨坡遗址发掘

这次发掘有望找到“巫山人”新材料
借此可解开“巫山人”究竟是人还是猿的世界难题

  8月18日,巫山县龙骨坡遗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中)正在与工作人员讨论标本。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本报讯 (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晟)8月18日,中国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遗址第五阶段主动性发掘进入第三天。重庆日报融媒体报道组在现场为你发回最新报道。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发掘工作,解开‘巫山人’究竟是人还是猿的世界难题。”作为本次发掘的专家顾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说,关键是要找到“巫山人”的新材料,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是有可能的。

  “在第三阶段的发掘工作中,这个地方曾发现巨猿牙齿两颗和石器等。”黄万波说,如果此次发掘能找到上颌骨或者头盖骨碎片,就可以根据碎片厚度及弧度,进行科学复原,然后获取头盖骨主人的脑容量。

  “脑容量高于500毫升,就是人;低于500毫升,就是猿。”黄万波介绍,是人,我们就向全世界证明了早在200万—250万年前,巫山龙骨坡就有古人类存在;是猿,结合遗址曾发现的上千件石器,我们就可以给全世界提出一个全新的论断:这种猿已经会制造工具。

  “因此,不论‘巫山人’是人是猿,它都是值得世界瞩目的。”黄万波说。

  专家组表示,已经持续近40年的发掘再次启动,是希望发掘出土更多古人类、古生物化石及相关人工制品,为揭示人类发展进程、实证三峡地区百万年人类史提供更丰富的材料。

  重庆日报融媒体报道组8月17日抵达发掘现场,将实时跟踪报道考古发掘全过程,第一时间揭秘“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遗址”主动性发掘第五阶段。

  报道小组将推出系列报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全方位聚焦龙骨坡遗址发掘现场。

  人物专访>>>

  黄万波40年做一件事——

  求证巫山系早期人类起源重要节点

  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晟

  8月18日,本次发掘的专家顾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91岁研究员黄万波,在发掘现场接受了重庆日报融媒体报道小组的独家专访,讲述自己执着半生苦苦追寻的“巫山人”。

  一个“人”

  为了“解释清楚这个‘字’”,他花了半辈子

  40年,青丝变白发;40年,跨越世纪之更。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黄万波,40年只为一件事——求证重庆巫山系地球早期人类起源的重要节点。

  40年来,他在巫山龙骨坡为寻找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实证而奋斗不止,先后发现一段“巫山人”下颌骨、一枚门齿、数百件石器和百余件哺乳动物化石,以及23个文化层。

  这些重要发现,形成了《巫山猿人遗址》《200万年前的山寨》等科考学术成果,其中《亚洲的早期人类化石及其石器制品》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

  他的科考学术成果使龙骨坡巫山人及其文化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化地点得到中外考古学家的公认;论证的“东亚人起源于长江三峡”学说,改写了科学界对“人类演化史”的定论,支持了“人类多地起源”学说,为重庆打造龙骨坡文化名片奠定了基础。

  除了“巫山人”之外,他还是“蓝田人”“和县人”的发现者。黄万波说:“‘人’字两撇,写起来是极容易的,但要解释清楚,我却花了半辈子。”

  人之初

  “巫山人”在人类演化树上应该有个最合适定位

  从“巫山人”出世至今,围绕着它的,就是不断的争议、质疑。面对如此之多的不认同,为什么还要执着去寻找一个看起来异常渺茫的“答案”?

  看着眼前正在发掘的30平方米探方,黄万波沉默了许久。“我就想在人类演化树上,为‘巫山人’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定位。”

  为了证明自己?并不!因为早在8年前,巫山龙骨坡出土的打制石器,就已经通过年代测定,被毫无疑问地确定在了250万年前。“石器毫无争议,那么它们的‘主人’必然曾经存在。”

  诞生于250万年前的几个“石头工具”,有什么独特之处?黄万波说,在非洲肯尼亚发现330万年前的旧石器消息被公布之前,“巫山人”所打制的石器,一度是“世界最早”之一。

  几块石头,为什么争第一?在全世界古人类研究者眼中,这个“第一石头”背后,有着足以改写历史的分量。

  黄万波说,在龙骨坡打制石器出土之前,世界上出土的最早旧石器是非洲埃塞俄比亚的250万年前的旧石器。它们属于同一个年代,也就是说,当时已经可以通过考古发掘的实物以及科学检测,力证亚洲与非洲一样,同样是世界人类的起源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江三峡亘古至今,我想为其历史,再添一枚华章。”

  没错,黄万波,是中国重庆忠县人。

  人之志

  东亚人类祖先在巫山龙骨坡

  虽然巫山龙骨坡不是世界最早的人类起源地之一,但东亚人类祖先却是从巫山走出的。黄万波说,最新的测年结果显示,“巫山人”的牙齿“年龄”已经220万年了,属于女性。

  目前发现的“巫山人”化石包括一截带有两颗牙齿的下颚骨化石。它的主人,是生活在220万年前巫山龙骨坡洞穴里的女性。

  而就是这名女“巫山人”所在的聚落,在随后数万年时间里,衍生出了现代的中国人乃至东亚人类。

  黄万波将她称为东亚人类的老祖母,并将她所在的“家族”与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建始人、南京人等多种直立人和智人共同定名为“东亚型人”。而“巫山人”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东亚型人”。

  因为现世的考古材料太少,所以“巫山人”一直被争议着,这也是黄万波心里的一个结。“工具找到了,就差‘主人’,太过遗憾。”

  这次发掘找不到“巫山人”新材料怎么办?黄万波毫不迟疑地望向整片山腰的龙骨坡遗址。“不怕,这就是个‘五室一厅’,假如在眼下挖的30平方米‘客厅’里找不到,我们就去一个个‘卧室’里找,‘卧室’找不到,就去‘厨房’。只要我走得动,就会一直找下去。”

  阅读延伸>>>

  龙骨坡遗址为何震惊世界

  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晟

  8月16日,龙骨坡遗址主动发掘工作再次启动。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91岁研究员黄万波为代表的专家组来到龙骨坡,再次寻踪生活在200多万年前的“巫山人”。

  作为“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遗址”第四阶段发掘的现场负责人,重庆市地质调查院研究馆员魏光飚介绍,巫山龙骨坡遗址的发现,是近40年来东亚史前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人类起源与旧石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龙骨坡遗址在哪里?

  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西南坡。

  龙骨坡遗址何时现世?

  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研究员等发现,先后经历了4个阶段的系统发掘:1984—1988年,1997—1998年,2003—2006年,2011—2012年。

  龙骨坡遗址为何“横空出世”就震惊世界?

  龙骨坡遗址的出土物包括人科化石、石制品及多种脊椎动物化石。其中,人科化石被命名为直立人巫山亚种,也就是人们口中俗称的“巫山人”。其出土对人类起源与旧石器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