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 |
|
皇华岛 |
|
时光梯田 |
核心提示
初秋时节,行走在忠县长江两岸,一江碧水向东奔流、层林叠翠郁郁葱葱,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在忠州大地徐徐铺展开来。
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拥有88公里长江岸线,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赋予了忠县得天独厚的的生态优势,也让忠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
如何让生态美和发展优同频共振?近年来,忠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子,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实现“生态佳”迈入“生态+”,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
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2022年,忠县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350天,相比2021年增加8天;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年均水质连续4年稳定达到Ⅱ类,11个水功能区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首次实现双100%,忠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绿色正成为忠县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底色。
“生态+文旅”深度融合
在筑牢生态屏障中培植文旅优势
时值8月,俯瞰三峡库区地理中心、长江重庆段的黄金分割点——忠县皇华岛,岛上各类植物绿意盎然,放眼望去,水光潋滟、草木茂盛,火斑鸠、山鹪莺、白颈鸦、苍鹭等珍惜鸟类在湿地中繁衍嬉戏,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乐章在这里奏响。
皇华岛生态优势突出,同时具备水、陆以及消落带湿地三种生态系统特征。随着四季更替水位变化,“一圈湿地、一坡密林、一坝良田”的生态格局形成了江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动态江洲湿地景观。
去年7月,国家发布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名单,忠县抢抓机遇、积极谋划,申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18个。
其中,“长江江心岛屿及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备受瞩目,该项目包含长江忠县皇华岛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和独珠半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该项目通过采取分类分段治理江岸及消落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岛内小微湿地网络体系,保护原生树种和珍稀植物,开展皇华岛岸线生态修复7公里、消落区综合治理255亩、林相改造180亩、鸟类生境修复300亩、小微湿地修复225亩、生态环境修复210亩等,将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不断彰显皇华岛新魅力。
“我们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高起点打造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充分利用独珠半岛区位、生态、人文等优势,全力打造长江三峡最美‘江村’。推动自然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遗存修复利用深度融合,在筑牢生态屏障中培植文旅发展新优势。”忠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做深做精减污增绿上出实招,进一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新动能。忠县严控生活污染、交通污染、扬尘污染和工业污染,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红橙黄”三色预警管理机制,全面实现园区、城区、建制乡镇、撤并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全覆盖。优化调整生态保护红线由99.84平方公里增至147.29平方公里,实施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8.12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平方公里,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项目建设3.8万亩……通过生态空间挖潜力补天窗,生活空间增绿量添色彩,转动绿色发展这把金钥匙,忠县长江两岸形成了“一江碧水、层林叠翠、四季花样、瓜果飘香”的美景,解锁了文旅发展的新密码。
“生态+产业”同频共振
在绿色低碳发展中推动产业转型
近日,在忠县重庆海螺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厂房里,一台专用车辆将厨余垃圾缓缓倒入消纳池。随着各种机器设备接连运转,2小时后,这些厨余垃圾将变成油脂和有机肥,油脂通过管道输入附近的水泥窑做燃料,肥料则从生产线进入包装车间。
近年来,随着餐饮业蓬勃发展,厨余垃圾持续增加,采取填埋措施处理厨余垃圾存在漏液、沼气安全等风险。忠县与重庆海螺水泥签订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处置厨余垃圾项目协议。按年处理2万余吨厨余垃圾计算,把获得的油脂用作水泥窑燃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966吨,减少二氧化疏产生量16吨、氨氧化物产生量14吨。
厨余垃圾在忠县摇身一变成为“宝贝”,得益于忠县大力推进“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增添特色产业增添转型发展新动能。
做大做强绿色工业,加快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忠县围绕工业重点发展的18条产业链编制招商图谱,进一步明晰锂电、储能、页岩气等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绿色招商”理念,严格执行项目环评专家预审、落地集中会审等制度,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精选优质绿色环保项目,全年共否决“两高一低”项目12个,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忠县工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市级绿色园区,成为全市唯一获此命名的县级园区;海螺水泥、瑞竹公司分别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市级绿色工厂。
实施交通运输结构转型,转变城市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忠县城区新能源网约车和清洁能源出租车占比达100%,公交车新能源车占比达100%。发展水运交通,建成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重庆新生港,完成乌杨公用码头一期建设,持续提高大宗物资运输“公转水”比例。
此外,忠县还紧盯绿色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建成亚洲首个专业电子竞技综合场馆,全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实现清洁能源改造升级,推进完成城区、建制场镇煤改气9.2万户,建成产能达35万吨的西南地区最大的LNG工厂。
“生态+乡村”同步振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注入绿色动能
今年7月,忠县820亩试验田里传来好消息:试点推广的多功能油菜无化肥、碳中和绿色种植模式今年获得成功。
该模式种植出来的多功能油菜不仅产油量高,采用多功能纳米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常规有机肥种植的油菜苔还具有口感好、无农残化残、营养丰富、安全等优点,实现每亩经济效益比普通种植模式增加5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近年来,忠县以生态改善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完善产业生态监管体系和乡村污染治理体系,增强从源头控制污染,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生态振兴打下良好的绿色基础。
构建以“忠橙”“忠州橙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派森百”“鲜果集”“忠州腐乳”等农业品牌为支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基础的农业品牌体系。成功创建3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亚太地区最大的NFC鲜冷橙汁原料生产线,在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车间,新鲜柑橘经过清洗、分级、榨汁、消毒等程序后,摇身变成派森百橙汁,在国内多个城市销售并出口海外。
柑橘加工产生的大量皮渣,经过皮渣处理工艺,实现变废为宝,成为抑制肿瘤药物的原材料。提炼完橘皮苷等多种产品的皮渣废料,被生产成有机肥,卖给农户或企业种植柑橘。忠县柑橘已形成“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再到“榨干吃尽”的“产加销研学旅”完整产业链。
构建以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燃料化等综合利用措施为主体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化肥施用量六连降,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持续推动畜禽养殖场粪污配套处理设施建设,推广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池塘底排污生态化改造、多级人工湿地、多级沉淀池等新型治理技术及养殖模式。
构建以“三峡橘海”“金色杨柳”“橘乡荷海”“七彩湖”等休闲农业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矩阵。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创建,举办灌湖水乡菜花节、采桑节、樱花节、森林露营节等文旅节庆活动,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灌湖水乡入选“大美春光在路上”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重庆·三峡田园观光之旅,接待游客404.49万人次,经营收入14.14亿元。全面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被评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忠州街道独珠村、官坝镇固国村、汝溪镇长安村3个行政村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探索实践生态创新融合发展之路,忠县以“生态佳”引领实施“生态+”,正成为闪耀长江上游的绿色发展新地标。
张亚飞 彭光灿 陈钰桦 图片由忠县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