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氛围,听起来挺宏观。但其实,就是看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精气神如何。企业有活力,市场就活跃;企业有盼头,经济就向好。
越是在压力叠加下,越是在爬坡上坎中,“氛围”就越重要。民营经济的本质,就是一种“氛围经济”。这里的“氛围”,是一种法治规范、制度环境、舆论导向,更是一种真心,一种态度,一种视野。
什么样的“氛围”,能给足企业信心,让他们心无旁骛放手干?
来看二则故事——江津区为了支持“椒之易”公司,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了原本需要几个月的土地证相关准备工作;江北区为了引进海尔洗碗机工厂,用6个月的时间,建成了原本需要18个月才能建成的现代化厂房……
正是这样的诚意,打动了海尔集团,也感动了“椒之易”负责人。这就是一种双赢——企业与市场的双赢,民营经济与巴渝大地的双赢。
这些故事,有三个关键词:真心、速度、成效。这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完整闭环。聊一聊,聊到心坎上,信心就来了;干一干,干出加速度,信心就来了;做一做,做出新成效,信心就来了。
因此,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在支持企业时,都要扪心自问:服务企业的核心是什么?到底有没有雪中送炭?最后一公里抵达了吗?
既然是企业,核心就是抓经济。这是生存的议题,更是发展的关键。那服务企业,最为关键当然是给预期、给资金、给项目。自身“造血”能力恢复了,企业才能在风暴中站得更稳、走得更远。
给足信心,就要给民营企业“最缺乏”“最关心”的东西。拿钱来说,降成本当然是利好,减免也能缓解“燃眉之急”,但最为关键的仍是——拖欠的款项,给了吗?金融支持,到位吗?项目规划,利长远吗?
民营经济的信心,不能只靠一两句“体己话”、一两份政策来提振,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更仰仗长期的机制。根据企业痛点难点,把“组合拳”打出来,把“工具箱”整巴适,让政府有为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各个城市努力营造的,正是一种“一切为了高质量发展”的氛围。这样的氛围,最终落脚到营商环境上,体现为办一件事的时效,体现在创新要素、人才环境、产业生态方方面面的进步,最终成为一种“花香蝶自来,梧高凤必至”的吸引力。
真心去服务企业,真情地付诸行动,把“三服务”体现在效果上,形成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的良性循环,并最终落脚到“企业有感”上,这才是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的关键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