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市古镇。宋姿熠 摄 |
|
自贡仙市古镇精彩视频 扫一扫 就看到 |
釜溪河从四川自贡城区蜿蜒流经沿滩区仙市镇,形成一道美丽的江湾。紧邻江湾处的水运码头边,便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盐运第一镇”——仙市古镇。
昔日,这里是“东大道下川路”运盐的重要驿站和码头,自贡井盐经此入沱江、进长江,销往全国各地。如今,古镇成为自贡盐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府旅游名镇。
近日,记者走进仙市古镇,找寻这里的巴蜀韵味。
老建筑见证昔日繁华
从自贡城区出发,一路向南11公里,便到达仙市古镇,踩着石板路走进古镇,街道纵横交错、布局奇特,民居古色古香、保存完整,会馆、宗祠点缀在街廓民居之中,颇有意境。
仙市古镇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隋代。据仙市镇党委书记李涛介绍,古镇依山傍水而建,因独特的建筑布局“四街、五栅、五庙、一祠、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而远近闻名。
清代的四川,自贡盐产量占全川一半以上,号称“盐都”。在水路是交通大动脉的时代,随着自贡盐业生产的日益兴旺发达,釜溪河畔的仙市镇就成为盐运重镇而繁荣昌盛起来,呈现出水路“帆桨如织”的繁荣景象,热闹非凡。
正街是古镇最有代表性,也是建镇之初最早修建的一条古街,全长242米,街道两边全是老房屋,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建筑材料基本用的是石木,下面部分是以石墩为基础,木结构为上层建筑,用瓦作防火。
“叮叮当当”,正街下栅处,清脆的声音从铁匠铺里传出。简易的煤炉、陈旧的风箱,炉里炭火正旺,打铁匠从火炉中取出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放到铁砧上,大锤与小锤有节奏的挥动着,手起锤落间,火花四溅。
游客在此可以感受弹棉花、喝盖碗茶等“慢生活”。中午时分,古镇的餐馆逐渐热闹起来,夏日炎炎,蝉鸣声声,烘肘、豆花、粑粑肉等特色美食散发出浓浓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盐因去浊而洁白,盐运古镇也注入了“廉文化”。自贡首个家风馆——陈家祠堂家风馆就在古镇上,走进家风馆,巨大的“家”字石雕映入眼帘,“清白传家”的牌匾悬挂在祠堂正厅中央,格外引人注目。
家风馆以“家和兴灯城 风正遍盐都”为主题,分为“炎炎华夏家史流长”“千年盐都家国情怀”“画美自贡家风传承”三大板块,设有红风、廉风、乡风等6个展厅和家风课堂,既有时代忠孝楷模,也有传统家训家规。
陈家祠堂是清朝同治年间,富顺知县陈长墉率族人修建而成,他为官清廉,崇文兴教,深受百姓爱戴。
沿滩区深入挖掘地域优秀文化资源,建设陈家祠堂家风馆,让广大干部群众从传统家风家训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连通成渝 让生活“慢”下来
2021年6月,绵泸高铁开通,自贡迈入“高铁时代”,而自贡高铁站就位于仙市镇,从高铁站到古镇仅有4公里路程。
凭借便利的区位优势,许多游客来自贡旅游,白天游古镇,在天府旅游名村百胜村享受“慢生活”,夜晚赏自贡灯会成为标配。仙市镇党委书记李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镇已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亿元。
近年来,仙市镇立足“古镇游带乡村游,乡村游促古镇游”,在百胜村打造400余亩集农业观光体验、民俗住宿、餐饮于一体的慢餐文化体验园,是自贡“慢生产、慢生活、慢休闲”的标志性区域,游客们来此流连田边池塘垂钓,住慢餐民宿、食农家特色、享田园趣味,怡然自得。
今年底,成宜高铁将通车。据了解,待渝昆高铁开通后,自贡将开通到重庆的高铁,仙市由此连通成渝,更多的游客将涌入古镇过“慢生活”。
仙市镇将对古镇的街区、民居、会馆、宫祠、码头等历史建筑采取保护措施,加强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游客服务中心、盐运文化展示中心、景区步道等,“既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有活力,也有利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李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