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评漫话 漫画\乔宇 |
暑假,向来是旅游出行的旺季。最近,“月薪2万住不起如家”的话题引发热论,争议的焦点在于水涨船高的酒店价格。
不得不说,这个词条携带了足够的矛盾感,吸引点击,进而登上热搜,倒也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如家显然是经济快捷的代表,怎么会让“月薪2万”的人都住不起呢?
从实际出发,以笔者所在的城市重庆为例:截至9日上午,位于热门商圈解放碑的如家精选酒店,不同房型价格在603元至1016元不等。不过,该商圈以外地区的如家酒店,不超过300元甚至200元的房型,仍比比皆是(数据来自美团App)。
透过这个小小的观察,不难发现,“月薪2万住不起如家”的吐槽,有些夸张了。结合其他媒体报道来看,相关酒店的高价也与其具体条件有关。可以说,“住不起”的判断经不起推敲,一是缺乏足量调查数据作支撑,不具代表性;二是缺少其他必要信息,如城市、地段、时段、房型等等。
网民的吐槽,完全可以理解。旅游在外,压缩住宿成本是经济型出游的必然考量,只是部分“如家”的价格拎出来单看时,偏离了人们的预想,随口吐槽唤醒了人们对“酒店太贵”的共通之痛。
然而,酒店究竟贵不贵,其实是一个相对感受。可以确定的是,酒店定价,只要不涉嫌违反《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就是正常的市场自发行为。正如相关酒店回应所称,“酒店行业的供给恢复速度还没有完全同步,供需的不匹配也导致部分热门地区价格波动明显”。
供需影响价格,是最基本的市场原理。换言之,期冀供应方的定价贴着需求方的预算走,不现实也不合理。市场的事,舆论可以讨论监督,但如果“声音”演变为“声讨”,对于行业发展、供需平衡,未必是件好事。
关于“月薪2万住不起如家”的吐槽,可以更理智一些。围绕它,还有一些冷思考可以进行。比如,供需不匹配的背后,是人们出行高峰期的重叠。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等制度,有助于将需求量均分至全年,从而使商品价格涨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再如,各地区相关部门要树立更强的“迎峰”意识,既要帮助行业复苏,扩大各类别、各层次供给,也要督促热门酒店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感到钱花得值、花得踏实。
说到底,住酒店或住民宿,选热门地段或选普通区域,优先控制成本或保障住宿体验,决定权终究掌握在消费者自己手中,货比三家,理性消费,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