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牛坪梨园 |
|
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 |
|
梨花节——青春的步伐 摄/王承麒 |
|
游客采摘梨子 |
核心提示
从8月到9月,是渝北梨农最忙碌的时节。时下,茨竹镇、大湾镇、兴隆镇、木耳镇4个镇17个村的“放牛坪梨”进入收获季,采收、分拣、装箱、启运的场景随处可见;沿山地生长的梨树挂满了一颗颗玛瑙似的果实,吸引游客前来游玩采摘。
保护和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据渝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放牛坪梨”入选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以来,渝北区以放牛坪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为引领,围绕独特地域、独特品质和独特历史文化,推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管理、特色化保护、融合化发展、数字化赋能,培优了一系列特色品种,健全了一套质量保障体系,唱响了一个区域品牌,壮大了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带动了一方农民增收致富,全面提升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为振兴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优生产促品质,夯实发展“奠基石”
“如今的放牛坪梨不但产量高,价格更不愁卖。”今年喜获丰收,茨竹镇放牛坪砂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有虎满是底气。底气来源于这里悠久的种植历史,更来源于梨子的品牌品质。为了提高放牛坪梨的品质和品牌形象,刘有虎带领放牛坪砂梨合作社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又成功注册了绿色食品商标,把放牛坪梨打造成“放心梨”、品质梨。
品质是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价值源泉,“放牛坪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始终突出标准化生产和品质提升。
“为夯实地标农产品保护之基,保护工程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据渝北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制定涵盖全产业链的《放牛坪梨地标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和《地理标志产品放牛坪梨》地方标准的同时,该区以示范辐射全面,着力建设了100亩核心生产基地。
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技艺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机融合,如今按照景观化、智能化、机械化等要求打造的核心生产区示范梨园里,通过改树形、改土壤、减密度、花果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化肥农药等措施对老果园进行改造,进行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水肥药一体化恒压灌溉系统建设,不但增强了综合生产能力,更集成了一批品质标准规范,形成一批标准化带动品质提升的典型模式。
质量安全是地理标志农产品信誉的基础。该区以建立质量监管机制为抓手,创新监管模式:授权企业实现产品带标(地理标志标识、承诺达标合格证)上市;所有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纳入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监管,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和追溯码合二为一管理……以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这里已培育出一批有乡愁乡味的精品梨产品。
随着标准生产和监管建设等方面发力,放牛坪梨产业不断壮大,种植面积增长至1.8万亩,亩产提高10%,产值增长7200万元;生产经营企业追溯系统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应用率达到100%,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抽检合格率98%以上。
从“原产地”向“精加工”转变
巧融合促升级,铸就振兴“原动力”
梨树开花,来赏花;果子成长期,来认养;果子熟了,则来采摘游玩;还有更多梨果进入工厂,成为梨膏、梨酒等新产品。在渝北,依托“放牛坪梨”,产业“玩”出了多种花样。
自去年“放牛坪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该区巧借融合化发展之势,利用地理标志农产品独特的区域优势和自然资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多个产业升级项目也由此孕育而出,增添特色产业发展新动力。
重庆顺民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例。据渝北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在本次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由茨竹镇放牛坪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渝北区“三环十景”项目资金以及村自有资金成立。目前,公司在放牛坪村已建成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梨系列加工厂,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加工量达1万吨以上,实现梨膏、梨膏酒、白兰地等新品产出。“按照每1000吨梨子能产140吨梨膏,批发价30元/斤计算,仅这一项就能实现年产值新增700万元。”据重庆顺民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产业延链,“放牛坪梨”由“原字产地”实现向“精加工”迈进,二产带动只是一个缩影。在稳步提升一产和二产的基础上,该区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以农业留乡愁、以商业聚人气、以文化提品位,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以“梨”为媒,推进三产融合、文旅融合。去年以来,渝北大力建设放牛坪梨品牌宣传栏、文化栏、主题公园,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等资源,以“放牛坪梨”为基底,导入休闲度假、家庭游乐、生态康养等业态,促进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积极发挥产业聚焦效应,打造形成了放牛坪梨农产品地理标志三产融合精品品牌。
在保护工程的支持下,地理标志农产品带着历史的甘露穿越岁月的嬗变,在广袤的土地上让更多产业重焕新机,提档升级。就在今年,渝北放牛坪第十二届梨花节就实现了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从“产业兴”向“收益高”转变
强连接促增收,打造共富“金钥匙”
产业发展了,如何造福一方百姓?“放牛坪梨”更是一颗致富果。
“现在靠着发展放牛坪梨产业,我家1年能挣三份钱,满意得不得了!”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村2组村民胡代友算了一笔账:一亩地最多有50株梨树,如果管护得当一株梨树收获一百斤梨子不成问题,按照家里四亩地算就能收获二万斤梨子、四五万元;他自己凭借梨树种植技术,进入放牛坪砂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为合作社管理梨园;妻子刘明芬也在梨膏厂获得一份工作。现在夫妻两人都有固定工作,加上种着树,1年收入超过8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吃上“梨子”饭,过上“甜”日子,胡代友不是个例。在“放牛坪梨”的核心产区茨竹镇放牛坪村还有不少。
在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的过程中,这里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推进合股联营,让农业经营机制更活。通过资源要素挖掘,加速激活集体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水域、四荒地等“沉睡”资源,让发展动力更强;通过引导农民入股,深度参与产业发展,让农民增收渠道更广。同时,巩固万亩梨园基地,实施1500亩梨园土壤提升和600亩梨树改良换种,建成梨系列加工厂生产梨膏及梨膏酒等梨系列产品。集体经济和利益联结都实现了崭新局面,产业兴百姓富走进现实。
“如今放牛坪已从一个人均年收入仅1000多元的山村变成了一个人均年收入超万元的梨园新村,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据茨竹镇放牛坪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坚持将带动农户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健全产业发展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中小农户切实分享发展成果。“放牛坪梨”在保护工程支持下也开启了共同富裕的新篇章。据了解,去年以来,随着放牛坪梨价格逐步提升,该区亩产值已达到0.5-1.0万元,种植农户户均年收入3.0万元以上。同时产区农户通过务工、土地入股、销售农产品、餐饮、民宿等方式等方式增加农户收入,带动放牛坪村500余农户持续稳步增收,人均收入增加5000元。
链接>>>
土特产,上新了!
放牛坪梨,渝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长于华蓥山脉中段,属于低山和丘陵地貌,洁净的土地、天然的山泉、适宜的气候、独特的水文环境等因素为其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果实近圆形或圆锥形,果形端正,果皮黄褐色或黄绿色,果心小,果肉白色,肉质脆嫩化渣,石细胞少,汁多味浓,酸甜爽口,微具香气。同时,这里也是中国众多民间传说的发源地,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传承为放牛坪梨增添了一份浓厚的人文气息。
罗晶 彭光灿 刘钦 图片除署名外由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