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 “中国生态气候明珠”孕育“大巴山药谷”
第008版:城口观察
上一版   
城口 “中国生态气候明珠”孕育“大巴山药谷”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口 “中国生态气候明珠”孕育“大巴山药谷”

  大巴山

  重庆市城口县天宝药业公司质检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做药物成分实验,天宝药业公司是城口县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

  城口产中药饮片等产品

  咸宜镇李坪村灵芝种植基地

  大巴山海拔高差大,自然环境复杂,是著名的第三纪、第四纪植物的避难所,具有良好的中药材资源禀赋,是国家中药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也是国家中药材原料核心产区之一。

  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被誉为“中国生态气候明珠”,是”中国绿色生态中药材示范县”。依托自然生态资源,中药材产业正成为城口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举旗性产业之一。

  7月2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城口县建设“大巴山药谷”新闻发布会,城口县将联动一二三产业,构建种植、加工、销售、药文旅融合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全县将建成产地加工一体化示范区1个,精深加工能力达8000吨以上,中药材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

  资源富集 可供开发利用中药材上千种

  城口县是重庆和三峡库区连接陕南、川东、鄂西的交通要塞,位于秦岭以南、长江以北的中国气候南北过渡带,亚热带山地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3.8℃,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系发达,是国家优质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的重要水源地。

  据统计,城口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8%,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万个/立方米,县城空气优良天数达360天。城口因此荣获全国唯一“中国生态气候明珠”、大中华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等荣誉称号。

  “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城口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口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城口具有良好的中药材资源禀赋,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和11个优先重点保护区域之一,被誉为“大巴山生态药谷”。

  1844年,城口第一部县志《城口厅志》.物产志的药属记载中药材品种114种,明确细致记载人工栽培川党参、黄连、厚朴等,天麻、黄连、川党参、厚朴、黄柏、麝香、虎骨等数十种中药材已经常年在市场进行交易。1891年,法国传教士鲍尔·法吉斯在城口县采集了两千多份植物标本。

  据第四次资源普查统计,城口全县境内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3800余种,可供开发利用的中药材上千种,有植物模式标本种251种,其中药用植物达178种,是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地区最著名的模式标本产地。

  “不但品种多,品质也非常好。”该负责人称,全县多数中药材生长在中高山地带或者林下仿野生种植环境,病虫害发生率低,农药、化肥等投入品少,药材干物质积累充分、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很高,农药残留、重金属、有毒有害成分含量非常低,尤其独活、天麻、云木香、太白贝母、黄柏、连翘、淫羊藿、川党参等资源好、品质优势突出。他透露,“城口淫羊藿、天麻、太白贝母、连翘、川党参等部分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高于《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标准的数倍。”

  近现代期间,城口所产的黄连、天麻、川党参等中药材还远销到日本、德国、意大利、东欧、美国、新加坡和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在城口创建“坪坝工农红军药房”,用当地极其丰富的优质中药资源给城口军民提供了良好医疗保障,并成功防治了当时肆虐的“鸡窝寒”疫情。1958年,城口产的天麻被国务院作为“七品神药”礼品馈赠给坦桑尼亚贵宾。

  上世纪七十年代,城口是当时四川省中药材计划单列县,还是全省中药材调剂品种最多的县。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西南大学等院校在城口县采集发表大量生物物种。

  政策给力 投上亿元资金扶持产业发展

  20世纪七十年代,城口县就建立了药材专业生产队,骨干药材品种“野生变家种”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药材产业逐步成为全县“八大骨干项目之一”,人工种植逐步超过野生药材的面积。

  “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靠生态致富。”城口县委负责人称,近年来,城口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依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机遇,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生态产业和长效富民产业,持之以恒培育壮大。”让产业的成色更绿,让绿色的产品更多,让产品的质量更优,持续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城口县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1年后将中药材产业定位为“特色效益农业战略性支柱产业”,2020年又明确为四大重点产业之一。

  2021年,城口县将中药材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特色主导产业来抓,制发了《城口县中药材产业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城口县中药材产业扶持办法(2021年)》《中共城口县委城口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县委县政府总控、市场主体总管、行业协会统筹协调、乡镇部门服务保障”的工作架构,务实抓好中药材产业全过程服务,推动中药材产业做优做强。

  “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三方面的短板。”城口县林业局负责人坦言,一是规范化规模种植水平较低,80%以上的中药材产品由农户家庭种植,难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二是产业科技创新不足,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示范、转化推广力度不够,大多药农沿袭传统种植方式;三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品牌支撑乏力,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他表示,“既要解决‘拳头’品种的问题,又要破局规模化困局。”

  城口山高坡陡,农业用地零星分散,多为“巴掌田”“鸡窝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建设规模种植基地谈何容易。

  城口县充分结合自身“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地特点和“山高坡陡沟深”的地貌特征,充分发挥城口全市第一森林大县的优势,在稳住传统耕地中药材品种基础上,抓科研选育新品种、向森林要产业发展规模,因地制宜发展林地中药材品种。

  2020年10月,城口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重庆市大巴山中药研究院,建设渝东北、渝川陕大巴山区域中药材科技第一平台,先后选育出高品质淫羊藿、曲茎石斛、连翘、天麻等潜力品种。

  与此同时,城口县在全市第一个发展国储林项目。新成立的城口县大巴山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拥有10亿元政策性优惠银行贷款基金,在全县11个乡镇收储林地70万亩,探索国家储备林+中药材发展模式,推动城口中药材品种从原来完全依靠有限耕地向耕地、林地双向发展的品种布局。

  2021年,城口县在项目区投资建设林下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林下天麻、淫羊藿种植,成为全重庆国储林项目建设的示范样板。

  现在,城口初步形成”大品种(淫羊藿、连翘、天麻)+区域特色品种(曲茎石斛)+面上品种(独活、云木香、大黄、太白贝母等)”的品种优化布局;健全完善了从种源、种植、加工,到销售、研发、康养的全链条、全环节、全方位的普惠性政策体系。

  据统计,2018年—2022年,城口县先后投入中药材产业扶持资金8000余万元,健全完善套从种源、到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全环节、全方位的产业扶持体系;2022年,又投入资金2700余万元支持产业种植、初加工和科研,进一步增强药农、市场主体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

  龙头带动 以大企业带大产业促大发展

  早在1966年,城口县就在白芷乡建立了第一家中药材(附子)加工厂。实践证明,只有完善农产品加工,才能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增值增效。

  “以引龙头、招大商、搞加工为总抓手,推动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口县经信委负责人称,“通过新建、改建、扩建方式,推动基础好、潜力大、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加工企业改进技术设备,推进大宗药材产地初深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加工能力、效率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从而打造中药材加工企业聚集区,提升产业集中度、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城口县先后引进重庆天宝药业公司(以下简称“天宝药业”)、山东鲁商集团、北京同仁堂重庆药店公司、重庆国舒制药、重庆硒旺华宝、重庆裕品堂制药等具有资金实力的一批中药企业落地城口;正在积极与上药集团、广药集团、北京盛诺基公司、重庆医药集团、重庆华森制药、重庆万和药房等大型医药企业洽谈,从中药材精深加工、大健康产品研发生产、药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大企业带动大产业发展,加速推动城口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城口生态价值高效转化。

  庙坝工业园区依托天宝药业、昭德堂药业、大巴山生物科技等龙头企业,建成中药材规整、切片、炮制、包装自动化生产线1条,酸枣仁精油健康产品生产线1条,天麻淘洗、烘干初加工生产线1条,花茶、蜂蜜罐装线各1条,中药材晾晒、烘干、切片初加工生产线3条。

  截至目前,城口培育中药材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10余家,从事中药材产业的市场主体达到300多家,覆盖全县40%以上农户。全县鲜药材初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其中庙坝工业园区加工能力1万吨,在乡镇有投入运营的初加工基地3个,加工能力约2000多吨。

  2022年,庙坝工业园区被市经信委批准建设成为城口县特色中药材加工基地,已入驻重庆天宝药业有限公司、重庆昭德堂制药有限公司、重庆神田药业有限公司、重庆三源堂医药有限公司、城口县天星灵芝种植有限公司、大巴山生物科技公司、城口润雨中药材有限公司等企业。

  今年,重庆大巴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入驻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天麻菌种加工厂和天麻初加工生产线;同时依托大巴山(城口)中药材品种评价测试中心项目的立项建设,加强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和山东省商业集团公司等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合作,突出中药大健康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促进全县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城口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产地药材为原料,开展生物制药、中药切片、精制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兽药、中药大健康产品等产品生产,将中药材产业逐步向中医药产业发展延伸,培育中药材产业新的增长点。到2025年,园区入驻企业达到20家以上,园区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百姓致富 中药材成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在城口县明中乡双利社区,村民朱申建13年前刚种植中药材不到12亩。现在,他利用林下种植独活80余亩、云木香30余亩、党参20余亩,其他药材5亩左右,年收入30万元以上,解决30人务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独活470余亩。

  “家家种药材,户户能致富。”明中乡负责人称,龙头企业既解决了中药材销售问题,还帮忙解决种植技术问题,全乡1100余户群众就有800余户种植中药材,年均种植保有面积5000亩以上。他说,“龙头企业让大家吃上定心丸,全乡形成了‘有人就种药’‘有地就有药’的发展态势。”

  过去,由于市场信息闭塞、销售渠道不畅,城口中药材产品长期面临“优质不能优价”的窘境。2017年开始,天宝药业公司不仅加工中药饮片,还广泛推行“订单种植”、“订单销售”模式,推行中药材鲜收,实行“收购最低保护价”机制,打通市场销售瓶颈;同时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实行“定制化生产、订单化销售”,确保广大药农安心、专心、放心抓生产。

  2022年,天宝药业同全县22个乡镇16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中药材收购合同订单,收购鲜活道地中药材5000余吨。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52亿元,吸纳就业256人(购买五险一金),其中脱贫户、监测户48人,平均每人每年增收45000元。

  “政策引领、龙头带动,推动中药材生态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全链融合发展。”城口县负责人称,突出道地特色和产品特性,优化“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全面推行“龙头企业+一般市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生产组织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围绕中药材保育用、种管收、储运服、产加销等重点环节,以打造高产示范基地为载体,构建起“企业带大户、大户带散户”生产格局,有效解决了中药材产业“小散乱”的局面。“全链条谋划、全要素推进、全方位服务,不断涌现‘药材大乡、药材强镇’”。

  截至目前,城口县中药材资源总量达36万亩,年产值近10亿元;建有规范化种苗基地、种植基地1.2万亩,独活、云木香、大黄、连翘、三木药材、天麻等品种开始走向规范化和规模化;连翘达到4万多亩、云木香达到3万亩、独活达到3万亩,引入的高品质淫羊藿、曲茎石斛等潜力新品种开始显示出潜力,全县中药材品种初步实现了传统中药材品种稳中有进,潜力市场大品种逐步凸显。

  “城口是一个可以发展全域药材、全域旅游、全域康养之地。”城口县负责人称,城口将从种植示范基地、产地初加工、精深产品加工、农产品检验检测、现代物流、数据朔源、品牌打造等方面推动“大巴山药谷”建设,推行“中药材+”,培育延伸型、体验型、智慧型和融合型中药材产业集群,打造大巴山地区中药材集散地、中医药产品研发地、药养旅游目的地,真正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和“长效富民产业”,带动医养、康养产业、文化旅游业多业融合、集群发展。

  罗晶 彭光灿 刘钦 图片由城口县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