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主体集聚的科学城 摄/雷键 |
|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 |
世界首个超瞬态实验装置加快建设进程;国家质检基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计量、检验检测、标准、认证认可四大质量技术基础的内涵集成;联合微电子中心8英寸90nm工艺线,是国际先进、国内唯一一个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微系统先导工艺平台……
盛夏七月,行走在重庆中心城区西部槽谷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多个世界领先,国内第一的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创新巨变和澎湃活力迎面而来。
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应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见雏形,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日益显现……当前,科学城正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实施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行动,做强企业创新主体,助力“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
汇聚创新要素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今年5月,落户在科学城的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传来捷报,由研究院完成的“国产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项目获应用数学落地成果认证。
这款“科学城造”软件,由研究院孵化企业北太振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突破科学计算软件内核根技术,并获取5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明专利、2项外观专利,完成国产软硬件基础环境适配;同时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160余所高校,以及15家企业开展产品合作,涵盖汽车、航空航天、国防、金融等领域。
这只是科学城通过院地合作,建设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发挥产业技术平台作为基础研究走向产业化的助推器和加速器作用,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的一个缩影。
目前,通过专班推进、滚动实施,科学城已累计实施校地院地合作项目44个,累计转化科研成果221项,科研成果转化收入约3.207亿元。
不止于此,作为全市科创核心承载区,科学城正聚力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生根。
去年智博会,同炎数智携其自主研发的数智化平台——基于CIM的数字孪生协同建设及运营平台亮相,作为数智化平台,它能够随时掌握项目模型构件信息、内部空间等情况。
坐落于西永微电园的足下软件学院,嗅到了软件产业发展商机,不少学员搭乘政策东风开启软信创业路,其中,生产的智慧城市配套产品已经在多地得以应用,企业年销售额达700万。
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高性能AI集群正稳定高效地为长安汽车、中冶赛迪信息、特斯联等多家企业提供算力服务……
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犹如一个个跃动的音符,奏响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抢抓关键变量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前不久,中电科汽车芯片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联手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共同瞄准车用芯片为支撑的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及能力建设,协力攻克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
双方的合作,是科学城抢抓关键变量,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器件产业集群的生动注解。
从西部地区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高鸿智联全国总部等创新平台的入驻,到上汽集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的落户……科学城持续引入、全面激活创新资源,突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按下“快进键”,产业跑出了“加速度”。当前,科学城紧扣全市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目标,迭代升级科学城产业方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金凤软件园,一大批软件龙头企业建立“朋友圈”,中国电子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关村智酷、金蝶软件等汇聚于此,又吸引和带动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入园,处处都是飞速发展的景象。
金蝶软件数字经济科技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加大投资,企业还正围绕“从全国引进生态合作伙伴不少于50家”这一目标,积极帮助金凤软件园迅速聚集软件相关企业和人才,促进重庆软件产业发展。
数字化转型
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作为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主阵地和主引擎之一,近年来,科学城将提质增效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下一程”。
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步伐,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科学城以智慧工厂建设为核心,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建设数字工厂和数字车间,推动西永微电园园区企业智能化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共计投入近20亿元进行智能化改造。
企业改造升级制造执行系统、加工环节数字化系统、自动化检测系统等项目超150个,改造生产线超112条,产线的平均智能化率提升到85%以上,贴片生产线的智能化率提升到95%以上,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15%—20%,人均年产值提升52.7%。
得益于智能化改造成效,科学城智能终端基本盘稳步提升。目前,全球平均每4台就有一台科学城造。
一手抓产业数字化转型,一手抓高企科企“双倍增”,科学城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今年4月,《重庆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发布,以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根本,以着力构建全周期梯次培育体系为抓手,坚持企业主导和政府引导并重、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并举、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并进,培育科企高企“双倍增”。
数据显示,今年截至6月15日,科学城核心区入库科技型企业新增406家,同比增长42.5%。
瞄准新赛道,奋力加速跑,激活新动能,是科学城构筑发展优势的关键之举。
当前,科学城实施创新链和产业链双链条融合,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器件、新型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服务业,谋划新型储能、人工智能和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推动“双链”交织、深度融合,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效。
一个个产业犹如一支支画笔,正擘画出成科学城面向未来发展的壮丽蓝图。
郭雨嫣 图片除署名外由西部(重庆)科学城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