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凤软件园 |
|
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软件人才在交流讨论 |
|
企业代表在金凤软件园参观考察 |
|
新建成投用的科学谷一期 摄/雷键 |
核心提示
7月15日,骄阳似火,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金凤软件园,在灼热阳光映照下,显得格外亮眼。与之交相辉印的,是这里涌动着的勃勃生机:中冶赛迪信息获得了2022年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奖;金蝶软件推出苍穹GPT,助力企业提升数字内核;从成都“奔赴”而来的耐视特科技,一年多时间企业利润就从140多万元增长到了2000多万元……
去年7月,重庆市发布《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2022—2025年)》,意在助推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正以“金凤软件园”为产业标识,积极推进“满天星”行动计划,通过实施拓展产业承载空间、加速释放科创能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等6项重点任务,构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落地”发展体系,推动“满天星”聚“链”成群。
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累计形成产业载体154万方,软信企业1301家,软信人才16963人。其中“满天星”行动实施以来,累计新建及收储产业楼宇105万方,新增软信企业420家,新增软信人才11240人(含中高端软信人才2096人),取得明显成效。
引龙头、育链条 “链”式发力稳上赋能
2022年12月31日,金凤软件园正式运营。金凤软件园的使命是发力“汽车软件、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信创软件”四大核心产业,培育“IC设计、数字文创、数字建造、数字金融”四大特色产业,促进软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这一使命,西部(重庆)科学城成立软件招商专班集中办公,建立招商图谱及目标企业清单,先后招引一批生态型、平台型、龙头型软件企业,落户金凤软件园。这些企业,又吸引和带动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入园。
在软件服务行业龙头重庆·中关村智库的带动下,重庆智建云(重庆)有限公司自2021年10月入驻金凤软件园以来,已为数百余个项目提供了智慧工地、智慧城市、智慧监测等技术服务,深受项目业主好评。
数据显示,重庆·中关村智库先后引入并持续培育约50余家科技型企业,涵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通信行业。
同样,此前就已落户软件园的中冶赛迪信息,已发展成为重庆市最大软件企业,并成功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而今,伴随数字重庆建设发展的步伐,中冶赛迪信息牵头打造了工业软件云创实验室、天工开物开源软件社区等创新平台,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实现创新成果落地及产业化。
目前,中冶赛迪信息已获授权专利160项、软著425项,完成和在编国家标准13项、行业及团体标准45项,多项核心技术国际领先。正是如此,中冶赛迪信息获得了2022年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奖。
“我们正在组织第一批25家产业链生态合作企业招引入驻软件园,以实现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国产化产业基础再造和核心节点自主可控。”中冶赛迪信息董事会秘书刘权表示,下一步公司还将策划第二批30家生态合作企业招引选育。
筑优势、促转化 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
7月10日,重庆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召开,明确要加快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行动,做强企业创新主体,助力“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
西部(重庆)科学城,拥有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的科技创新优势,正力图用软件定义汽车,走出一条以“中国方案”为标杆、生态聚集、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助力城市突围,产业做大做强。
前些天,西部(重庆)科学城企业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科智联)牵头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冬奥的高效、智能车联网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通过了科技部验收。
作为C-V2X车联网领域的领军企业,中信科智联依托多年的技术积累,不断创新解决方案与应用场景,解决行业和客户痛点,持续推动车路协同规模商用落地。
无独有偶,在第三届焉知智能电动汽车年会上,国产汽车基础软件厂商国科础石(重庆)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础石”),凭借“础光(Photon)”系列基础软件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荣获知鼎奖·“智能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奖”。
国科础石研发的础光系列操作系统作为首批开源软件,提供面向智能汽车全域的操作系统内核解决方案,为上层应用层提供基本的底层系统功能,也为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提供底层运行支撑保障。
眼下,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约42公里的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上,智慧公交站、智慧斑马线、智能化运营监管中心等设施建成投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场景建设如火如荼。
搭平台、聚人才 吹响聚智兴产“集结号”
2022年4月,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简称“西部智联”)暨李克强院士工作站,正式落地科学城,通过科技创新来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在重庆的产业化快速发展。
依托院士工作站,科学城已引进领域顶尖人才300余人、中高端人才1000余人。
这只是科学城搭建人才“大平台”,吹响聚智兴产“集结号”的缩影。
目前,科院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上海交大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国科大重庆学院汽车软件学院等国内软件领域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机构先后落地。其中,国科大重庆学院汽车软件学院设立的目标就非常明确,即培育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汽车软件学院除了学历教育外,也提供非学历教育,高效地为行业提供人才储备。
与此同时,西部(重庆)科学城把人才引进、培育数量及质量作为软件企业项目配套和兑现专项政策的重要指标,依托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招引、培育人才。
如西部(重庆)科学城推动、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软件人才,在今年启动了由上海交大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实施的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该项目创新推出数字人才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分领域、分方向、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2023年计划为企业培养1000名软件人才。
此外,西部(重庆)科学城还在金凤凰人才政策基础上制定软信人才政策,并延伸到生产制造企业,鼓励其加大软信人才引培;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人才注册制、积分制改革试点,形成科学城人才“蓄水池”,构建“全方位、多维度、重实绩”人才评价体系、精准匹配政策资源,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建载体、优环境 夯实高质量发展强支撑
作为全市软件产业发展的重点区,自“满天星”行动计划启动以来,西部(重庆)科学城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编制了《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25年)》,在充分利用存量载体基础上,按照“一园两区多点”进行空间布局。
“一园”即重庆金凤软件园,作为产业标识,凝聚力量、引领发展;“两区”即金凤软件园东区(西永园)和西区(虎溪园),作为产业发展承载区,突出差异化协同发展;“多点”由科学谷、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等重点产业及创新载体组成,培育产业增长新动能。
目前,科学谷一期60万平方米载体已全面投用,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一期14万平方米载体已建成投用;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9万平方米载体将于年内投用,中国电信数字产业基地业已于二季度开工。
不仅如此,西部(重庆)科学城正不断完善软件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协同开放体系和应用推广体系,为入驻软件企业提供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生态。
今年6月,《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九条措施实施细则》(以下简称“软九条”实施细则)出台,相关政策申报已开始,这也标志着科学城全面启动实施“软九条”。
“软九条”实施细则从保障经营场地、奖励优秀人才、保障人才住房、支持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产品研发、开放应用场景、支持平台建设、支持赛会举办9个方面,对软件产业加大支持力度,最高奖励可达500万元。
按照规划,到2025年,科学城核心区将力争实现软件业务收入达800亿元,软件企业达2000家,软件从业人员达6万人,基本建成我市软件产业发展核心承载区和软件技术创新中心。
赵丁颐 图片除署名外由西部(重庆)科学城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