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①:7月6日,江北区福佑路公交站场,工作人员正在测试“碳惠通”小程序乘公交车享低碳积分的应用场景。 “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由市生态环境局主管,重庆征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为全国首个集“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功能为一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公众使用这一小程序,就能进行低碳应用场景的数据与信息实时交互。 |
|
图②:7月5日,巴南区木洞镇重庆国际生物城园区,企业员工在高峰湖运动公园散步。 据悉,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公布了重庆市首批近零碳园区试点名单,包括重庆国际生物城在内的9个园区入选。 |
|
图③:5月10日,两江新区水土新城水土国际数据港,工作人员在中国广电(重庆)数据中心制冷站巡查。 最近正式启用的该数据中心通过引入智能化手段提升制冷系统效率,用高效模块化UPS系统提升用能效率。达产后预计每年可节省用电量约700万度,减少碳排放约3325吨,相当于植树4542棵。
据悉,“十四五”以来,我市加快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力争到2025年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数量超过10个。 |
|
图④:近日,位于南川区的山水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正在运行。 目前,重庆正在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和消纳水平。预计到2025年,全市风电、光伏总装机约37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40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量约124万吨,可减少碳排放约454万吨。特约摄影 瞿明斌/视觉重庆 |
|
图⑤:7月6日,重庆公交首座光储充放能源管理综合示范站内,工作人员正准备为公交车充电。 该站集光伏站、储能站、电动汽车V2G充、放电站为一体,构建了业内领先的四维一体式微电网系统。该站年发绿电近10万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33吨,碳减排95吨。 |
|
图⑥:7月5日,在重庆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重庆资源与环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企业职工,就进入我市碳市场作准备。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公告,调整重庆碳市场纳入标准。调整后,拟纳入重庆碳市场的工业企业由原来的152家增至308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1.5亿吨/年,占全市年度排放总量的比例将由33%提升至60%左右,可助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
|
图⑦:7月5日,中国石化重庆石油分公司半山环道综合能源示范站内,几辆氢能搅拌车正在等待加氢服务。 据悉,位于九龙坡区龙门阵大道的半山环道综合能源示范站是重庆第一座商用加氢站,也是世界首座应用45MPa高压储氢井技术的加氢站。该站日供氢能力约1000公斤,可满足100台氢燃料电池车加注需求。 |
|
图⑧:日前,位于水土新城的两江燃机收到了中国银行重庆分行拨付的1.2亿项目建设资金,极大保障了二期项目初期的资金需求。而这也是重庆市首笔兑现的气候投融资贷款。俞环江 摄
|
不久前,位于水土新城的两江燃机收到了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拨付的1.2亿元项目建设资金,这也是全市首笔兑现的气候投融资贷款。
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活动。而燃气机组具有低碳环保、启停灵活以及能够与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补的独有优势,将承担起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桥梁作用,助力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2022年9月,两江燃机与中国银行重庆两江分行签订了3亿元的项目前期贷款合同。此次拨付的1.2亿元是首批到位的资金,融资利率大幅低于市场水平,可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保障两江燃机二期项目初期的资金需求。
7月12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市碳强度累计下降21.9%,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9.4%,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40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43.7%;重庆碳市场“量价齐升”,累计成交碳排放指标4139万吨、8.76亿元等。
此外,重庆还在全国率先建成集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为一体的“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打通“两山”价值转化路径,平台累计交易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领域碳减排量344万吨、8618万元。
在此基础上,重庆全域获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两江新区入围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名单,建成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累计入库项目近400个,涉及融资意向近3600亿元。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首席记者龙帆,记者谢智强、张锦辉,实习生辛飞摄/视觉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