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台上的思政课 |
群雁高飞头雁领,作为学校思政教育的“领头雁”,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重艺马院”)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工作中,创新“艺术+思政”教育模式,以艺术之光,点亮思政之美,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量体裁衣打造出独具“重艺味”的思政育人模式。
用艺术“小舞台”
搭建思政“大课堂”
在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实训剧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在上演。
在这堂思政课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化身演员,教师化身导演,师生共同演绎情景剧《青年说》、合唱《毕业歌》、情景剧《风渡青山笙不息》、舞蹈《心中的一抹红》等节目,艺术遇上思政,讲台融通舞台,创新了“大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马院青年教师刘万万把思政课教学内容和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有机串联,设计出“理论+实践、思政+艺术”的“舞台上的思政课”。“在筹备过程中,我经常和学生一起创排节目,也目睹了学生逐渐成长为专业‘多面手’,从剧本创作、舞台场景搭建到妆造设计、灯光音效都由学生主导。”刘万万说。
教师师晓通过“观看红色电影”“讲述红色故事”“聆听红色音乐”“阅读红色经典”打开新的出题方式,将重要理论、重大事件融入到思政课课内外教学的各环节,营造沉浸式党史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真实动人的情景中感受苦难辉煌,在紧张激烈的竞答中学习党史知识。
课后,学子们纷纷表示:“第一次在学习党史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让我们直观感受党的历史、人物事迹背后的青春力量以及红色文化精神,感悟信仰的力量。”
不管是“舞台上的思政课”,还是党史知识竞赛,都是一堂堂沉浸式的思政体验课,让艺术之美赋能思政课堂,充分彰显了文化艺术类职业院校思政课的特色和优势。
近日,马院选送的学生作品《担当镌刻青春 奋斗勇立新功》《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成功入围“千马廿行”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联学联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充分印证了重艺马院的育人实效。
活用“红色资源”
构建“大思政”格局
今年5月,在职业教育活动月期间,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舞蹈与戏剧学院联合承办“艺润德心”大教研活动,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探索“红色微剧+思政微课”的有效做法,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协同,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
近来年,重艺马院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优势、专业优势与育人优势,与其他学院开展常态互动交流,坚持把红色资源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鼓励教师创编红色剧目作品,打磨红色文化精品微课,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行力量。
教师舒欢与音乐学院《钢琴演奏》课程组,共建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通过红色经典音乐演奏会+诗朗诵、红色经典音乐演奏会+演唱、红色经典音乐演奏会+舞台剧等,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强化学生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该项目已于2021年获评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团队荣获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目前,在“三教改革”方面,马院思政课教师顺应文化艺术类职业院校学生身心成长、知识接受、能力培养内在逻辑,紧贴培养高素质技能技艺型文化艺术人才这一主攻方向,加强文化艺术类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和“大思政课”建设探索,在研市级以上教改科研项目10余项,荣获重庆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论文奖2篇,重庆市第三届高等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评估专业委员会“三教改革”优秀案例5项,思政课“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入选2023年市级项目。
接下来,马院思政课教师围绕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主动作为,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出浓浓的“重艺味”,讲出强烈的“时代味”,讲出鲜明的“重庆味”,讲出甜甜的“真理味”,讲到艺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里去。
何霜 李佳佳 陈锐 图片由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