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共建 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下好“一盘棋”
第006版: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 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跨省共建 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下好“一盘棋”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6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省共建 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下好“一盘棋”

  荣昌、隆昌携手共建“双昌农业产业园”,普陀村是先行区之一。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润美迪生产车间一角。通讯员 李晓川 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毗邻地区更需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创新水平协同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发展能级,以激发经济动能、畅通要素流动、厚植民生福祉。

  3年多来,川渝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路径,深入探索跨界共建新区,10个毗邻地区合作功能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形成联系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

  故事①

  与高竹新区一起迅速成长

  这家公司起死回生成“瞪羚”企业

  站在胡家梁子平台眺望山下,川渝高竹新区面貌焕然一新:厂房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一辆辆卡车进进出出,将山外的材料运进来,把新区的产品送出去。

  “这里再也不是沉寂的小山坳喽!”6月9日,四川润美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润美迪”)副总经理赵纯建对记者说,高竹新区早已成了投资热土,企业也随之迎来转机,“连续亏损两年后,去年我们‘起死回生’实现了盈利,产值更是突破3000万元!”

  高竹新区位于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与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交界处,前身是2012年成立的四川省邻水县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2017年,润美迪从重庆中心城区搬迁到这里,主营薄膜开关功能件和模内注塑、塑胶件注塑、亚克力、喷漆、镭雕等。

  “当时,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赵纯建说,这里离渝北城区和邻水县城均为50公里左右,但都“近而不快”,因为道路泥泞不堪,特别是通往渝北城区的路又窄又陡,弯道还多。

  这种情况下,客户不愿前来考察,企业招工也难,以致润美迪订单流失、市场萎缩,连续两年每年亏损近100万元。

  转机起于党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2020年底,重庆市、四川省政府常务会先后审议通过《川渝高竹新区总体方案》。这是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新区,也是全国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区。

  按照方案,渝北区和广安市要携手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产城景乡融合发展等新路径,把高竹新区打造成区域协作样板。

  新区启动建设后,最先出现的变化是基础配套设施的改善。

  因为区域问题以前只能修到渝北茨竹镇的南北大道,很快向新区延伸;G65包茂高速在新区设置了下道口,市政道路重庆路等多条道路得以贯通;茨竹镇卫星水库的一级饮用水源引流到新区,解决了5000余人的用水难题。

  “道路畅通了,用水有了保障,洪涝得到治理,环境变美了,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高竹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全国首个跨省税费征管服务平台——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打破了税费征管的行政边界、层级界限、空间分割,打通了跨省办税缴费“最后一公里”。

  此外,新区成立以来,有序推进税征、办电、司法、政务、人才、公共交通等各项改革事项,实现了多个全国首创、川渝首家,给新区企业以及群众带来真正的便利与实惠。

  “环境改善了,加上众多利好政策,企业获得了新生,毫不犹豫加大了投入。”赵纯建告诉记者,公司去年底搬进了新厂房,生产车间面积扩大到2万平方米,工人从80余人增加到180多人,30人的研发团队也加大了研发力度。

  更值得一提的是,润美迪成了四川省独家生产IML、柔性线路板系列产品的企业,同时也是广安首家“瞪羚”企业(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红旗、长安、吉利、一汽、长城等汽车品牌先后成为该企业的客户,订单越来越多。

  截至目前,润美迪今年已实现产值近1700万元,预计全年可达到6000万元。

  在高竹新区,像润美迪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目前,川渝高竹新区累计入驻企业182户、建成投产80户,其中规上企业43户,80%的企业来自重庆、90%的产品配套重庆。

  川渝高竹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高竹新区正发挥着“1+1>2”的裂变效应,逐步成为价值高地、投资洼地、活力热土,向“国家级新区”目标迈进。

  故事②

  “跨省”入驻重庆家居产业园

  13家达州企业:我们在开州挺好的

  6月12日清晨,开州区临江镇明月村五组,二三十名穿着企业制服的年轻人走出一幢四层高的漂亮小楼,有说有笑地前往附近的重庆智能家居产业园上班。

  “租户是家居产业园内的一家达州家具企业。这两年来附近租房的,基本都是达州人。”小楼的主人、明月村村民雷运武告诉记者,“川渝合作发展越来越紧密,村里人都能感受到。”

  2019年,重庆智能家居产业园一期建成,来自巴南、合川等区县的木门生产企业陆续落户。同时入驻的,还有4家来自达州的企业。

  随着川渝两地共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产业园迎来了快速发展。

  “示范区建设让万达开三地联系更紧密,企业交流更频繁。目前落户我们园区的四川达州企业已有13家。”重庆智能家居产业园服务中心副主任易炳政告诉记者。

  杨辉是达州人,一直从事套装木门加工制造,听说川渝两地共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开州也借此机会正大力发展家居产业后,便立即前来考察,并于2020年将企业迁至开州,命名为重庆阔利木制品有限公司。

  “公司有30%的员工是达州人。”杨辉说,开州交通便利,离达州只有1个多小时车程,这些员工周末可以回达州照顾老小。

  更让杨辉高兴的是,在重庆智能家居产业园,有50多家企业需要同样的原材料,大家抱团采购,费用比在外单打独斗时要低15%至20%,这让企业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入驻重庆智能家居产业园的达州企业发展越来越好,来到这里工作的达州人越来越多。去年,该园区吸引2100余人就业,其中来自达州的占比超过25%。

  人口的集聚带动了当地种植、餐饮、运输等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在临江镇的明月村、新坝村,像雷运武这样将空置住房出租给企业或员工的村民有20多户。

  去年,重庆智能家居产业园实现产值11亿元。除该产业园外,万达开三地还通过共筑“一条链”,实现区域产业发展体系延链补链。

  比如千能实业、开州印务与万州、达州企业年合作产值超10亿元;万达开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万达开国际户外运动基地等6个重大功能载体及产业合作平台已启动建设。

  与此同时,三地依托柑橘、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携手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发展示范区、冷鲜橙汁加工产业基地,共同打造长江上游柑橘产业带、三峡道地中药材产业带。

  故事③

  荣昌、隆昌共建“双昌农业产业园”

  他在稻田里养虾年赚100多万元

  5月25日清晨5点过,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的稻虾种养大户陈开文就忙开了。

  早上,他要组织村民抓紧插秧;上午10点,同相邻的四川省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党委书记王东沟通,商量流转三合村的土地发展稻虾产业;下午1点,又接待了同行郭志全,讨论合伙发展稻虾产业的事情。

  虽然忙,陈开文却乐此不疲:“其实,起初在选择发展稻虾产业时,才真是困难重重。”

  53岁的陈开文原本在荣昌一家农机公司上班,后来公司破产,他便组建合作社流转了1000亩地种植水稻,成了一名种粮大户。

  为提高经济效益,再三考虑后,陈开文准备转向稻虾综合种养:“一亩稻田能养210斤虾,按售价20元一斤算,光是这一块就有3000元利润。”

  可是在详细了解情况后,他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一是搞稻虾产业需要挖虾沟,修建田间便道、灌溉水渠等基础设施,算下来一亩地需要投入上千元;二是小龙虾对天气比较敏感,一旦技术管理没跟上,其存活率和品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一筹莫展之际,转机出现了。2021年3月,重庆市荣昌区与四川省隆昌市提出“共耕一块农业‘试验田’”,携手共建“双昌农业产业园”,打造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结合两地产业优势和人文特点,“双昌农业产业园”确立了高标准农田、智慧示范猪场、农旅融合、美丽新村建设等30余项共建任务,而稻渔综合种养正是农业产业园首要推进的重点合作项目之一。

  这为陈开文发展稻虾种养带来了绝佳的机遇。

  普陀村作为双昌农业产业园先行区之一,被划为稻渔综合种养区。为吸引业主前来投资,在荣昌区农业农村委支持下,普陀村党总支书记唐强找到陈开文,开出优厚条件:政府出大头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业主出少部分资金从事稻渔综合种养,荣昌区农业农村委提供一定金额的补助。此外,川渝两地的农业专家还将提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导。

  当年5月,陈开文在普陀村流转了300亩地进行稻虾种养。第二年春,小龙虾迎来丰收。

  陈开文说,这300亩稻虾基地,仅稻谷产出部分就能赚回土地租金、人工费用等成本,“按照一亩产虾200斤计算,一年下来有100多万元收入。”

  如今,陈开文的稻虾种养基地发展得顺风顺水,随着经验的积累,他还成了当地公认的小龙虾养殖“土专家”,经常为荣昌、隆昌两地的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

  这段时间,他还打算联合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进一步扩大种养规模,建立稻虾研学基地、修建乡村民宿,带动两个村的村民一起吃上“旅游饭”。

  荣昌区农业农村委发展规划科科长席小莉介绍,为提升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附加值,接下来,荣昌、隆昌两地还将联合打造双昌稻渔公用品牌。规划到2025年底,在双昌农业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下,荣昌、隆昌全域提升和新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基地40万亩;同时,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修建垂钓池、游客接待中心等,推动双昌农业产业园实现一二三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两地更多村民增收。

  数读>>>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10个区域发展功能平台

  1.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2.梁平、垫江、达川、大竹、开江、邻水等环明月山地区打造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

  3.城口、宣汉、万源建设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

  4.广安、渝北共建高竹新区

  5.合川、广安、长寿打造环重庆主城都市区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

  6.遂宁、潼南建设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7.资阳、大足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8.内江、荣昌共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9.泸州、永川、江津以跨行政区组团发展模式建设融合发展示范区

  10.自贡、泸州、内江、宜宾、江津、永川、荣昌等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

  182户

  全国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区——川渝高竹新区,累计入驻企业182户、建成投产80户。其中规上企业43户,80%的企业来自重庆、90%的产品配套重庆

  (本版稿件由记者彭瑜、罗芸、赵伟平采写)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