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员先锋”将健康送到群众身边 |
 |
教学查房 |
近年来,巫山县中医院以党建为统领,紧紧围绕“岐黄堡垒,杏林先锋”党建品牌,扎实推进“一支一特”科室品牌亮点,将医院高质量发展与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紧密相连,医疗服务水平及专科建设逐步提升,真正打通了服务辖区人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成为百姓健康的“守护神”,从而推动了党建工作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强化党建品牌建设
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明确方向
“医院要发展,必须先从思想上解放出来。让全体职工树立大局观、整体观,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担当。”提及党建如何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该院党委书记陈泽权表示,医疗卫生单位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筑牢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底色。
为此,医院党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多项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认真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扎实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医院落地见效;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行政职权,修订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全面深化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巩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打造“示范党支部”;制定支部日常工作清单,坚持党员每月政治思想学习;丰富活动载体,按时开展主题党日,按要求规范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同时,以“党员先锋行、健康送基层”为载体,树“岐黄堡垒,杏林先锋”党建品牌,持续开展“承岐黄薪火”“向早癌宣战”“加速康复外科”三大行动。
为健全党务机构、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医院今年6月在现有10个党支部的基础上支部建设将扩大到20个,临床医技党支部将达到17个。届时,临床医技党支部一肩挑比例达100%,科室主任、业务骨干担任支部书记比例达100%。
“通过党建引领,各科室皆形成了各自的品牌亮点。如康复科打造了‘党建领航,康复筑梦’品牌名片,检验科打造‘医路检心,疫路有我’品牌名片。”陈泽权表示,通过树党建品牌,办院宗旨更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通过学习和领悟,让我在日常工作中有了方向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明白了一个合格党员‘担当’的真正含义。”急诊科医生韩曜松说。
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将健康送到群众身边
作为医院连接党和群众桥梁及纽带的基层党支部,如何承担党委的下沉职责?如何参与科室的重大决策和管理?成为医院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巫山县中医院从框架设计入手,在架构上打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梗阻”,将党支部的建设逐步向临床一线倾斜。
对于党支部调整后对业务的促进作用,脾胃病科党支部书记、主任李玮深有感触。科室作为市级重点特色专科,自2021年建科以来,已能利用普通及无痛电子胃肠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放大内镜,碳13、14尿素呼气试验等诊治检查技术进行胃肠道疾病的早癌筛查,大大提高了胃肠道早癌、息肉、粘膜下肿瘤的诊断率。针对早癌病灶包括胃肠道息肉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黏膜下剥离术(ESD)、黏膜下肿物挖除(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黏膜下隧道肿物切除术(STER)、息肉电凝电切除术等,内镜下微创治疗在巫山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每月开展三级手术50余台,四级手术6台左右。
脾胃病科按照“一支一特”党建品牌建设,开展了以“畅享‘胃’来,‘肠’治久安”为主题的支部特色创建活动,多次进乡镇、进街道、进社区、进学校,将健康送到群众身边。
对于党建对业务的促进作用,肺病肿瘤科党支部书记、主任李阿宁表示,科室虽然年轻(今年2月成立),但一直按照“一支一特”党建品牌推进业务发展,服务能力建设及医疗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能开展支气管镜镜下介入治疗、常见肿瘤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技术。“通过党建品牌建设,医疗技术及医疗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李阿宁说。
如何做实、做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陈泽权表示,党建是“根”,群众健康是“魂”,全院所有基层党支部必须围绕“根”和“魂”做文章。他同时提出了医院近一时期的发展思路:以党建特色品牌创建行动及“三甲”医院创建为契机,以“一院(巫山县中医院)两网(互联网医院、城乡中医医共体网)三区(院本部、摩天岭分院、龙江分院)”为辐射半径,以打造“名医名方名科名院”为抓手,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安全,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马太超 图片由巫山县中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