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武隆 黄河之“水”注乌江 泰山之情融武陵
第008版:在中国式现代化场景中谱写鲁渝协作新篇章·武隆篇
上一版   
济南武隆 黄河之“水”注乌江 泰山之情融武陵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6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济南武隆 黄河之“水”注乌江 泰山之情融武陵

  济南市援建沧沟乡大田村获首批重庆市“鲁渝协作示范村”

  农户采摘脆桃

  济南市支持浩口乡仡佬族蜡染工坊建设,图为苗族小朋友在蜡染文化节活动上

  鲁渝协作项目——武隆区芙蓉街道七彩陶艺村堰塘村

  核心提示

  东西部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途径。

  5月31日在济南召开的山东·重庆东西部协作第十九次联席会议指出,要发挥特色优势,深化产业发展协作、科技创新协作、社会事业协作、文化旅游协作,共同谱写新时代鲁渝合作新篇章。

  2010年,济南与武隆展开结对帮扶,从黄河河岸到乌江之畔,跨越千里书写东西部协作的动人篇章。合作13年,特别是近两年来,来自济南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源源不断输入武隆,协作之花次第绽放,结出累累硕果。

  着眼“造血” 把产业做大做强

  当前,正值番茄栽种季。在武隆“高山番茄谷”核心区双河镇荞子村,一排排现代化蔬菜大棚中,工人们正忙碌着移栽番茄苗。一簇簇新近移栽的番茄苗长势喜人,为今年的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山番茄谷”地处仙女山旅游度假区腹地,平均海拔1300米,规划面积1.5万亩,累计投入鲁渝协作援助资金1150万元,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庆市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区。项目计划投资7.2亿元,以生态山水环境、特色农耕文化与广袤的高山番茄种植田园为基底,以建成“全国创新型农研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国内复合型家庭旅游第一目的地、4A级景区”为目标,打造集观光、度假、文化体验、科普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山农研旅田园综合体。

  目前,“高山番茄谷”建设正有序推进,核心区高标准农田2000余亩土地改造和土地流转、大棚建设已全面完成,正在积极推进配套设施等多个项目。

  和“高山番茄谷”一样,在鲁渝协作大背景下,建设有序推进的重点项目还有白马山天尺坪茶产业示范园区和火炉镇“火炉脆桃”特色产业示范园。

  白马山天尺坪茶产业示范园区投入鲁渝协作援助资金960万元。核心产品“仙女红”红茶分获第九、第十三届“三峡杯”名优茶评比金奖,重庆“外事好礼”等殊荣。“仙女红”茶基地被中国茶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选定为院士基地。

  火炉镇“火炉脆桃”特色产业示范园投入鲁渝协作援助资金860万元。核心产品“火炉脆桃”经过20余年培育,具有“大、红、脆、甜、离核、产丰、挂树长、易储运”等八大特点,先后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识认证、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等品牌认证,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八批“一村一品”。

  鲁渝协作,产业为重。2016年以来,济南先后组织13家企业与武隆签约,累计完成投资约13117万元,其中2022年新增投资额2400余万元;援建腾新包装、民康电器、雯昊服饰等帮扶车间7个,吸纳就业235人。

  去年,为武隆新引进茶叶加工过程数字孪生体研发及应用科技合作技术、全自动香辛料食品安全快筛技术、抗根肿病萝卜新品种引进及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等3项技术;开展“万吨渝货进山东”系列活动,率先在仙女山“归原小镇”开辟济南·武隆特色农副产品互销体验店,济南市直接购买、帮助销售至山东农特产品4442万元。

  名师引领 为教育发展赋能

  济南外国语学校的高中化学正高级教师董海滨有一个梦想——到薄弱地区支教。这位拥有35年教龄、30多年党龄的山东省级教学能手,终于在57岁圆梦。去年8月30日,他赴武隆中学协助负责首届“鲁渝协作班”管理和高一年级教育教学督导。

  到任后,董海滨以教研为引领,推动成立“鲁渝协作济南师资团队”和“鲁渝协作班全体任课教师团队”,分别解决支教老师内部和鲁渝教师之间的协同配合问题。

  同时,他推动制定了“鲁渝协作班”任课教师联席会制度和导师制度;确定了“有担当、讲政治;有温度、强协作;有品质,出实效”的工作原则,明确了三个管理理念,创新实施由武隆和济南教师共同担纲的“双班主任”制;实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导师负责制,每位导师负责6名—8名学生,负责学生思想、学习、心理、成长、人生规划等方面的个性化指导。

  在两地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鲁渝协作班”已成为武隆中学高一年级“领头羊”,获“军训一等奖第3名”“严格管理月一等奖第1名”“12.9合唱比赛一等奖第1名”等集体荣誉。在问卷调查“协作班认可程度”一项中,“很自豪、非常认同”的学生满意度为100%。去年11月22日,武隆中学成立“董海滨名师工作室”。

  “鲁渝协作班”是鲁渝教育主管部门去年全面开展战略协作结出的硕果之一。去年,武隆区与济南市、历下区教育主管部门签订战略协作协议,推动双方中职、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共8所学校结对,及武隆中职学生赴鲁就读、就业,加强双方教委、学校的交流,推动双方学校在教研科研、骨干名师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协议明确了2022年—2033年4项主要任务,包括学校结对(8对)、人员选派(接收67人,派出5人)、教师培训(不少于200人次)、脱贫家庭学生就读山东职业院校及农村家庭学生就读职业院校毕业后就业,现已全部按要求完成目标任务。

  其中,武隆中学“鲁渝协作班”卓越生团队已基本形成,全班综合量化成绩居年级26个班之首,军训、合唱比赛获评一等奖,“五四”大表彰获评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学生的社会情感和国际视野明显增强;武隆职教中心“鲁渝协作班”电商和新能源汽车专业站在全市经济发展前沿,预计将带动500名学生或家庭创业就业。

  专家组团 为健康保驾护航

  5月30日,“鲁渝健康协作山东省名中医刘维明工作室”授牌暨收徒拜师仪式在武隆区举行,来自武隆的15名中医师成为山东省名中医刘维明工作室继承人。

  刘维明是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济南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教授,从事肝胆、脾胃病专业科教研工作30余年,在临床诊疗、疫情防控、科研教学等领域具有较高威望。

  刘维明工作室建设周期为3年,刘维明将带领3名骨干成员组成(1+3)团队在武隆区开展师承带教培养工作,保持常年有工作室专家团队成员在武隆区中医院坐诊,支持创建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及科研教学工作;每位继承人分批次到山东省跟师学习至少3个月,并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完成学术论文发表、科研申报、学科建设等相关工作任务。

  在武隆,刘维明的老乡和同行——王锡,已先他一步抵达武隆,并成为一名“新武隆人”。

  2018年,王锡赴武隆区中医院挂职副院长一年余。在武隆期间,他累计接诊患者近2万人次,指导区中医院开设灸疗、小儿外治和蜂疗3个特色门诊,帮助后坪乡卫生院开设“鲁渝扶贫协作济南市援建针灸特色门诊”。2020年9月,王锡作为人才正式调入武隆区中医院任副院长兼针灸推拿科主任,从此扎根武隆为乡亲们全身心服务。在武隆工作期间,王锡先后获评“山东省对口支援先进个人”“武隆区中医针灸科终身名誉专家”“优秀支医专家”“对口帮扶先进个人”“重庆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当选为重庆市第六届人大代表、重庆市武隆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始终把协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尤其重视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为武隆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专家团队”。去年迄今,先后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中医医院、第三四人民医院、儿童医院,章丘区人民医院、中医院等20余家“三甲”医疗机构,选派57名医疗骨干和管理人员到武隆医疗机构挂职指导。同时,武隆也选派22名医务骨干赴山东省及济南市相关医院开展进修学习。

  这些来自济南的医务工作者深入开展调研,结合武隆区域优势和医院实际,为帮扶医院发展规划方向、培养人才,涌现了王锡、苏磊、王勤周、单悌超、谭镇岳、李恒等一大批优秀支医工作者。

  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鲁渝健康协作成果,两地卫生健康委建立了“济南-武隆医学终身荣誉专家联结机制”,在历年支医工作队伍中遴选了29名优秀支医专家,授予他们医学终身荣誉专家称号,涵盖24个专业门类。

  强化合作 助旅游异军突起

  武隆自然景观独特,历史人文厚重,是重庆的旅游大区。今年一季度,武隆共接待游客883.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8%、14.47%,游客接待总量和团队接待量一直位于重庆榜首。“五一”5天假期,武隆接待游客121.3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7%、4.71%。

  武隆旅游的异军突起,离不开山东和济南的倾力相扶。5月8日,山东首趟旅游专列抵达武隆,近400名游客开启了世界自然遗产之旅。山东客人游览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天生桥群天生三桥、“东方瑞士”仙女山等景区后,纷纷为武隆的自然奇景和优质服务点赞

  “重庆居然有这么漂亮的地方,这趟旅行太值了!”在仙女山大草原策马奔腾后,济南游客王女士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她说,自己在旅行社看到关于武隆旅游的介绍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跟团到了武隆,没想到旅游体验感远超预期。

  去年7月8日,“好客山东 做客武隆”重庆武隆旅游“三次创业”济南推介会在济南举行,会上推介了武隆美景美食等文旅资源,发布了武陵山旅游线路产品与优惠政策。同时,武隆区旅游产业集团与济南市旅游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以来,武隆深入开展对山东市场的旅游营销,根据2022年收客量、市场反应情况、组团社口碑及大交通等情况,选择16家重点旅行社合作。借力鲁渝协作,与历下区内各大型企业、商会等建立联系,引导他们将各项活动落地武隆,吸引游客来武隆旅游,树立武隆旅游品牌。1月—5月,山东来武隆游客达56670人次。

  同时,两地加大宣传投入,维护武隆旅游的市场口碑,树立武隆旅游品牌,打造山东市场自媒体矩阵建立方案,扩大山东市场线上宣传口岸。共同策划主题活动,偕同批发商、地接社共同设计毕业季产品、红色线路产品、游轮产品、连线产品、专列产品等有针对性的特殊旅游产品。

  链接>>>

  协作大事记

  2010年11月,济南首赴武隆对接调研,明确结对协作关系。

  2011年,济南与武隆签订首个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

  2016年,济南与武隆签订五年《结对帮扶框架协议》,形成“1+5+11”协作体系(五年结对帮扶框架协议+扶贫等5部门+组织等11部门);协作部门在随后扩大至21个,形成“1+N”协作体系。

  2021年,济南与武隆签署《“十四五”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从对口支援转向双向协作,从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三方面着眼,打造鲁渝协作“升级版”。武隆区扶贫办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2022年,新增援建双河镇“武隆高山番茄谷”、火炉镇“火炉脆桃”2个产业示范园区。济南直飞武隆航线复航。武隆区荆竹村依托从山东引进的企业,打造“归原小镇”,组建“乡宿联盟”,获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济南武隆连续3年获得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估“双好”成绩。

  2023年,“咱在武隆有亲人”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山东来武游客累计突破50万人次。

  刘茂娇 彭光灿 图片由武隆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