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丰泽园 “三力合一”争做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排头兵
第015版: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会刊·企业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丰泽园 “三力合一”争做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排头兵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6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丰泽园 “三力合一”争做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排头兵

  重庆丰泽园助力酉阳建设绿色稻田

  巴南区运用微生物菌剂进行水稻虫害防治

  璧山区运用微生物菌剂进行辣椒虫害防治

  仲夏六月,丰收在即。重庆万寿桥示范基地里一片繁忙,一簇簇颗粒饱满、色泽艳丽的青花椒挂满枝头,迎来采摘期;在璧山测土配方试验示范蔬菜基地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蔬菜从这里运往主城餐桌;还有秀山钟灵茶叶试验示范基地,这里的茶叶厚实肥阔,透亮嫩绿……丰收、增长成为这个季节最亮眼的字眼和成绩。

  这份增长,由全市深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催生;这份增长,更是由重庆丰泽园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泽园”)的优质服务所助力。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丰泽园发挥行业优势、聚焦主业责任,依托肥业科技先导者专业优势,以科技创新改造传统农业为支撑,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动力,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己任,探索出行业深度参与,撬动产业发展,带动一方农户增收的乡村产业振兴新模式,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高质高效添动力 聚焦科技赋能,激活丰产增收新引擎

  “亩产论英雄”是工业领域的概念,实质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产出。而现在在一个纯农业的山乡小村——丰都县湛普镇白水河社区,也正流行着以“亩产论英雄”,迎来新改变。

  “今年政府帮助我们发展花椒产业,给我们送来丰泽园有机无机复合肥,改善土壤肥力,解决椒园土壤板结、肥力不够的问题,让我们的花椒提质增效,现在家里的13亩花椒按照每亩增产214公斤计算,预计能实现摘新鲜花椒1.6万多公斤。听说今年每斤鲜花椒的价格能达到6元左右,又是一个丰收年。”白水河社区五组村民蒋玉苹满脸笑容地说。

  提高每亩土地的产出,以“亩产论英雄”逼出土地含金量的背后是丰都化肥减量增效的试验示范,来源于丰泽园持续不断的科技助力。

  作为专业从事微生物菌剂、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种植、土壤质量健康、土壤改良及地力提升等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丰泽园以快速连续发酵为核心技术,以有机-无机专用肥为主导产品,针对农业废弃物污染和耕地土壤质量问题,建立了以土壤生态系统健康调控为核心的绿色施肥技术体系、土壤改良及地力提升技术体系。

  据丰泽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在高度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同时,还积极探索产学研新模式,和国内行业顶级科研院所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如该公司分别于2013年及2017年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并据此推进各项科技成果引进及生产实际转化,共计获得专利授权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科技赋能之下,乡村产业助力能力也得以显现。截至目前,丰泽园已与万州、奉节、云阳、忠县、丰都、潼南、璧山、开州、秀山、彭水、石柱等全市30余个区县展开试验示范合作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动果蔬、花卉、辣椒等多领域产业提能升级。

  生态循环添活力 聚焦绿色种养,打造循环经济新体系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环境保护是前提。丰泽园始终紧扣绿色循环发展振兴乡村产业,首先破解了种养殖与污染的难题,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丰都肉牛产业就是其中一例。

  丰都地处三峡库区,自2008年起,开始着力打造“中国肉牛之都”。然而,随着丰都肉牛产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变成了一道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作为丰都肉牛产业的龙头企业,位于高家镇厚池坝的重庆恒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面对养殖区内堆积如山的牛粪,也一度为此发愁。直到通过引入丰泽园,把牛粪变废为宝,这一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以前发展肉牛养殖,牛粪等排泄物大多都废弃了,造成气味差环境脏。丰泽园进入丰都后,通过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先科技,已实现了粪污废弃物有机资源肥料化的转变。”据丰泽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具有原创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技术含量、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有机肥生产线,丰泽园已实践出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新模式。不仅开发生产出比传统植物原料有机肥肥效更好,且具有驱虫杀菌作用的新式有机肥,还有效地改善了丰都各牧草种植基地的土壤肥力,实现了丰都肉牛产业粪污处理化率和利用率向95%的目标前进,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据了解,目前,丰泽园在丰都建成的“养殖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快速发酵示范生产线项目”,已实现年处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15万吨,从根本上解决了丰都县集约化养殖有机废弃物污染问题,可实现畜禽养殖粪污“零排放”。曾经让人避之不及的牛粪更成了“金疙瘩”,以绿生金,该公司更实现年产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各10万吨,产值超1亿元。

  如今走进恒都农业集团所在的高家镇厚池坝村,只见青山绿水、屋舍俨然,一幅富有田园韵味的画卷呈现在眼前。很少有人能想象到,在村子旁边就设有大型牛场,更难闻到“牛气”。

  联农兴农聚合力 聚焦服务引领,蹚出共同富裕新路子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近年来,丰泽园认真着力企业自身发展,坚持把企业生产规模做大做强,质量做好做优的同时,在先行先试中探索共同富裕之路。

  “助力乡村振兴,民营企业家有一份责任。我们以养殖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快速发酵示范生产线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带动更多农民就业,为丰都肉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据丰泽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与大型养殖企业对接,该公司发挥龙头企业的应有带动作用,根据公司产业链特点,丰泽园还创新实行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经营模式,积极与农户签订订单,保障农户农业收入,对脱贫村、脱贫户进行倾斜,以保护价格与农户签订原料收购合同,过去不值钱的牛粪现在收购价已达到每吨40元—80元。

  同时,该公司还将农村种、养殖业户的废料收购加工成肥料,然后再将有机肥供应给农户,并在此期间针对种植户进行有机肥施用方法、基于有机肥的土壤改良技术等提升种植能力的相关集体培训和到户一对一针对性指导,并联系相关技术专家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等问题,促进农户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有效促进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大部分农户都以不同的方式融入了生态养殖和绿色种植行列,依托生猪、肉牛养殖等各种生产方式中产生粪污、秸秆、锯末等额外增加了经济收入来源,增加了致富增收的手段。”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通过收购农产品的合同订单模式、与村集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与当地农户建立了长期的利益联接关系。实现2019年带动农户3767户,户均增收1866元;2020年带动农户3816户,户均增收2053元;2021年带动农户3854户,户均增收2248元;2022年带动农户3854户,户均增收2416元。

  丰泽园所在地的建国村,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吸纳数十名当地村民就业,为村民每月增加3500余元工资收入。

  从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再到联农兴农共同富裕,企业助力之下,如今农业产业发展动力更足、活力更强、合力更大,丰泽园已展现出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先锋力量。

  企业发展大事记>>>

  2013

  2013年8月27日,公司在丰都成立。

  2013年9月7日,公司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2014

  2014年10月20日,公司承担了重庆市科委重庆市科技支撑示范工程“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014年12月8日,公司承担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集约化养殖有机废弃物快速连续发酵生产有机肥技术转让与应用”

  2017

  2017年,重庆市金融办将丰泽园肥业纳入IPO重点培育企业库,成为该库唯一有机肥料企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

  2020

  2020年3月,公司企业信用等级被评估为AAA级。

  2021

  2021年11月,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12月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2022

  2022年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安徽国祯合作研发“土壤调理剂”产品;与重庆大学合作研发“功能型生物有机肥”产品。

  至今,公司还先后被认定为重庆市中小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土壤修复增效示范单位等。

  刘玉珮 龙搏 图片由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