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重庆200余项夏季文旅活动启幕用影像传递情感 赋能城市更新渝北 聚力千兆城市建设 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高考分数这样“出炉”
第006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重庆200余项夏季文旅活动启幕
用影像传递情感 赋能城市更新
渝北 聚力千兆城市建设 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
高考分数这样“出炉”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6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学校教师指导学生

  “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三大抓手”,是一体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业职院”)秉承“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理念,依托自身办学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推进科教融汇,全面激活科技创新能量,在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深化产教融合

  助推产业高效升级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是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有效途径。

  为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质量,工业职院紧扣重庆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导向,全面实施提质培优计划,通过提高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契合度、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举措,探索出产教融合运行新模式,扎实推进产教融合,持续提高学校服务社会能力。

  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研发平台,能有效发挥出双方资源优势,培育出更多新时代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工业职院依托学校装备制造业实训基地和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与西门子、发那科、德马吉等知名企业合作成立数字化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中心、模具制造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等技术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17个,以中心为依托,培养出大量接地气的创新型优秀人才,为重庆地区汽车、装备制造、物联网等产业升级提供助力。

  工业职院还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引力场作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据悉,学校对接重庆地区企业发展需求,引进最先进的智能制造、机器人、生态环保等技术,经实践后到企业进行推广,助推企业向高端产业发展。同时将自身资源向域内企业开放,针对汽车配套、机械制造、环境治理等行业企业,邀请他们到校学习汽车动力测试、环保产品开发等技术,并向他们提供技术咨询、支持等服务。此外,针对企业在模具设计、新型发动机研发等方面的需求,开展发动机关键部件3D打印等技术研发,帮助企业解决产品前端优化设计问题。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深了学校和产业之间的链接,在提升学校办学能力的同时,也为重庆地区产业升级提供了助力。

  经过一系列实践,学校产教融合建设成果颇丰。数据统计,近年来,工业职院服务企业2000余家。学校获得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示范职教集团等国家级产教融合成果6个,获得产业学院建设、校企合作示范项目等省部级成果8项。

  立足科教融汇

  提升科研转化成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有组织地进行科研,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工业职院紧扣重庆市科技创新工作整体规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首批示范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为目标,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搭建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团队等为抓手,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

  科学的体系是高效推进学校科研的重要保障。学校通过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实施办法》《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办法》等制度,从提升团队管理能力、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发挥骨干人才科研引领力等方面,构建起“六大”科研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

  高质量的团队建设是推进科研创新工作的核心,也是实现科研攻关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工业职院以“造就一批高水准领军人才、扶持一批中青年科研人才”为目标,围绕立项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等技术,建成校级科技创新团队14个,市级科研团队2个。学校通过实施集团式作战提升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效转化。

  科研平台建设也是推进科研创新的重要抓手。学校通过整合资源,搭建起“国家、市级、校级”三级科研创新平台,开拓科研创新领域,精准实现科研攻关。目前,学校建设有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重庆市汽车动力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9个。

  “学校每年科研经费投入不低于事业收入的10%,且逐年递增,近5年共投入科研专项经费1.7亿元。”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置专项科研经费,激活科技创新效能,既是学校重视科技创新的举措,也是学校以科研积极融入强国建设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学校科研转化成果显著。2021年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评价排行榜中,学校综合评价排名为全国第12名,其中论文竞争力排名19,发明专利竞争力第5,均为重庆第一,其它3个分指标均为全国前5%。2022年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中,入选服务贡献典型60强。学校也成功被认定为重庆市“博士后工作站”。

  聚焦乡村振兴

  提升社会服务质效

  组建团队,为农民送去农业技术指导,助其增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乡村发展……近年来,工业职院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担当精神,依托自身资源,或提供专业咨询,或带去技术指导,或提供教育帮扶,为重庆乡村发展带去活力。

  直接为乡村提供技术指导,是学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工业职院通过设立乡村振兴科研专项基金,打造面向乡村振兴需要的博士教授帮扶团队、承接地方政府技术技能改造科技攻关项目、设立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等举措,助力乡村发展。据悉,学校刘兰泉教授团队,围绕基地选建、种植栽培、品牌开发、电商销售等方面,对巫溪县天元乡、武隆后萍乡、酉阳板溪镇等8个乡镇(村)的村民进行技术指导,成功帮助村民们利用野生猕猴桃致富创收。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要素。为推进乡村良性循环发展,工业职院着力实施人才振兴工程,分校内、校外大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学校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围绕乡村振兴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开设旅游酒店、电商物流、市场营销等课堂,大量培养乡村振兴储备人才。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乡村,切实提升人才质量。目前,学校围绕艺术设计类等专业,在酉阳县3个村建成写生基地、文创产品研发基地等。

  乡村原住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力量。学校联合地方政府,成立农民田间学校,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通过实践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和能力,服务地方发展。目前已挂牌成立以江津区西湖镇农民田间学校为代表的农民田间学校3个,对农民开展培训500余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开展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学校与渝东北、渝东南地区6个县职教中心建立协同发展机制,为其免费提供精品课程、实训车辆等帮扶资源,价值600万以上。

  “高职院校作为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教育阵地,在实现乡村振兴总目标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发挥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多渠道赋能乡村振兴。

  未来,学校将继续优化各个办学环节,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力争为新重庆建设贡献工业职院的力量。

  谭茭 黄兆娟 图片由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