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偿献血者 |
|
重庆市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暨无偿献血表彰大会 |
|
工作人员进行血液检测 |
2022年全市无偿献血服务36.25万人次,捐献血液59.26万单位,献血率达到千分之11.3,临床医疗供血115.39万单位,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者捐献,全市无偿献血量和献血人次增幅最高达到全国第二位,12个区县、16个单位和11606名个人获奖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全市采供血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更是全市血站系统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初心使命谱写下的新篇章。
近年来,全市采供血事业发展和血液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建机制、强基础,补短板、促均衡”的工作思路,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特别是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全市血站系统以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武装、创新突破锚定发展目标、调查研究解决难点堵点、突出重点务求工作实效,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保障群众健康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政府主导
夯实无偿献血法治基础
无偿献血是个人道德情操的体现,更是市域文明程度的标志,加大对献血者的关爱、激励和褒奖,有助于增强献血者的荣誉感,激发公众的献血积极性。自2018年6月新修订的《重庆市献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市通过上下联动、强化沟通,促进一批配套政策有效落地和持续完善。2021年,市政府印发《重庆市无偿献血工作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建立了“政府主导、卫健统筹、多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全市无偿献血工作新格局。市卫生健康委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全市血站投入保障机制的通知》,按照“谁使用谁承担”的原则,对承担跨区域供血的血站给予补助,有效解决现行血液制品价格标准与成本倒挂的问题,有力保障基层血站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重庆市临床血液应急保障预案》纳入全市应急保障工作体系。2022年,市政府印发《关于为无偿献血者和无过错用血感染者购买意外保险的通知》,市级财政资金专项支持,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对无偿献血者和无过错用血感染者开展关爱和救助。同时,市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无偿献血者激励政策,营造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市民无偿献血热情。
全面覆盖
持续优化血液服务体系
近年来,全市建成血液中心1个、中心血站6个、中心血库11个,血站、社区街头献血点、流动采血车相结合互为补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采供血服务体系全面形成。市血液中心永川分中心迁建工程目前已顺利封顶进入内部装修和附属工程建设阶段。2022年,新设置的挂靠梁平区人民医院的梁平区储血点、挂靠开州区人民医院的开州区储血点,进一步加强了渝东北区县血液保障能力,主城区新增4个街头献血点,建成潼南区献血屋等固定献血服务场所,提升了无偿献血服务能力。
全市采供血服务体系可为临床提供29个不同品种、65个不同规格的成分血产品,品种规格数居国内前列。
深化品牌
持续加强血液宣传招募
血液是无法制造、不可替代的稀缺医疗资源,只有通过个体的捐献才能获得,因此,献血工作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近年来,我市持续打造“渝热血、愈山城”文化宣传品牌,开展“有种重庆人的侠义,叫热血英雄”主题宣传;实施“健康中国巴渝行”活动在1.4万个移动车视投放公益视频。大力弘扬无偿献血者的奉献精神,深入挖掘并多方宣传献血者的感人事迹,通过“6·14”世界献血者日、“灯光秀”等活动致谢献血者,切实增强血液宣传招募工作的虹吸力,形成有重庆特色的无偿献血宣传模式和文化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九龙坡区华福路的“无偿献血健康教育馆”入选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作为实体宣传平台,不断夯实宣讲、展示能力。搭建无偿献血(志愿)活动平台,增强献血者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抓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者团队建设发挥宣传动员、理念传播、现场活动辅助作用,切实增强血液宣传招募工作的影响力。
人才建设
持续提升血液服务水平
近年来,重庆实施了“5515”人才工程,投入专项资金遴选培养学科带头人、核心技术骨干、优秀青年博士,加强血站系统人才科研能力建设。利用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等增强输血服务能力建设,输血医学、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高分辨分型确认实验室等一批重点医学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成投用。
全市以提升稀有血型资源发掘储备、稀有血型献血者追踪、稀有血型患者识别、稀有血型患者用血保障4种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稀有血型库建设,可以为少见分型及稀有血型患者高效提供血型检测配型、匹配献血者、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检验、制备、供应等全链条服务,提供临床救治可配合血液。
此外,我市持续开展血液援藏工作,以“组团式”援藏方式援建西藏昌都地区采供血体系,援建昌都市中心血站。自2011年起,选派13批次26名短期、长期以及应急援藏人员支援。昌都市中心血站于2019年9月顺利通过血站执业验收,血液供应保障能力和血液安全水平稳步提高。昌都地区采供血事业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实质性提升,血液自采自足。
齐心协力
全面筑牢血液安全线
守护“生命之河”,把好全市“血液安全”总开关,认真开展经血传播疾病筛查工作,积极阻断输血风险。全市血站系统坚持“质量上收、服务下沉”,发挥优势服务基层,开展全市血液标本核酸集中化检测和部分血站标本全项委托检测。持续开展区域血站同质化活动。通过对全市基层血站血液成分质量集中化检测,“点对点”指导血液产品有效性提升。市采供血质量安全控制中心指定挂靠市血液中心,市临床输血质控中心指定挂靠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面加强全市采供血机构、用血医疗机构的规范化质量安全控制,推动采供血事业和输血医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此外,我市开展全市血液信息联网项目建设,推进全市血液资源调配和安全监督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与四川、贵州、湖南等10多个省市建立省际间血液联动保障机制,疫情防控期间,从四川、湖北、广西等10多个兄弟省市血站调剂血液,保障了中心城区的血液临床供应。组织全市血站向吉林、上海、北京、新疆等兄弟省市调剂血液89万毫升,保障了全国新冠疫情期间临床医疗用血需求。
2023年,全市采供血工作将继续完善采供血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全市采供血的服务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和安全供应水平,更好地满足全市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叶慧 图片由市血液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