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塘河廷重祠 (油画) 漆晓勇 (该作品为“碧瓦朱甍·诗书画中的江津传统庄园”主题创作展参展作品) |
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碧瓦朱甍·诗书画中的江津传统庄园”主题创作展近日在江津博物馆精彩亮相。古朴厚重的建筑风貌、阡陌交通的屋舍田园、穿越古今的历史文脉通过一幅幅文艺作品精美呈现,向观众诉说着江津传统庄园的深厚文化底蕴。
穿过展厅一道素朴的仿古石门,数十幅以江津广袤乡村中遗存的传统庄园为创作主题的诗词、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呈现在观众眼前。“看着这些作品,就想到老家的房子,好多年没有回去了……”展厅中,一名观众在一幅庄园绘画作品前久久驻足,感触良多。展览作品之所以能够直抵人心,大概源于人们心底埋藏的浓浓乡愁。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其实大多数时间是农耕文明,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脚下这片土地上,靠着耕种代代繁衍生息,基因里都根植着一个田园梦。当浮华褪尽,乡村的那一方家园,便成为我们内心渴望的一方灵魂栖息之所。
江津区1500余年建邑史的深厚文化积淀,形成数量众多的传统庄园。这些庄园集自然生态、人文习俗、建筑特色等文化元素为一体,成为江津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存在于广大乡村中的传统庄园逐渐没落、闲置,有的甚至面临着消亡的风险。“漫打蛛丝寻旧迹,乡村故事费思量。”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对这些装满乡愁的传统庄园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考题。
通过文艺赋能庄园保护是这次展览的目的之一。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差别,很多时候能在建筑上得到体现。比如,古典园林就是中国建筑文化和美学思想的杰出代表。而在建筑内部,传统诗书画作品的点缀往往又为建筑增添更多风雅和韵味,二者相得益彰。
江津传统庄园,大多为明清时期所遗存的、具有典型西南地区建筑风格的传统园林式中式民居,与诗书画艺术精神高度契合。“碧瓦朱甍”创作展期望通过诗词、书法、绘画作品对传统庄园进行采风创作和艺术表达,让传统庄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得到二次开发和提升。同时,通过展览,致力于建立传统庄园保护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增强社会公众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社会各方力量主动参与到传统庄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
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庄园遇到文艺,确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在展览前期采风创作中,油画家漆晓勇被传统庄园的魅力深深吸引,《清源宫祠》《石龙门》等精彩画作在笔下自然流淌而出、熠熠生辉;诗人凌泽欣聊发少年狂,在有着“西南第一庄”之称的会龙庄前即兴吟唱:“落寞荒风旧阁台,开门不见主人来。攀龙附凤终黄土,莫若山花岁岁开。”摄影家王勇毅为了拍好石龙门庄园的全景,多次独自驱车前往,终于等到光影结合的最佳时机。
以管窥豹,本次展览为文艺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探索性实践。在我国广袤乡村中,蕴藏着诸如江津传统庄园这样的众多自然、人文资源。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重塑乡村之美,需要进一步加强乡村风貌的保护传承,深入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注重艺术元素植入,让传统村落、特色古镇、古建遗存等乡村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悠久的乡村文明展现出永恒的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让自然生态之美与文化艺术之美美美与共。
据悉,江津区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江津区传统庄园保护利用管理办法》,建立传统庄园保护利用相关体制机制,探索传统庄园保护利用做法。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承载着历史和文化、承载着满满乡愁的传统庄园将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