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米高度”看城市未来的样子“剩菜盲盒”不能成食品安全盲区博导“出差”去太空白象居短暂关闭的启示石柱莼菜在新电商拼单中走向全国
第00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从“1米高度”看城市未来的样子
“剩菜盲盒”不能成食品安全盲区
博导“出差”去太空
白象居短暂关闭的启示
石柱莼菜在新电商拼单中走向全国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6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剩菜盲盒”不能成食品安全盲区

戴先任

  最近,“剩菜盲盒”风又吹了起来。所谓的“剩菜盲盒”,不是卖真正意义上的剩菜,而是指餐饮商家将临期或当日未售出的库存食品,以“盲盒”形式打折卖出,受到了不少年轻人欢迎。不过,随着夏天温度升高,临期食品带来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

  “剩菜盲盒”受到部分消费者青睐,有多种原因。一方面,“盲盒”往往能刺激消费者的好奇心,尤其是更为注重消费体验的年轻消费者。另一方面,“剩菜盲盒”中的食品,只是临近保质期限,仍可以正常食用,且价格比原价划算不少,还能起到避免浪费、节约粮食的作用。这样来看,“剩菜盲盒”式的临期食品消费,既有市场又有意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事实上,“剩菜盲盒”的风评却是“毁誉参半”。出售“剩菜盲盒”,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营销手段,通过将“临期经济”和“盲盒经济”结合起来,推出“剩菜盲盒”,把临期食品打折出售,盘活即将过期的资源,让消费者与商家实现“双赢”。不过,有一些商家,则将“剩菜盲盒”当成了营销噱头,或是“以假乱真”出售已经过期的食品,或是出售因储存运输条件不好而已经变质的临期食品,或是价格信息不透明、借“盲盒”之名对消费者“割韭菜”,等等。这些不诚信经营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危害着消费者的安全,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剩菜盲盒”不能成为消费者的“隐患盒”“坑人盒”。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食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虽然“指引”还没正式出台,但食品以盲盒形式销售,恐怕已经涉嫌违反相关法规,在靴子还未落地前,“剩菜盲盒”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对于“剩菜盲盒”这一新兴业态,相关部门要强化监管,对其予以必要规范,督促商家合法经营,严守食品安全红线,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让“剩菜盲盒”成了食品安全盲区、监管盲区,更不能让无良商家打着反浪费的旗号“割韭菜”。商家要自觉规范经营、诚信经营,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盲目消费。从市场到消费者,供需双方都理性参与,去弊存利,才能实现“共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