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二十七日,种质创制团队实验室正有序运行。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
本报讯 (记者 李志峰)5月2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二期正式运行暨科技成果发布会举行,油菜、马铃薯、柑橘、茶树、罗非鱼、淡水鱼类6个二期种质创制团队正式入驻运行。至此,入驻该中心的种质创制团队达到9个。
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介绍,作为农业农村部纳入全国支撑育种创新的五大专业化平台之一,2021年1月,由西南大学牵头建设的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揭牌成立。首期遴选入驻的有家蚕、杨树、青蒿3个种质创制团队。
截至目前,中心已建成4.5万平方米的科研用房,组建了近200人的科研团队,攻克了一批创制育种关键技术,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新创种质素材1700余份,部分成果已进入转化阶段,培育的新品种推广面积达2.5万余亩。中心先后获得教育部种质创新科技专项支持、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建设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夏庆友教授介绍,下一步,中心将紧盯生物种质创新与利用世界科技前沿,发挥现代农业、组学大数据、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的学科优势,开展规模化工程化种质创制攻关,筛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植物新品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为服务国家粮食与生物安全贡献力量。
此外,中心将聚力打造开放性科研平台,强化校地校企合作,联合攻关,着力打通产学研用全过程链条,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努力建设成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人才集聚地、科技创新发源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
根据规划,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将力争5—10年完成20亿元投资,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程化种质创制科学设施;攻克10余个重要物种种质创制关键卡脖子技术,创制出上万个模式物种突变品系、上千个生产实用品系,育成上百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产业应用价值的新品种;汇聚一批国际顶尖人才,研发人员达到1000人,培养一批种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新闻链接>>>
家蚕、杨树、青蒿三个种质创制示范团队
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及关键技术
家蚕种质创制示范团队
家蚕种质创制工程运行以来,已成功构建了多组学大数据分析平台、家蚕规模化种质创制平台、现代化人工饲料养蚕工厂,并顺利启动了家蚕的规模化种质创制。
目前,已构建了1000余份家蚕重要种质资源,主要涉及家蚕驯化、丝蛋白合成、变态发育、激素调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功能基因组研究和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医疗大健康蚕丝生物材料以及特种蚕丝纤维等创新应用。
已获批立项“长江上游特色濒危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抢救性保护与创新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项目总预算3368万元,并在《自然通讯》《生物技术趋势》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申请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多项医疗大健康领域的蚕丝生物材料创新成果已进入实质性转化阶段。
杨树种质创制示范团队
杨树种质创制工程运行以来,在素材创制、专利申请、人才引进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已创制近500份种质素材,近15种造纸、建筑用材及观赏杨树新品种已进入中间试验阶段。
青蒿种质创制示范团队
青蒿种质创制工程运行以来,成功揭示脱落酸调控青蒿素生物合成和抗旱的分子机制,创制青蒿新种质255个,培育青蒿素高产且抗旱青蒿新品种2个并推广种植2.5万亩。
(记者 李志峰 整理)